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佛教理念在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来源:医学与哲学 作者:魏莉;李良松
发布于:2020-10-30 共8129字

  摘    要: 佛学中的概念和现代心理治疗手段相整合的心理疗法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阐述四种佛学思想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案例,即正念疗法、慈悲聚焦疗法、慈心禅以及内观疗法,分析探讨八正道、慈悲心、观内等佛教教义和思想如何与临床心理治疗整合。这些心理疗法都基于内在的智慧和体悟是摆脱烦恼的根本这一核心思想,然而目前佛学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多停留于方法层面,把佛学哲学思想与心理学相整合可为心理学本土化发展拓宽视野,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提供另一视角的参考。

  关键词: 心理治疗; 佛学; 正念; 慈悲聚焦疗法; 慈心禅; 内观疗法;

  Abstract: Integrative therapies of 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therapies have shown certain efficacy in clinical practice.This paper illustrates four Buddhist thoughts: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and naikan therap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I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way noble eightfold path,compassion,vipassana integrated with Buddhism.All these psychotherapies base on the same core idea:inner wisdom and awareness are fundamental to getting rid of worries and trouble. 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Buddhism and psychotherapy mostly stays at the method level.Integrating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can broaden horizons for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and provide another perspective to relieve pain.

  Keyword: psychotherapy; Buddhism; mindfulness;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naikan therapy;

  2006年美国心理学家Wallace和Shapiro[1]在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上所撰写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临床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直到最近研究的方向才转向对健康心理的理解和培养,而佛教2 500多年,一直致力于塑造和培养超乎寻常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识别和治疗心理问题。”佛教早已进入心理学的视域,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华心理学会的演讲中提到“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2]。佛教致力于改变人心,在此层面上,与心理治疗有着相同之处,即帮助人们减轻痛苦。佛教最初以宗教的方式介入于人们的文化生活,现已成为一种文化思想和学术体系,因此也称为佛学。佛教的基本教义涵盖了人生的痛苦,人类心灵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有学者提出“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心理学,而不是宗教或哲学,佛教的本质是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的,总体与西方心理学相关,包括认知科学、行为矫正、精神分析和超个人心理学。将佛教和心理学相结合,可以产生更全面的心理学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3]。佛教第一次与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接触是禅宗和精神分析的探讨,此后成为了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探讨的话题[4]。治疗心理疾病的主体是人,人具有社会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待心理疾病不能脱离人的特殊性,如教育背景、性格、品德等。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有机实体,因此,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能限于某个固定模式之中。从佛教理论出发解释心理现象,把佛教中的概念和现代心理治疗手段相结合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Andersen[5]发表在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在西方关于佛教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心理治疗和佛教修行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把佛教中的概念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而生成新的理论和更有效的干预模型”。本文对佛教思想和概念在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分析探讨佛教概念和理论如何与临床心理治疗整合,为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提供另一视角的参考。

  1 、正念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正念的概念来自佛教的八正道(梵文aryastangikamarga),意为通往涅盘解脱境界的正确修行方法,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目前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已成为主流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压力管理等心理疾病。20世纪70年代初Kornfield,Goldstein和Salzberg成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IMS),教学和传播一种将佛教内观(vipassana)的概念和冥想结合的放松身心的修行方式[6]。1979年Kabat-Zinn教授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其内容包括正念冥想和瑜伽,帮助病人以正念禅修的方式处理压力、疼痛以及心理疾病。此后,这种以正念冥想为基础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疗法也被应用于临床,如把认知疗法和正念冥想相结合的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治疗抑郁症。目前正念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多种心理疾病。正念疗法并非一种心理疗法,而是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其共同特征是通过正念训练方法达到一种高度觉知的、放松的正念状态,从而达到缓解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减轻身体病痛甚至开悟解脱的目的。正念疗法起源于佛教禅修理论,其本身是一套严格、标准的团体训练课程,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得以在多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治疗中推广。学术界为正念疗法的疗效和机制提供了大量数据,与之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层出不穷,因此,正念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影响力逐渐提升[7]。目前临床上以正念疗法为干预方法的临床报道并不少见。Perepelkin等[8]为观察正念冥想对抑郁焦虑病人病情的影响,对观察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正念冥想干预课程,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作以评估,结果发现3/4的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程度的减轻,没有受试者出现病情的加重。缓解期抑郁症复发在临床上极为常见。Cladder-Micus等[9]将106名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MBCT联合药物和心理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结果发现MBCT组受试者抑郁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且受试者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负面情绪如反刍思维、强迫性想法明显减少,说明与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疗法相比,MBCT对于治疗长期难治性抑郁症更为有效。此外,正念疗法也被应用于治疗和缓解PTSD,如Davis等[10]把诊断为PTSD的退伍军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BSR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以当前为中心的团体治疗方法(present-centered group therapy,PCGT),两组同时进行8周的干预,并在第3周、第6周、第9周、第1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参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9周内MBSR组与PCGT组相比,MBSR组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16周两组结果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受到高脱落率以及女性受试者比例不足的影响。正念疗法作为一种技术与心理疗法的整合,不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已成为西方行为治疗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
 

佛教理念在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2 、慈悲聚焦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慈悲聚焦疗法(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CFT)是由英国德比大学Gilbert教授设计的一种心理疗法。慈悲是佛教的基本要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CFT借鉴佛教慈悲的概念并吸纳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核心思想。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至少有三种调节系统,分别是威胁保护系统(threat protection system)、动力系统(drive system)和满足系统(contentment system),三者的不平衡可导致不良情绪的持续发生[11]。通过慈悲心训练,帮助人们平衡三种情绪调节系统,培养对自我和他人的同情和慈悲心,减少耻辱和自我批评,达到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培养这种富有慈悲心的思考模式可帮助人们从其他角度出发理解世界、自己与他人,认识逻辑思考不是思维的全部,人与人之间的帮助、支持和爱护应在“证据”之前。羞耻感和自我批评在多种心理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PTSD、进食障碍、自残行为、自杀,等等。Gilbert[12]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心理疾病患者的羞耻感和自我批评往往使心理治疗停滞不前。CFT治疗针对的是容易产生羞耻感和自我批评的人群,帮助他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从而感受到内心的温暖与舒适。目前CFT在多种心理疾病的干预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在一项观察CFT对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中,8名受试者接受16周的CFT治疗后,羞耻感显着下降,抑郁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DASS)的核心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且一年后随访仍有持续改善的趋势[13]。Lincoln等[14]探究了CFT对偏执症状的影响,结果发现CFT干预组受试者的偏执症状和消极情绪比对照组减轻,且自尊心得到提升。Beaumont等[15]通过研究发现以创伤为中心的认知行为疗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F-CBT)联合CFT比单独应用前者在减轻精神创伤所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效果更加明显。CFT是佛教哲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进化心理学的整合,强调慈悲心和同情心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且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激发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温暖,使威胁保护系统得到舒缓,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3、 慈心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慈心禅(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LKM)是一种旨在增强对自己和他人包容和慈爱的心理训练疗法。慈,梵语mettā,南传巴利文《大藏经》在《小部慈经》中对慈的概念作以解释,即愿一切众生无身体与精神的痛苦的思想。LKM是在正念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心理训练疗法,与正念疗法不同的是LKM侧重以无声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他人包容、理解和慈爱之心,不带有任何负面的判断和评价。在LKM过程中,参与者在安静的冥想中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的某个有正面印象的人,并在内心给予那个人仁爱的祝福,如“希望你健康”、“希望你快乐”、“希望你人生一帆风顺”,参与者体会发自内心祝愿他人时内心的感受,然后参与者在冥想中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无正面与负面的中性的人以及曾经对自己造成困难和伤害的人,并同样给予这些人仁爱的祝福,并感受内心的变化[16]。目前LKM作为心理疗法对精神疾病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慈心禅也具有辅助治疗PTSD的前景。Kearney等[17]为观察LKM对PTSD症状的影响,纳入42名被诊断为PTSD的退伍军人,在一家大型退伍军人医院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LKM课程,研究发现受试者对LKM疗法的依从性较好,70%以上的受试者完成了9周~12周的LKM训练课程,80%以上的受试者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LKM课程结束后3个月受试者PTSD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抑郁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试验期间有3名受试者接受住院精神治疗,这几位患者均有长期严重的PTSD病史且有自杀倾向。一项LKM对18名具有典型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初步干预研究表明,患者接受每周1小时,历时6周以及一次LKM回顾课的培训后,患者的阴性症状减轻,积极情绪和心理复原力(心理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希望)得到提升[18]。Hofmann等[19]探讨了LKM对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度、忍耐度、包容性等得到提高,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者认为抑郁症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非对立的两面,与其他疗法旨在缓解抑郁症的消极影响相比,LKM培训则提高了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朝向他人的积极情绪(包容与仁爱)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接纳,更好地应对应激和压力事件。有研究表明,LKM能增加内心积极情绪和身体与心理的健康资源,从而提升内心幸福感[20]。

  4 、内观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日本学者吉本伊信于1937年提出、1953年确立的一种心理疗法。“内观”指“观内”,借用佛学观察自我内心,深刻反省自身,洞察到自深重罪孽并为之忏悔,拜托佛祖拯救自己之意。吉本伊信认为“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通过内观可去除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而恢复纯朴的个性[21]。这种受日本净土宗的影响所创设的内观疗法被后来的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不断完善,现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疗法广泛应用与临床。内观疗法的核心思想是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内观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反省与验证,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意识,提高与他人的共鸣,而使情绪行为变得稳定。内观疗法从主要的内观对象出发,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者生活中重要的人,并围绕3个主题进行深刻的反省:(1)别人为自己所做的恩惠;(2)自己给别人的恩惠和汇报;(3)自己给别人带来的麻烦。通过反省意识到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摆脱烦恼即是“破我执”的过程,同时要去意识与察觉他人的爱,唤起羞愧感而非病理性负罪感,而获得对人际关系、客观事物更合理的认识。半个世纪以来,内观疗法在多种心理疾病的干预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Nukina等[22]为探究内观疗法对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的疗效以及疗效背后的原因,以内观疗法对15名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和13名惊恐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进行整体功能评估(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研究发现内观疗法可明显改善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研究者认为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原因是患者自我反省引起的心理变化。此外,已有一些内观疗法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报道。如廖力维等[23]为探究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纳入74例稳定期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30次的改良内观治疗,治疗后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自我实现感得到提高,人际关系敏感也呈现改善的趋势。另一项研究发现,内观疗法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24]。内观疗法不仅被应用于多种心理疾病,也用来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自行停药。已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内观疗法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5,26]。然而内观疗法也并非对每一个接受内观的人都有效,进行内观和反省首先要有分辨自我内心和他人心理的能力,并建立保护自我的机能。内观注重培养个体对他人善良的感知以及被他人爱与接收的感觉,消除孤独感和孤立感,通过学习调节情绪的技巧而摆脱消极情绪,获得内心的愉快。

  5 、结语

  本文所总结的心理疗法是吸纳了佛教思想与教义的代表心理疗法,佛教发展之初就强调对超越解脱状态的正悟和烦恼的对治,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这些疗法并不完全同于佛教的修行方式,但都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核心思想,即只有自己体悟才能帮助自己摆脱内心的束缚。这些心理疗法已被应用于多种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治疗,但其临床报道体现出方法学的限制,如小样本量、缺乏积极的对照组等。佛教起源于东方,扎根于东方文化的土壤,因此,有学者认为正念等心理疗法应用于亚洲人群的心理治疗中会有更明显的效果[27]。佛教教义与心理学相整合和心理疗法多产生于西方,且已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佛教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在实践中往往被忽略。佛教在数千年前传入中国,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吸纳、杂糅,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禁思考中国的心理学科的学者能否参考或创设更能被国人接受的佛教思想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治疗体系,以促进心理学本土化发展,帮助更多心理疾患的人们减轻心灵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WALLACEB A,SHAPIRO S L.Mental balance and well-being: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J].Am Psychol,2006,61(7):690-701.
  [2]黄夏年.梁启超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33.
  [3] MIKULAS W L.Buddhism&Western psychology:Fundamentals of integration[J].J Conscious Stud,2007,14(4):4-49.
  [4] MIKULAS W L.Buddhism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J].PsycholRec,1981,31(3):331-342.
  [5] ANDERSEN D T.Empathy,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and Meditation:A Buddhist Contribution to the Common Factors Movement[J].J Humanist Psychol,2005,45(4):483-502.
  [6] SCHMIDT S.Mindfulness in East and West:Is it the same?[M]//WALACH H,SCHMIDT S,JONAS W B.Neuroscience,Consciousness and Spirituality,Studies in Neuroscience,Consciousness and Spirituality.Berlin:Springer,2011:23-38.
  [7] CRESWELL J D.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J].Annu Rev Psychol,2017,68(1):491-516.
  [8] PEREPELKIN J,ANTUNES K,BOECHLER L,et al.Providing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 community pharmacy:A pilot study[J].J Am Pharm Assoc,2019,59(2):258-264.
  [9] CLADDER-MICUS M B,SPECKENS A E M,VRIJSEN J N,et al.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Depress Anxiety,2018,35(10):914-924.
  [10]DAVIS L L,CHARLES W,HAMNER M B,et al.A multisit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Psych Res Clin Pract,2019,1:39-48.
  [11]COSMIDES L,TOOBY J.Evolutionary Psychology:New Perspectives on Cognition and Motivation[J].Annu Rev Psychol,2013,64(1):201-229.
  [12]GILBERT P.Introducing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J].Adv Psychiatr Treat,2018,15(3):199-208.
  [13]LUCRE K M,CORTEN N.An exploration of group 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J].Psychol Psychother,2013,86(4):387-400.
  [14]LINCOLN T M,HOHENHAUS F,HARTMANN M.Can Paranoid Thoughts be Reduced by Targeting Negative Emotions and Self-esteem?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Brief CompassionFocused Intervention[J].Cognit Ther Res,2013,37(2):390-402.
  [15]BEAUMONT E,DURKIN M,MCANDREW S,et al.Using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as an adjunct to Trauma-focused CBT for fire service personnel suffering with trauma-related symptoms[J].Cogn Behav Ther,2016,9:e34.
  [16]SALZBERG S.Loving kindness: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J].J Relig Health,1995,34(3):267-269.
  [17]KEARNEY D J,MALTE C A,MCMANUS C,et al.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Pilot Study[J].J Trauma Stress,2013,26(4):426-434.
  [18]JOHNSOND P,PENN D L,FREDRICKSON B L,et al.A pilot study of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for the nega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11,129(2/3):137-140.
  [19]HOFMANN S G,NICOLA P,JAMES S,et al.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to Target Affect in Mood Disorders:A Proof-of-Concept Study[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5,2015:269126.
  [20]AKNIN L B,DUNN E W,NORTON M I.Happiness Runs in a Circular Motion:Evidence for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Prosocial Spending and Happiness[J].J Happiness Stud,2012,13(2):347-355.
  [21]王祖承.内观疗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8(3):138-141.
  [22]NUKINA S,WAMG H,KAMEI K,et al.Intensive Naikan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panic disorder:Clinical outcomes and background[J].Seishin Shinkeigaku Zasshi,2005,107(7):641-666.
  [23]廖力维,李文君,唐丽红,等.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1):182-184.
  [24]王敏,陈俊,王祖承.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63-64.
  [25]曾文娟,黄锦燕,谢美雪.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27-128.
  [26]茅荣杰,朱光,罗碧明,等.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23(6):548-551.
  [27]HERMAN H M.Applications of Buddhist Compassion Practices Among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onfucian Societies in East Asia[J].J Relig Spiritual Soc Work,2014,33(1):19-32.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原文出处:魏莉,李良松.佛学思想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20,41(15):62-6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