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单亲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1 共4222字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冲击着传统的婚姻观念,使我国的离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未婚先孕、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因素的不断增多,导致我国单亲家庭的数量猛增。单亲家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高校里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们则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格外关注。单亲大学生由于所受教育的偏差和所处环境的孤立,使得他们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思想、情感、人格、认知等方面更易遇到障碍,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机制,有助于防止单亲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异常、培养单亲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促进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单亲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们不否认部分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具备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他们在思想上是积极进步的,行动上是先进表率的,他们关心国家和集体、乐于助人。但由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面临家庭缺失温暖、人际交往单一、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

  1. 政治信仰不坚定。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符合我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大学生失去了正确坚定的政治信仰,也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那么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就会受到很大阻碍甚至颠覆。就社会主义现阶段来看,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政治信仰缺失、“三观”迷茫的现象,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价值取向的偏离,单亲大学生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他们对于官本位、钱本位、关系本位的错误认识和执著追求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

  2. 法制观念淡薄。法制观念一方面泛指人们对各项法律制度的态度和看法,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们对法律的重视、遵守和自觉执行的思想意识。虽然我国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但这些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尚未转化为全面的法律素质,在面对一些突发的事件上,还是会有心理行为的失范。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这部分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比率也呈正相关增长。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疏于管教而过早地接触社会,对一些不良影响的抵抗力较为低下,容易产生早恋、酗酒、吸烟甚至吸毒等问题,他们对自己放任自流,对他人漠不关心。其实他们中绝大部分人违法犯罪的动机简单、目的单一,或是为了满足自己、或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

  3. 社会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大学,而由于单亲大学生的家庭结构不完整,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健全的认知和教育体系。他们中的部分人自我膨胀、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就只强调个人利益,并以 “自我”为中心,缺失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 性格特征不健康。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相对稳定的个性的心理特征。性格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表现在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言行上。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比正常家庭的子女承受着来着不同方面的更多的心理压力。虽然有的单亲家庭大学生有积极、乐观、勇敢、健康的一面,但面临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更多的单亲大学生表现出的则是一些不健康的性格特征,如自卑、孤僻、自责、怯懦、自闭、感情脆弱、敏感多疑、冷漠、粗暴、易冲动等等。如果不加以疏导和控制,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导致性格扭曲、行为偏差。

  5. 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所谓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在学习过程之外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学习过程正常进行的心理上的问题。在单亲家庭的环境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已经无暇将精力放在学习上。据调查,在考试科目不及格的大学生当中,单亲大学生的比例远远地高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这部分单亲大学生或是没有学习动力、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未来失去信心; 或是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容易因此转移学习兴趣。学习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单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如果不很好地疏导和干预,就会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学习心理障碍影响着学习的效度,学习效度的阻滞又会产生新的学习障碍,这种现象被国外的专家称为 “魔力圈”。

  6. 人格发展存在缺陷。人格一词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它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可以包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尊严、名誉价值等等,是区别与他人的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心理品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表示,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它是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所在的年龄层次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形成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单亲大学生来说,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会阻碍他们实现自我的同一性,导致人格发展的缺陷。

  这样的大学生会出现错误的情感和心理定位,个别的还会出现道德品质的缺失。

  二、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机制

  在当今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大学生的群体也越来越受关注。这些大学生渴望平等的交流、渴望友谊和爱情、渴望有阳光的生活。但是他们往往又自卑敏感,不能很好地处理矛盾和冲突,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和教育,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甚至产生极端状况。因此,重视单亲大学生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尤为重要。

  1. 建立单亲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单亲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有利于跟踪了解和掌握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建立单亲大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档案的建立应根据单亲大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进行登记,按照心理问题的严重等级进行分类、造册。并随时根据他们心理问题的倾向性,适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教育活动。便于在各种心理危机出现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诊断问题、及时干预和解决问题,防止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

  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说过: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承载 “中国梦”的最坚实的契机。

  做好单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单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日常化的人格培养入手,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突出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避免空洞的说教、流水式的宣讲,要激发单亲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自己的未来去实现 “中国梦”。

  3. 培养理性认知能力。单亲大学生对父母的离异或者是单亲的家庭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从而消极地对待生活、否定自己。要帮助他们建立理性的认知思维,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肯定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让他们正确对待父母的感情,勇敢面对父母的选择。教会他们用理性的思维正式自己成长中的痛苦和曲折,可以把这种痛苦和曲折看做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4. 运用多种心理辅导形式。现阶段,国内的很多高校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咨询机构。可见心理辅导的形式逐渐被我国高校所推广并真正地落到了实处。现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形式有很多种,完善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图书阅览室、学生团体辅导和召开心理讲座等。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预防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缓解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蔓延和扩散,阻止单亲大学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多形式的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单亲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全面素质。

  5.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政策。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成员不完整、家庭结构复杂、家庭环境特殊等许多原因,导致大多数单亲大学生家庭生活拮据、家庭经济困难。但是由于这些单亲大学生往往隐瞒家庭的实际现状、对家庭经济情况羞于启齿,使得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资格认定的时候,对这部分大学生不能真实有效的登记,所以,国家和省政府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有时不能够完全到位,不能保证单亲家庭大学生像其他大学生一样正常地学习生活。面对更多的单亲家庭的出现,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并出台相关扶持及倾斜政策,如在抚养及教育政策上对单亲家庭的子女予以相应的倾斜、在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上对单亲家庭给予优先照顾、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对单亲家庭提供特殊政策。

  6. 积极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现在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话题,长期以来,社会的大众舆论对于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的有色看法,让很多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对外封闭隐藏自己。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将单亲家庭视为一种社会常态,接受单亲家庭这种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要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塑造健康的单亲家庭形象,传递单亲家庭的正能量。

  单亲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应该受到社会及高校的格外关注。这些大学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故,其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故和变化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完整家庭的大学生相比,他们需要的是更恰当的教育引导、更全面的心理辅导、更完善的政策支持、更正面的社会舆论。我相信,通过社会的积极关注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们一定能和正常家庭的大学生一样拥有自己的未来、完成自己的梦想、创造自己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蔚萍.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87 ~288.
  [2]贾晓明. 单亲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J]. 中华子女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 4) :37 ~40.
  [3]郑宁.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力量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16( 4) :105 ~112.
  [4]李学宁.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J]. 育人之道,2004,( 16) :16 ~17.
  [5]薛活. 高校单亲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青年现象,2004,( 5) :126 ~131.
  [6]刘舒敏. 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 怀化学院学报,2007,( 6) :118.
  [7]姚本先,方双虎.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8]王雪军. 单亲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校研究版) . 2008,( 3) :110 ~112.
  [9]谢伟华.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才[J]. 高等教育研究,2006,( 9) : 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