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支国家级自然灾害救援组织,具有搜索、营救和医疗三大主要职能。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现场,出于人道主义救援和人文关怀,中国国际救援队在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的同时,也承担着挖掘遇难者遗体的任务。目前,不仅普通民众,而且相当比例的救援人员在遗体处置方面存在误区。根据2012年联合国国际搜索与营救咨询团推荐的遇难者遗体挖掘时的医学指导,本研究结合中国国际救援队五次国际地震救援任务,提出队员挖掘遇难者遗体时实施的医学防护措施,以阐述科学的现场遇难者遗体相关处置方法,深化现代救援理念。
1、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2001年建队以来,共参加9次国际救援,其中5次为地震灾害救援中执行并明确记录了115具遇难者遗体的挖掘任务。在2003-2011年期间,先后参加伊朗巴姆、印度尼西亚、海地、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地震灾害救援,在搜救过程中按照当地民俗和宗教信仰要求,共挖掘遇难者遗体115具。具体分布详见表1。
1.2遗体挖掘流程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到达受灾国灾害现场后,在搜救范围内,两种情况下救援队开展遗体挖掘,一为救援队员确认现场无幸存者,二为在营救幸存者建立营救通道需要移除遇难者遗体时。遗体挖掘时尽量收集零散残肢以维持躯体完整,在维护死者尊严的基础上为后续的身份鉴定提供方便。遇难者遗体移除后,救援队员进行现场消毒。所有操作都必须先进行安全评估,严格遵照救援队员安全第一的救援原则。在确认领取人身份之后才能转交给其具有法律监管权的亲人,不能目辩身份或找不到亲人的遗体,交给当地灾区政府管理部门。移交时记录好认领遗体的家属的姓名和联系方法。每天救援任务结束后,由救援队专人向协调中心反馈,随时调整救援计划。
1.3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执行救援任务时遗体挖掘前后救援队员自身防护、遗体处置、现场消毒情况,并分析灾害、受灾国天气对遗体挖掘的影响。
2、结果
2.1总结遗体挖掘和处置流程
由于地震海啸灾害特点,印尼和日本两次救援时,遗体破坏明显,遗体挖掘任务繁重,多数是在灾害发生一定时间之后进行遗体挖掘工作。由于灾害发生季节或当地气候特点,高温潮湿使遇难者遗体腐败肿胀严重,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肢体脱离,尤其印尼灾区遗体损毁严重,救援队挖掘搬运的遇难者遗体仅31具完整。遗体处置流程以海地地震救援最完整,因15名遇难者均为中国人,其处置流程包含辨认、登记、消毒、包裹、再消毒、装袋、搬运、悼念、转运、冷藏、后送回国等一整套流程,而其他四次救援任务的现场程序则强调移交前的处置,即辨认、登记、消毒、包裹、再消毒、搬运及移交。
详见表2。
2.2防护流程
2.2.1行动前准备原则上,救援队员在平日已进行防疫接种普查与预防接种、加强,如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一线救援队员有循序渐进的心理训练计划,但上述工作因为灾害的突发性和出队情况的不可预见性,普及率在80%左右。进入救援现场时,医疗队员携带急救医疗背囊;搜救队员带上搜救装备及尸体袋;参与处置尸体的救援队员,必须着双层手套、双层口罩,穿救援服与防护靴。采取一个救援现场两组轮换工作制度,防止过度疲劳,缩短接触尸臭时间。
2.2.2遗体防护及移交因为到达灾区开始行动已是灾后2~3d,救援队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搬动前消毒、裹尸袋包紧、专用担架搬运至附近指定地点。对高度腐败尸体用有效氯浓度为3000mg/L含氯消毒液全面喷洒,裹尸袋包紧后再喷洒一次。
若联系不上移交方,只能填写遗体卡,简要注明遗体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编号,一并移交给当地机构。
2.2.3现场与个人消毒尸体腐化分解后产生恶臭的挥发性气体。在完成挖掘任务后,救援队员需要对尸体移除后的周围环境进行消杀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同时对使用过的担架、救援衣物进行消毒,进入营区前由专人监督、洗消接触遗体的救援队员的个人卫生消毒。
3、讨论
虽然卫生防疫专家均确认灾后尸体不会直接导致传染病暴发,但普通民众甚至是相当一部分救援人员仍然对于灾后尸体存在传染病及传播的疑虑。从实际情况来看,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死者尸体引起传染病流行。震后传染病与灾区公共卫生设施破坏、环境卫生状态毁坏相关,其发生呈一定的时序特点,灾后3周~2月一般为传染病发生的高峰期。
地震灾害中遇难者致死原因主要是窒息、创伤、挤压伤等造成的,即使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也不会在尸体中存活太长时间,只有少数病菌存在传染风险,如因霍乱或出血热引起的死亡。但尸体如果不经妥当处置,会成为一个营养富集体,令细菌、霉菌以及蚊蝇在其上迅速滋生,可能污染水源,还产生不愉快气味,对幸存者、救援人员、当地灾民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全球灾后尸体处置广为接受并采纳的原则是WHO泛美区(WHO/PAHO)的《灾后尸体处置流程与措施》。随着地震频发,联合国国际搜索与营救咨询团制定的遇难者遗体挖掘时的医学指导也强调,不同于普通民众,直接接触遗体的救援队员有感染乙型肝炎、艾滋、肺结核、痢疾等传染病的风险,要充分做好现场传染病防护。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新鲜尸体的体液或粪便的接触传播,救援队员在挖掘、搬运全程应带手套,防止因手部外伤感染厌氧菌(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另外,专业救援队在营救幸存者时,很多为狭窄空间内救援,营救空间内除了幸存者还可能存在很多遇难者被压埋的遗体,救援队员在救援作业时吸入过量尸体腐化分解生成的恶臭气体,可产生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可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
经过多次现场救援实践,尤其是海地地震救援后,救援队建立较完善、科学的遗体处置时的传染病防护措施,并按照规范,遗体挖掘工作均在白天光线充足时进行。队员常规配带手套(救援手套内另戴医用手套)、眼罩、口罩、高筒雨鞋,尸臭明显或现场灰尘较大时配戴面罩;在有限的、不通风的狭窄空间里复原尸体应小心靠近并要有足够的时间为密闭的空间通风换气;为减少体液四溅,提前使用塑料布、防水布等遮挡;清理完卡压尸体的障碍物后,将尸体完整地套入尸体袋;残肢也应当作为尸体处置,不必在现场把肢体连接起来;现场发现的残肢与断臂确认同属一具尸体时,一起放置入同一个尸体袋。处置现场不得用手擦脸和嘴;完成任务后用肥皂洗手,并清洗、消毒所有的设备、衣物和运输尸体车辆。如死因可能为一些烈性传染病,如炭疽、鼠疫、狂犬病、病毒性出血热、库贾氏病等,则移交现场行动协调中心指定的相关疾控部门。
目前,可以明确大批震后尸体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救援人员及尸体处置人员采取科学自身防护也可以避免个体传染病的发生,避免传染病暴发的关键是普及公众的卫生防疫理念与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救援行动并不重视救援后现场,即完成幸存者营救和遇难者遗体挖掘后对所在倒塌废墟的消毒。倒塌废墟内不可避免地遗留血液等体液及肠道排泄物,对于深入废墟内实施救援的人员来说,接触幸存者的体液、排泄物等带来的传染病风险要高于接触遇难者遗体。而完成一个作业点的遗体挖掘任务后,仍需要对现场环境消毒,喷药量要达到处理表面完全喷湿。
救援队到达灾区后,队员在执行艰巨救援任务的同时,又要面对沉痛的灾区场景,尤其是直接接触和挖掘遇难者遗体的队员更是面临强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不仅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而且救援队员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及时的疏导,因此制定针对现场救援队员的心理干预方案,与身体疾病预防治疗同样重要。首先,必须让救援队员明确灾后大量暴露尸体不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其次,在接触尸体或部分离断肢体时,自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采用科学方法;最后,任务结束后正确选择卫生防疫手段,并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主动进行心理干预,救援队应有专人进行观察随访。目前,密切接触遇难者遗体的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做得极其不足,也缺乏相应的关于这部分人群的后期心理追踪研究。
救援医学的发展以及救援行动的规范促进了救援队现场救援效率,重视遗体挖掘工作相关的卫生防护是尊重生命、保障救援者安全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彭碧波,陈虹,郑静晨.地震灾害现场遇难者遗体医学处理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5):393-396.
〔2〕曹力,侯世科,樊毫军,等.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救援中实施尸体处置与传染病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721-3722.
〔3〕杨慧宁,刘惠亮,刘亚华,等.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芦山地震灾区开展卫生学评估及防疫应急模式探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5):270-273.
〔4〕康德英,洪旗,李幼平,等.地震后遇难者的尸体处置与传染病预防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8):575-580.
〔5〕顾克胜,宋端铱,邵永聪,等.汶川地震一线救援人员灾后应激相关障碍状况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34(5):476-479.
〔6〕刘亚华,王立祥,刘惠亮,等.汶川地震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9):96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