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详见正文)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
(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强
(三)教师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
(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运用不当
二、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三)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四)充分合理地利用文本资源
参考文献
致谢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强,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以及对文本的解读与运用不当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兴趣的激发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一定原则;充分合理利用文本资源等.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occupie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wever it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uch as the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read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embodies is not obvious, the teachers of the teaching goal grasp is not allowed and the im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imulating the interest through the entire teaching process;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Reading teach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principles; making full use of text resources.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是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开放的视野、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阅读理解以及表达交流等各种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则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可见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它几乎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认为,阅读教学有四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是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是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四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1]可以说,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实施新课程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整体而言,由于教学理论更新非一朝一夕之功,传统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仍有相当大的惯性,所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仍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不少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2]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不可忽视.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缺乏
听、说、读、写,本来应该作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往往不够到位,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对学生朗读指导的过程.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导致学生想象力的丧失,这无疑会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点点的抹杀.正是教师这种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做法,才导致目前学生存在着对阅读兴趣缺乏的现象.教师李淑芹的一份调查就能够说明这一点:"笔者对不同年级的1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第一兴趣的百分比分别为,文艺活动26%、美术活动21%、体育活动21%、科技制作20%、阅读活动7%、数学活动5%.[3]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低于其他类活动.
(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强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不能绝对掌握课堂的主动权.然而,受传统教育"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当前一部分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仍然存在着串讲、串问现象.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代替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这种抹杀"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失落,使得他们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独立思考受到抑制,情感体验荡然无存,创新意识也将惨遭扼杀.[4]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意识较差,自主能力不足,创新思维欠缺等方面,而这与实际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教学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三)教师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是预设的,因此也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指标之一,它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所以要想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师首先得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只有这样在教学课堂中才不会盲目行事,才能有目的地去完成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到位,实际教学中目标把握不准,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经常发生.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各年段的阅读教学趋同,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这种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问题的存在,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势必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
(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运用不当
教学中,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低、观念陈旧等多种原因,对文本的解读与运用不当现象经常发生.具体表现在不能或不会细读文本、忽视与脱离文本、肢解文本,"作秀"文本等方面.
1.在文本细读上做得不够: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建议去做,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还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然而众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在没有独立细读文本前就参考许多资料,这不仅会使自己在文本前迷失自我,也会迷失学生.
2. 忽视与脱离文本:有些阅读教学在强调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文本的探究,天马行空,夸夸其谈,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形式上的互动,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练",对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过多讨论.[5]这种貌似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讨论的做法,实则是以脱离文本为前提的不负责任的"瞎指挥",是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写法和语言的目的的.
3.肢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案的确定不是着眼于课文整体,而是舍本逐末;在文本的讲解上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比如"我亲眼见过一位老师教《诗经·关雎》和《诗经·蒹葭》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一句一句地翻译,把原本男子追求女子那种微妙的情丝和营造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给分解地支离破碎."[6]还有的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些几乎非常明白、学生可以马上回答的东西,教师却还要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这不仅大大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
4. "作秀"文本: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部分青年语文教师为展示自己的所谓"风格""风采",常常出现一些"秀"课.一堂观摩课看起来十分热闹,运用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比较前沿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造成指导不到位,有些流于形式,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这种一味追求"出彩"的教学,也根本谈不上是"有效"的教学.
二、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要改变上述低效的教学现象,我认为应该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从一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教学前,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体味到强烈的语文实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而传统导语的设置往往只是毫无创意的照搬照抄,这种千遍一律的设计模式,在教学初期阶段可能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随着教学的推进,一旦学生适应这一模式后,再调动他们的兴趣将会变得难上加难.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一课时,有的教师会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还没等同学发话,教师就立马说到'今天我们就一块去黄山看看那里到底有哪些美景",这种似问非问的导语设置怎么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作文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紧抓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综合利用各种优势资源,精心设计出与众不同而又富有新意的课前导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中,引趣激兴,创设情境
在具体的课文讲解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靠学生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往往会使部分学生因之前没有看过或听到过类似的物态,而导致他们的脑海中很难有具体的画面浮现,从而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全面感受课文中的意象,当看到那么唯美或有趣的画面,学生自然会很乐意的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下去.如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一种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它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如果教学条件有限的话,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好剪纸、道具、实物等,让学生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进行感悟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教学后,利用多种活动方式
教师可以经常在学习课文之后通过开展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表演小故事,语文课独特的想象等多种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指引一个快乐、多彩的语文世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阅读,享课外阅读.[7]比如,在学习过《趵突泉》后,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趵突泉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段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声音洪亮,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这不仅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为其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1.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并给与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思考、质疑,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俗话说,"学的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认识兴趣和认识上的矛盾,形成探究的愿望,造成一种心理紧张,是激发学生自主、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进行阅读实践的有效方法,可以说,有效的提问是学生主体性阅读教学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外显标志.[7]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班实际,设计出具有探讨价值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与学习,从而促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一文的时候,教师质疑"这个唯一的听众在作者成长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我对老者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此时,学生产生了探究学习的心理.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充分阅读,深刻地领会了内涵,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与文本研究性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4]
(三)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阅读教学目标要体现阶段性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总体把握各年级的目标、任务、要求及教学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各年段的重点目标.[8]《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低年级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注重朗读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中年级重视读懂一段话的训练,要教会学生把握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高年级要从精读中悟写,学会通过略读获取信息.
2.阅读教学目标要凸显层次性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他认为教育目标应包括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行动领域,每个领域又依次由低到高地提出了不同的层次.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也应该凸显这一层次性,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有序教学,循序渐进.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第二学段中关于学习叙事性作品的目标要求,在表述主题单元目标或课时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照抄课标要求,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这一学段的学习进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表述为"学习、练习、能",以体现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渐进性.[9]
3.阅读教学目标要注意生成性
虽然设定了教学目标,但它不是刚性的规定,不是不能改变的,而是一个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不断地调试、不断地由应然走向实然的动态过程.因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发展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变化,很多情况是老师无法预料到的,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被固定的目标所拘泥,而是要善于捕捉教学,通过对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调整,甚至"推倒重做",从而不断地得以完善、发展、生成.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文时,教案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及其蕴含的道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狐狸为什么敢于"欺骗、利用"老虎感兴趣,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思考狐狸敢于骗老虎的真正原因.
(四)充分合理地利用文本资源
1.重视整体把握文本
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尤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立在"零"距离上.如果不充分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就对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通读文本,切不可单独地拎出某一句,某一段脱离整体的感悟,文章知识点的掌握与文本整体要有机结合.[10]
2.注重挖掘文本内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此外,文本也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来源,对其挖掘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地读,用心地读,用心去感悟.
3.关注有效提问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便于教师主导课堂的节奏和方向,突出课堂重难点.学生则会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把注意力集中到重难点上,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11]那究竟该怎样提问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可以抓住重点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草地一般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说草地是金色的?当问题来源于学生时他们就会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句,适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在学到《狐假虎威》一文时,当描写到狐狸假仗虎势大摇大摆出现在小动物们面前时,可以找一个同学扮作狐狸,其他几个同学扮演受到惊吓的小动物.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真正体会到"狐假虎威"的意思.
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面对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阅读教学处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深入实践与探索,使我们的学生热爱语文课堂,热爱书籍,勤于阅读,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崔峦.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J].人民教育,2012(15).
[2]尤建娅.摒弃功利性还其人文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李淑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 , 2005(04).
[4]梅海涛.我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 2011(15).
[5]葛金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校园心理 , 2009(02).
[6]胡秀梅.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2(04).
[7]尹海梅.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35).
[8]韦仲光.对藤县部分村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 2010(03).
[9]胡红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J].教 育 实 践 与 研 究,2011(07).
[10]蔡银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初探[J].北方文学, 2011(05).
[11]肖雪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J].学周刊,2012(07).
致 谢
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魏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魏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对我影响深远.庄子曰:"始生之物,其形必丑."因为知识有限,论文水平有限,文章中必然存在着许多许多问题,在此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