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着阅读对学生的视界开拓、灵魂滋养、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名着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缺乏整体观照意识、精神对话隔而不通、教学趋于功利而远离审美等问题。为此,化用老庄美学思想中的“天全”“会通”“质真”思想,不失为一种思维路径,即注意整体思想意蕴以及言语人格的体悟,成就阅读的“天全之美”;注重不同主体间的生命融合,渊深审美积累;注重质真若渝,关注文本篇性,为自我的言语表现蓄势蓄能。
关键词:老庄美学;名着阅读;整体观照;会通物我;言语表现与创造;
当下中学语文教育中名着阅读已日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现实的功利主义作祟,名着阅读常被考点、考题所取代,偶有阅读也是较为碎片化,缺乏整体观照的意识;同时,中学生普遍缺乏与名着中的人物进行生命融合的意识,隔而不通;缺乏对审美、言语表现与创造匠心的关注,甚至更为严重。要突破上述阅读教学窘境,化用老庄美学思想中的“天全”“会通”“质真”思想,不失为一种新的教学路径。
一、全:大制不割———整体观照
老庄的“天全”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大制不割”“混沌之美”的阐述上。“大制不割”语出《道德经》第28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1]54-55大制不割,意即最大的“制”就是不可分割的“制”。老子格外重视“天全之美”,认为这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大美”“大全”。因此老子说“大制不割”,庄子则在此基础上提倡“混沌之美”。《庄子·应帝王》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混沌之死”的寓言故事,认为混沌是“一”,一旦被打破,结局就是死亡。混沌之死的故事中蕴含了“混沌之美”,也即“天全之美”。当下中学名着阅读教学缺乏整体观照意识,导致很难看到教学中的“天全之美”“混沌之美”。学校将名着阅读教学划分为一节节导读课、阅读课、鉴赏课,看似科学,实则是一种有伤“天全之美”“混沌之美”的分割。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名着整体思想意蕴的把握,对作品中言语人格、言语情趣的整体把握,更是阙如。
那么,如何在名着阅读教学中渗透“天全之美”的思想呢?首先,教师不应把名着阅读教学囿于名着中或阅读课上,而应向外延展,在整体的阐释语境中去分析文本,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天全”。《三国演义》在刻画周瑜时,为了使“尊刘”思想一以贯之,作者有意将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失败者,这是文学的无奈。但在各家诗词中,却能结识另一个周瑜:苏轼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范成大写周瑜“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戴复古写周瑜“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如果将这些内容引入名着阅读,或许更能实现周瑜形象分析的“完型”,使思维发展与提升落到实处,教学因而更具“大全”之韵味,而非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其次,教师应基于文学史、作家创作史,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名着,同时根据相同母题将不同的名着联系起来。中学生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文学史方面的知识,因此名着对他们而言只是一本本孤立的文学作品,他们并不会主动地把这些作品放到某个时代的文学史中去考量,也很难联系作家的创作史解读文本。所以中学生对于名着作品的把握是较为浅显的,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补充这些基础的背景知识,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的层面上向更深处迈进。余党绪老师曾提出“三题定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母题”确定阅读的视角与理解的范畴;“议题”确定课程内容及其框架;“问题”则是开展思辨读写的抓手[2]。使用同一个母题将不同的名着串联到一起,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一种“大制不割”的思维模式。另外,教师还应结合作家创作的历史语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把握名着文字背后的言语情趣、言语人格,特别是在与作者言语人格“神交”的过程中,逐渐从懵懂走向清晰、坚定,从言语人生走向诗意人生[3]。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整体观照的视角上的,都是以“大制不割”为指导方针从而促成的“天全之美”。
二、通:会通物我———打破隔膜
当学生建立起“大制不割”的整体观照意识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打破“隔而不通”的阅读窘境,引领他们将自我的生命体验完全地融入书本,进行主体间的生命会通。“会通”思想在《庄子·秋水》中的庄惠之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庄子和惠子的这段着名辩论带来了“濠濮间想”这一重要的艺术境界,更重要的是生发了“会通物我”的思想。惠子“子非鱼”的观点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的,而庄子对游鱼之乐的阐发,则是建立在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基础之上的。打破“我”与世界的界限,通世界以为“一”;包括庄子反复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磅礴乎以万物以为一”,这便是“会通物我”,也可以说是“会通我他”。
无法会通,是如今中学生阅读名着时最大的困境之一。更多的学生把名着阅读当成一项任务,这便把名着推到了对立面,“我—他”关系由此产生,这自然无法进行精神对话,阅读赋能也较难产生。试想,林黛玉、欧也妮、圣地亚哥等,这些都是隔膜的人物,与学生精神生命毫无关系,如此,阅读还能成为精神享受吗?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名着中人物进行精神对话,完成生命融合。比如,鼓励学生选一个喜欢的角色,以他(她)的视角来摸索整本书的故事线,探索他(她)的一生,完成主体间的生命融合。当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和更为贴近的情感去接触名着中的人事时,就自然而然地跟着主人公经历了悲欢离合的一生,步入共情之境。如要求学生整理出《红楼梦》中所有关于王熙凤的情节,并从这些情节(即王熙凤的一生)中窥探“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变迁和小说的整体意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沉醉进去,渐渐如庄生梦蝶一般,分不清哪个是王熙凤,哪个是自己。其次,对作者的言语创造匠心,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会通。就像夏丏尊、叶圣陶强调的那样:“常把我自己放入所读的文章中去,两相比较。一壁读一壁在心中自问:‘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句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一句的构造和说法这样问,对于句与句的关系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等也这样问。经过这样自问,文章的好坏就显出来了。”[4]这样,学生阅读名着,不仅可以在“写什么”视角下与文本中人物以及作者的思想生命发生会通,而且可以在“怎么写”视角下与作者言语生命发生会通。如此一来,语文的体性便得以坚守,不会出现将名着阅读课上成思品课的跑偏现象了。另外,教师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言说、分享,以实现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中人物等不同主体间的精神对话。言说,因为有语境、对象的内在约束,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度的生命融合与会通,这样言说才会更有个性的魅力,而这反过来又会深化主体间的生命会通。当学生能够以会通物我、会通我他的视角去认识名着阅读,自觉与人物共情并达到生命的融合时,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审美的道路。在审美的境界里,万物各张其性、各任其新,即使是人人所见之物、时时熟悉之境,也能以故出新[5]。将“大制不割”结合“会通物我”,进而会通我他,这是审美的必然,语文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必然。
三、朴:质真若渝———聚焦审美
整体观照、生命融合,均需在语文学的视域下真诚对话,以实现科学与审美、熟悉与陌生、共识与独识的统一。这方面,老庄“质真若渝”的思想依然有丰富的启示意义。“质真若渝”语出老子《道德经》第41章[1]82。根据陈鼓应先生所着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可将其解释为“质朴而纯真好似混浊的样子”[6]。若用两个字来概括,便是“朴”与“真”。“朴”是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道德经》中共出现8次,如“见素抱朴,少似寡欲”(第19章),“朴散则为器”(第28章)。“真”,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对“朴”的补充,两者同根同源。《道德经》中,“真”共出现三次:“其精甚真”(第21章)、“质真若渝”(第41章)及“其德乃真”(第54章)。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提出的“朴”与“真”思想。在《秋水》中,庄子借助比喻说明了人的情性在于“朴”与“真”:“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7]同时提出了“返真”这个概念[8]。老庄思想中的“朴”与“真”,适用于各种范畴,比如物件的外貌、人的性情、事件的发展等,认为天地万物都应该遵循“质真若渝”的原则。这一美学理念跨越千年,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适用,为我们的名着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当下中学名着阅读教学,往往应试的目的性较为分明,偏离审美化倾向,走上了功利化的道路。教师给学生提供名着的情节梗概、人物性格、艺术手法、主题意蕴,并从重点篇目中出模拟题,要求学生背诵,在考试时依葫芦画瓢。诚然,这种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但其背后却埋伏着一个长期的、致命的隐患———肤浅把握,只为功利,无论阅读还是答题或写作,均套路作答、要点作答,甚至虚假作答、空洞作答。这个致命的隐患带来的灾难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将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应有的判断力、鉴赏力和想象力,从而渐渐失去审美能力[9],致用、致美、致在浑然统一的境界,将成为语文教育永远的乌托邦。
破解这种无奈与尴尬局面,可以将“质真若渝”的思想融入名着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回归名着本身,聚焦审美,关注篇性的揭秘,素读、真读、深读,真诚思考和对话,真诚评价,修辞立诚。比如阅读《红楼梦》,有学生质疑:林黛玉流泪似乎并不像第一回故事中说的那样是“还”泪,倒像是给贾宝玉平添了很多麻烦,为什么?深圳的张安群老师在教学中趁势将之转化为整本书阅读的选题,进行专题探究,就很能体现“质真若渝”的思想,以及“顺势而化”的思维智慧,顺“心”之天,以致其性。当然,有条件、有余力的教师,还可以顺势引领学生走向言语表现和创造,进一步激活所读,同时牧养修辞立其诚的品格。从审美感悟走向言语创造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事实上,言语创造过程也是一种审美的发现、审美的超越[10],是创造主体在链接世界的过程中更进一步诉说美的过程。因此,从审美感悟走向言语创造,是“审美—创造—审美”不断循环往复而又上升的过程。这是一个理想的名着阅读教学过程,也是从“占有式学习”走向“存在式学习”的必由之路。
总之,在中学名着阅读教学中,将老庄美学中的“大制不割”“会通物我”“质真若渝”思想引入时,要做到有机融合,灵活化用,以实现真正的生命会通,为言语生命蓄势蓄能。如此,名着阅读教学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创生全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孙雍长老子注译[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翟志峰.余党绪:引领“思辨读写”践行核心素养培育[J]..上海教育, 2021,(36):62-66.
[3]潘新和,郑秉成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法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0,(04):4-8.
[4]夏马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97.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230.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589.
[8]毛毓松.老子美学的特征--朴与真[J]广 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10-17.
[9]刘旭光审美能力的构成[J].文学评论2019,(05):71-79.
[10]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 美发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