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与习惯的培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0 共4079字

  摘要:学习语文重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要善于指导学生平时在阅读中要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大纲、新教材对高中阶段阅读课的总体指导思想.这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精辟概括.而每学期阅读、背诵的篇目有几十篇,高中三年可背得二百多篇,如果都要求精读,篇篇能够深刻理解,篇篇能够倒背如流,那么将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啊!因此,语文教学重视指导学生培养阅读观是多么的重要.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满足;第三是入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兴趣去学习,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从而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如在高中必修一课程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文的教学中,基于这首诗歌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关系,可以让学生上课时进行课本剧表演.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话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编演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该长篇叙事诗的学习兴趣,我特设计了如下表演安排:演出前对欣赏表演的同学提出要求,不能光看"热闹",而应看出"门道",进一步对原诗进行思考,同时对诗歌、话剧这两种不同艺术手段在表现同一内容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1)演出设主持人一人,负责演出进程的主持;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2)剧本分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按剧情分组表演.(3)结尾部分的处理:配乐朗诵.诗歌原作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做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又不能做草率处理,因而采用二胡演奏《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表演殉情的刘、焦二人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部分,由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诵改编过的诗句:"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天去不回,诚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用《化蝶》乐曲来移花木,使这首诗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结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课堂艺术效果.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多搞一些课内外的阅读竞赛,教师在平时教学以及竞赛中要注意发现、培养阅读能力强的苗子,鼓励并公开表扬他们,让他们经常在班上朗读,推荐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及征文比赛等,使他们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例如这学期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在参加学校"八荣八耻"主题活动征文比赛中,有多名同学分别获一、二等奖;在南海区宣传标语征集比赛中,204班的李艺诗同学获三等奖;在全国第七届"新世纪"杯征文比赛中,205班的刘思敏同学获三等奖;在学校飞翔文学社组织的"我爱我家(校)(国)"即时作文比赛中,205班的刘思敏、冯丽娟同学分别获一、二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水平的阅读,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阅读效应也会逐步形成的.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叶圣陶先生所提倡与追求的"不待老师教"的境界便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二、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

  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师应首先有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得到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如:每教一篇课文都不应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念,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如在对高中语文必修四课程《宝玉挨打》一文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我设计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语:"《红楼梦》不以惊险情节见长,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我们这两节课就以小说中'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其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然后第一课时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教师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该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和第34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就得给他们理清思路.记得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因此我上课时给学生抛出此"三态",并指出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通过老师点拨和速读,学生依据"三态"理论快速而准确的理清了全文的情节层次.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在注重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同时,老师还应在阅读中逐步发掘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我告诉学生:"美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书人分四类: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读书好象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第三类,象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漏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类,象是石床的矿工,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你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学生都有共识:只有第四类读书人在阅读过程中才完成了"矿石"到"宝石"的升华过程!具有创造式阅读能力,是现阶段社会新课标理念下所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这便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自觉学习,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可以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我时常给学生讲当代着名作家叶文玲的故事.她在《我的"生长果"》一文里,谈到了她写作的成长之路.她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她从小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她从小便爱读书,"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她如饥似渴看"香烟人"小画片,翻印画面的连环画,跑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图书室"囫囵吞枣",读得很多很多,悟出了文章文学的真谛,写出了许多奔放流畅、感人肺腑的篇章.而我所在的学校里,大部分生源都并非阅读能力强、能说会道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就得善于引导学生爱看书、多看书.例如我在教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程《罗曼·罗兰》一文时,基于该文是人物传记,我在课前做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在世界的文学长廊里停驻着许许多多的名垂千史的伟人们.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你们熟悉的伟人吗?那么,在西方也有一位非常卓越的人,他不仅在小说创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在音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些去图书馆走近罗曼·罗兰."学生积极性很高,有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有到学校电教室上网搜索资料的.上课时,《罗曼·罗兰》的学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心得展示课.有的对该文的作者茨威格感兴趣,能说出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有的能一口气背出作者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有的语气沉重地道出了茨威格的生平:"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着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也有的学生能说出书中人物传主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其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着共10卷,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该巨着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通过积极发现和热情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作者与作品人物的人生经历,体会其人格精神,从中也吸取了人生的教益.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学习语文重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阅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不断付出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打破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一篇课文里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发展个性.这样坚持下去,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将不会成为奢谈.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更要善于指导学生平时在阅读中要有足够的重视,在注意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又注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的"矿砂"自然便会被淘成"黄金",学生自然会进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的阅读境界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