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探析

来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作者:王世荣
发布于:2019-07-15 共3972字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 人的心理可影响其生理功能, 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其生理的驱动力和标志。本文论述了精神、情绪、意念、信念、暗示等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及中医论心理对生理的作用, 中医利用情志疗法的理论达到心理对生理趋向健康的作用。同时论证了肠道菌群通过心理间接影响生理功能, 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 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使之心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进而使人的生理趋向健康。

  关键词: 心理; 生理; 影响;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ed the dynamic role of psychology on physiology. Psychology ca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vice versa.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work together as physiology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ment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y is the driving force and symbol of the physiology.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ncluding spirit, emotion, idea, faith and hints on physiological behaviors we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ories, there are emotional therapies that utili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hanges on physical condition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Gut flora can influenc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directly via psychology; in other words,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 symptoms of patient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mental activities to the best conditions, which help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condition of an individual.

  Keyword: Psychology; Physiology; Influence;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出,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用于人体, 意识系指心理, 物质是指人的躯体。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即是心理对生理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 人的心理可影响其生理功能, 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其生理的驱动力和标志。心理是客观现实反映, 在人脑中的精神、情绪、意念、信念、暗示等都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下面将上述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以及中医论心理对生理作用和肠道菌群通过心理间接影响生理功能, 分别给予概述。

  1、 精神对生理的影响及作用

  这里说的精神不是精神疾病, 而是精神因素对生理的作用及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人的精神因素和体内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积极的精神状态能增强大脑整个神经系统的协调性, 进而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有益的激素, 大大增强免疫功能, 增强其抗病能力[1,2]。消极的精神因素对于疾病及其康复十分不利。如当患癌症时, 恐惧的精神状态, 使患者自我缴械, 加速其死亡。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状态, 却能延长生命期限, 甚至战胜病魔。许多疾病通过心理疏导可明显提高疗效。

  2、 情绪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情绪与人体的健康极为密切。“笑一笑, 十年少”, 快乐情绪可消除身体的疲劳, 有效地抵制周围不利因素的干扰。情绪愉悦, 大脑内的神经调节物质乙酰胆碱分泌增多, 有利于血液畅通, 皮下血管扩张, 微循环得到改善, 使其面色红润, 容光焕发, 给人以精神抖擞, 充满朝气的感觉[3,4]。反之, 不快的情绪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紊乱, 悲痛的情绪可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 大脑神经紊乱。如人生气时会使各个器官功能失调, 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 从而诱发各种疾病[5]。正如《内经》所言, “百病生于气”, 就是这个道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人, 其血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情绪正常的人。情绪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病的发生有关。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研究证实, 不良情绪应激可引起各种心身疾病, 如冠心病、心律不齐、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6]。

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探析

  3、 意念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意念对增进身体健康有其重要作用, 具体体现在气功、太极乃至武功和某些杂技等, 都是通过意念将身体的能量高度集中于身体或物体的某一点上, 通过能量的释放和运转达到健身或攻击的目的。如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点上, 其点就能抵御外来的打击。也可以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点上, 使其产生巨大的能量和动力, 进而打击目标, 杂技演员用手砍断砖就是意念集中力点的结果。如果意守丹田, 就能使小肠进行蠕动。为什么意念如此神奇, 其原因就是意念受机体神经体液调控[7]。总之, 意念对诊治疾病、康复以及健身有其积极作用。

  4、 信念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昂首挺胸不怕死, 靠的是信念。在矿难时缺吃少喝的情况下, 相信有人来救, 靠的就是求生的欲望信念。信念在治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比药物的治疗更重要。因为信念能有效而充分地调动机体巨大的潜在能量, 通过调整、代谢、补偿等方式使组织、细胞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各器官重新趋于协调, 使机体适应新的特殊环境。只要能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针对疾病妥善治疗, 就能大大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早日康复[8,9]。

  5 、心理暗示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心理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 暗示可分为他暗示和自暗示。每种暗示又分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暗示的形式有言语、感觉、想像等。积极的暗示有利身心健康, 对人的心理行为和生理功能发挥积极作用。暗示能影响人的观念、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 能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协调或改善生理功能。积极的暗示能治病, 其原因是通过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挖掘心理潜能, 协调生理功能。反之消极的暗示能致病。有的人过分地关注自己身体健康和自已的某些疾病, 容易轻信小报和别人的言谈, 使自己“想出疾”、“吓出病”。过去乡村村民喝神水、吃香灰等, 其皆属于安慰剂, 都是通过心理暗示达到治病的目的。总之, 无论是有病或健康都应积极地自我暗示, 以淡定、豁达、乐观、潇洒、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每一天。不生气、不抱怨, 活一天乐一天, 达到身心都健康。

  6、 中医论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

  中医的情志疗法和祝由疗法, 都是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或暗示疗法, 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或暗示来治疗一些疾病或缓解痛苦。其中情志疗法, 经过中国古代医学家不断的实践研究, 将人的情绪总结归纳为七种, 即喜、怒、忧、思、悲、惊、恐, 称为七情, 合为情志。《黄帝内经》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可见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久, 可影响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 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受到盛怒而引起脑出血突然死亡。情志疗法是中医体系中纯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法。情志疗法借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实施, 相克即为:怒克思、思克恐、恐克喜、喜克悲、悲克怒。即用一种情志去克制另一种过度的情志。例如喜克悲, 中医“悲”指悲痛、哀伤, 悲伤, 其治疗方法主要用喜, 即用高兴的事去调节悲伤情绪, 使患者恢复理智。中医利用情治疗法达到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10]。

  7、 肠道菌群通过心理活动间接影响其生理功能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影响大脑功能[11]。肠道菌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 如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 通过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影响大脑的抑制或兴奋[12]。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承担者。肠道菌群影响人的情绪, 可能形成焦虑、抑郁症。病原微生物入侵是引起焦虑的原因之一, 如空肠弯曲菌或枸橼酸菌感染小鼠可引起小鼠的焦虑行为[13]。各种应激都能改变肠道菌群, 引起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 而呈现焦虑和抑郁。如果及时给予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 可逆转应激所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总之, 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 可激活体内免疫系统, 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保护神经元, 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使心理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进而使人的生理趋向健康。

  参考文献

  [1] 殷海昌.筑起“心理免疫”的堤坝[N].科技日报, 2000-06-16 (7) .
  [2] 刘永连.新兴的交叉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N].中国医药报, 1999-10-14 (8) .
  [3] 严英.笑一笑, 赛吃药[N].中国医药报, 1999-10-10 (3) .
  [4] 沈亚菲.情绪美容[N].济南日报, 2000-05-09 (7) .
  [5] 王有国.漫谈情绪与猝死[N].中国医药报, 2000-05-28 (3) .
  [6] LI Yunting.Discussions on dynamic role of psychology on physiology[J].Hebei Acad J, 1992 (4) :52-54. (in Chinese) 李运亭.论心理对生理的能动作用[J].河北学刊, 1992 (4) :52-54.
  [7] WANG Shirong.A rustic opinion on 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ine and related treatments[J].Chin J Microecol, 2014, 26 (1) :106-109. (in Chinese) 王世荣.整合医学及其有关疗法刍议[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 (1) :106-109.
  [8] 许永杰.信念:康复的法宝[N].中国医药报, 1998-03-07 (3) .
  [9] RUAN Peng.Psychological relief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Chengdu: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6:22-25. (in Chinese) 阮鹏.中医心理救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22-25.
  [10] 杨照东, 苏军.中医心理疗法[N].中国医药报.2000-07-18 (3) .
  [11] Cryan JF, Dinan TG.Mind-altering microorganisms:The impact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brain and behavior[J].Nat Rew Neurosci, 2012, 13:701-712.
  [12] LI Qinrui, HAN Ying, DU Baojun, 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gut microbiota and nervous-mental system disease[J].Prog Physiol Sci, 2016, 47 (5) :365-368. (in Chinese) 李沁芮, 韩颖, 杜宝军, 等.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 2016, 47 (5) :365-368.
  [13] Wang Y, Kasper LH.The role of microbiom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J].Brain Behav Immun, 2014, 38:1-12.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原文出处:王世荣.论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和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06):738-739+74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