自伤行为属于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行为,其主要特征为 :直接伤害自己的身体、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维、不被社会认可、并无明确的自杀倾向、造成中度、轻度身体损伤。虽然自伤并不是为了自杀,但是患者自杀的风险要远超过普通人自杀几率,患者出现危险的几率很高。青少年作为自伤高发人群,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比例也在不断增长,这就导致了在治疗的过程中,接触青少年患者的几率更高。
1 心理特征
自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较大,最常见的是强烈负性体验。在鉴别自伤功能时,可以发现患者呈经历或正在经历非常强烈的负性体验。负性体验主要因为患者脆弱情绪上升导致,表现为高强度、易触发、难停止,所以自伤患者在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频繁、高强度的负性情绪。自伤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可能出现无法表达情绪或者无法调节情绪的现象。情绪表达并不是认知情感障碍,而是患者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情绪的传递或者释放,与普通人相比较,自伤患者的情绪调节难度更大,而且无法正确意识、接受自己情绪上的波动,也无法采取正确的策略进行情绪处理。
2 自伤行为评估
自伤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行为,根据医学疾病诊断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自伤行为病因变化较大,而且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化较大,行为持续时间与自伤频率变化较大,停止的原因并不明确,所以自伤患者评估是进行治疗的前提条件。
2.1 行为动机
通过分析自伤动机,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自伤患者的自杀倾向。自杀与非自杀虽然同属自伤行为,而心理危险因素也相同,但是在行为意图、特征、现象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1].在理论概念上,自杀与非自杀自伤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无法明确进行区分。在调查过程中,自伤患者出现自杀未遂的概率较高,尤其是一些单纯的自伤,可能逐渐演变成自杀问题。如果医生发现自伤患者存在自杀倾向,就需要将治疗目标放在自杀干预上。
2.2 心理障碍
自伤患者不一定存在心理障碍,但是多数自伤患者可能出现心理障碍问题,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滥用、应激障碍、饮食障碍等问题。如果医生发现自伤患者存在心理障碍,而且障碍情况已经符合诊断标准,则需要考虑是否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虽然目前国际上并未明确表示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抑制自伤行为,但是使用药物后,患者自伤精神状态会呈现出好转状态,在心理状态改善后,与之相关的自伤行为也会出现相应的减少。
3 治疗要点
3.1 治疗关系
医生与自伤患者的治疗关系直接影响最终治疗的效果,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相互合作与相互支持的医患关系,是最为有效的治疗因素之一。通过医生营造的治疗关系,表达出医生对治疗患者问题的信心,通过冷静、互相沟通、平稳关注的治疗态度,提高治疗自伤患者的效果。在患者出现自伤行为后,社会并不会支持这种行为,这种情况导致患者的情绪更加敏感、脆弱,如果在该阶段医生过度关注患者,就会导致患者心理紧张,从而使自伤行为再次出现。而降低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度,通过冷静的沟通与交流,帮助患者提出改正的建议,缓慢的调整患者情绪,对帮助患者理解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治疗目标
医生必须明确自伤患者治疗的核心目标--情绪管理能力。自伤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只有提高患者自身的情绪掌控力,才能有效避免患者再次出现自伤问题,通过 7 种已经证实的掌控功能中,情绪管理是广大医学工作者一致认可的治疗方向[2].在治疗自伤问题的过程中,医生应当不断培养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而情绪控制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上的控制,另一种是情绪上的管理。
3.3 治疗方法
目前在我国最为常见的检验方法就是问题解决疗法(PST)与辨证行为疗法(DBT)。根据元分析可以看出,问题解决疗法可以改善自伤患者的绝望、郁闷、抑郁等心理问题,但是在计算自伤行为减少量时,PST 并没有表现出超过其它方法的治疗效果。DBT 属于自 BPD 中研究出的行为疗法,可以有效调节自杀行为严重患者,尤其是在治疗 BPD 患者时,效果非常优秀。为了了解 DBT 与其他治疗方法在治疗自伤、自杀患者时的效果,英国学者对 BPD 等精神障碍问题进行调查,通过随机试验方法完成了非住院患者为期一年的治疗,并且在直接结束后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两组患者自伤行为均有减少,但是减少程度并不明显。通过实验证明,心理动力疗法在治疗自伤患者中也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研究表示何种方法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任志洪 . 基于 ACT 的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效果、匹配及改变机制[D]. 华中师范大学,2012:1-76.
[2]高文 . 基层主管辱虐管理的后果--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及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D]. 暨南大学,201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