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如何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05 共2529字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研究新的课程要求,提高我们教学效率的同时更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我们教学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改善教学。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认为如果既要提高教学效率,又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把注重“教”转变为注重“学”.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这与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是非常不同的。 这不仅需要教师有极大的信心放手让学生去学,更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因此,要想做好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当然,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教”与“学”的转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难以适应的。 因此,我们需要做好过渡工作。

  首先, 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切忌走老路,改就要改彻底,一定要对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有强烈的认同感。 这样我们才能坚持下去。

  其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完全放手,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 在课改之初,突然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难以适应的。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尽量改变教师的威严形象, 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以便于让学生敢于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快乐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最有效的方式。

  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在实施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转化的过程中,直接由单纯的讲解式转化为学生“自由活动”式的教学转变比比皆是,这样的转变毫无教学可言。 学生不可能锻炼到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不可能比教师讲解掌握得更多。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不仅要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地开展小组内总结,班级总结等,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正确使用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会教学课本内容,也只会教学课本内容,觉得课本以外的是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 殊不知,对于我们语文学科,课本以外的内容远远比课本上的内容更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也对我们教材的使用做出了改变。 新的教育理念是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课本只是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仅仅把教学放在课本这个框架内,那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都将受到限制,也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要以课本为基础,同时引入一些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以便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值得警惕的是, 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 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 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 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 又好吃、 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 比较好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课堂仍是教学的主阵地,正确处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以往的语文教学, 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 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 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 形式。 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语文学科本就是一个开放的学科。 在生活中处处是学习的机会。 我们应把学生的课外学习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写一些小作文、引用生活中事例开展实际教学等等都是有效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 课外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补充还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最好的方式。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活动安排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还要以基础教学为主,切忌本末倒置,把课外学习带入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那样只会影响正常教学,降低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四、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重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与以往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求我们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个人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等等。 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只有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要给予学生积极地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不要受教师权威形象的影响,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说、敢想。 最后,还要注重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小学语文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程,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做好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只有学会如何学习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因此,课程改革的落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