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拓展课文题目的语文教学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4 共2538字
论文标题

  课文题目(以下简称“课题”)是课文的“窗户”,是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它暗示了行文的线索,指明了写作的对象、范围,也反映了课文的主旨,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课题,发现并拓展其语文教学价值,能够使语文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扣“题”质疑问难

  课题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课题入手提问,能产生一种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阅读角色。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大有益处,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晚上的“太阳”》一课,读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扣题质疑,学生热情高涨:“晚上怎么会有太阳呢?”“晚上的太阳是什么?“”太阳这个词语上面多了个标点符号,这个标点符号叫什么?能不能不标这个标点符号?”又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围绕课题学生纷纷举手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这么有名,怎么会有个小老师呢?“”大作家为什么要称小女孩为小老师?”这些问题直指文章的中心,此时,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揣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新课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扣“题”融通课文

  课题虽然字数不多,却统领全文。它不仅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从内涵丰富、凝炼性强的课题入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不断解读文本,不仅能帮助学生宏观地把握文本内容,也能使教学活动去粗存精,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盲目阅读,起到“提纲而顿、全毛皆顺”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师围绕课题设计了两个活动板块: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观赏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两个活动板块的设计准确定位了课堂教学线索,理清了教学思路,也给师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

  又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围绕课题教师设计了四个问题:①全文围绕 这句 话 写“ 海 底 世 界 ”。 ② 全 文 围 绕 这 句 话从 、 、 这三个方面写“海底世界”。③分别概括这三个方面的特点(海底动物常常窃窃私语,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差异很大;海底矿产资源丰富)。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从 、 、 这三个方面写出海底是个 、 、 的世界。学生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既融通了课文内容,又对主要内容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把握。

  三、扣“题”揭示主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题直指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我们便能一目了然地窥探文章的主题思想,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剪枝的学问》等。

  也有些课题含蓄隽永,需要我们反复揣摩方能窥探文章细腻的情感,触摸作者那颗滚烫的心。

  着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一课,他是这样巧借课题揭示主题的:

  师:学了《爸爸的老师》这首诗,你一定有许多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生:爸爸虽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但他却非常尊敬他的老师。

  生:我学了《爸爸的老师》这首诗,知道了无论一个人多么有名、多么伟大,总会有个启蒙老师。

  生:即使再伟大的人,遇到自己的启蒙老师,也要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

  ……师:正因为这样,人们总是将最美好的语言献给老师。你想用哪些美好的语言歌颂老师?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老师就像园丁,一直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老师就像学海里的一叶扁舟,搭载着我们渡过学习中的难关。

  生:老师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学习的道路。

  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说得真好!(教师将题目中的“老师”擦去)“老师”没有了,上哪儿去了?到每个同学的心坎儿里去了。老师常驻在你的心坎儿里,和你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贾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那轻轻一擦,相信课堂结束时,随着“老师”的一点点擦去,对老师的感念与感恩已经深深地烙刻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而文章的主题思想也于不知不觉之中渗入孩子们的心田。

  四、扣“题”培养语感

  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培养语感的途径很多,利用好“课题”,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慢慢体味语言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是发展学生语言感受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儿时村子里缺水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水的渴望和喜爱,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全文写了三个场景:一是挑水的艰辛,二是洗澡的痛快,三是淋水的舒爽。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四“读”课题:

  师: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长长的路,炎炎的烈日下走来了村里的乡亲们,他们挑水是多么艰辛和沉重。

  生:(齐读课题)水!

  师:已经一年多没有洗澡了,人们身上每个毛孔都渴望水的滋润。在这个严重缺少的村子里,能够痛痛快快地洗澡是奢望。现在下雨了,大人小孩尽情地享受雨水带给他们的抚摸与清凉,这是一种多么痛快的感觉!

  生:(齐读课题)水!

  师:你瞧,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从水窖里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水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我们的胸和背,然后滑过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这是一种多么舒爽的感觉!

  生:(齐读课题)水!

  师:在这个干旱缺水的村子里,尽管人们非常渴望水的抚摸和清凉,但是能够和水这样亲密接触的日子真的不多,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齐读课题)水!

  教师通过娓娓叙述,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立体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学生对课题的反复诵读,使情感与语感融为一体,情感在反复诵读中慢慢升华,语感也在情感的升华中变得细腻而丰满。

  五、扣“题”训练语言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紧扣课题设计小练笔,既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及文本的语言形式,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航天飞机》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结合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篇“航天飞机自我介绍”。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小练笔:你遇到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动物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仿照课文的写法,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为题,具体写一写事情的经过。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习得言语形式”,实现了二者的和谐发展。

  总之,课题虽小,却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平时留意课文题目,挖掘课题的潜在价值,巧妙地加以运用,学生一定会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的收获。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