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一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他们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再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和落脚点。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方法。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并把对语文的热情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就要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并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要让学生感觉得到教师懂得东西真多,并对教师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感。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展现自己人格魅力的最为重要的突破口。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好好地把握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自己的学生带进一种别开生面的语文境界之中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热爱学生,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就会因喜欢教师因而也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和构思,这样才能带学生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所以,我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循规蹈矩固然是好,永远都不会出错,如果我们在处理生字时,永远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低着头在下面记笔记。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乏味的,对于教师来说更是缺乏创新的,我们不如换一种方式,比如,让学生来讲解生字,讲一讲自己对这个生字的理解,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再比如我们在给让低年级的学生为生字组词时,不妨换种问法:你能为课文中的生字找到好朋友吗?我想这种教师语言上的新奇和创造也许更能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语文的距离。再比如,我们在处理童话单元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讲童话,或者动手做头饰结合小组去表演童话。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但帮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再给予适当评价,又能达到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良好效果。当然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帮助学生把艰涩难懂的知识变成更为生动、形象的声音图像等等。
这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长久不衰的兴趣。
三、巧妙利用奖励机制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激励,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学科的成就感。一个好的体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言语激励法。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积极发言,勇于乐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学生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表扬,并注意对这些答案给予有理有据的客观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班里掀起一股学习语文的热潮,并给予参与者和优胜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奖励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讲授诗歌单元时,教师除了声情并茂的讲解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之外,我还安排了一次诗歌朗诵创作会。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学生在朗诵创作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佳作,体会了创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以致用,更培养了创造才能,小小的奖励让学生们的喜悦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并期待着下次还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同时对待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
四、鼓励学生勤于练笔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写作,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品读文本的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是有些学生提笔就头疼,不是没话可说,就是没得可写。其实要培养写作的兴趣并不难,就是一定要写真实的生活,哪怕是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种心情、一种想法,都可以写进作文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先不要拘泥于形式和格式,只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即可。这样学生在习惯性的小练笔过程中就能不断的积累写作的素材,更能通过与教师的不断交流获得更多的写作心得和写作经验,时间一长,写作也变得轻松和简单多了。写作的兴趣也会在师生的不断反馈中不断地提升。
总之,语文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需要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引导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个过程有苦亦有乐,不乏耕耘,不乏探索,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并找到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并能不断地想方设法去引导,去培养,那么对语文教学来说,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黄菊初着.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
[2]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5).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教育研究,2005(2).
[4][美]玛丽·伦克·贾隆格、琼·P.伊森博格着.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教师故事启示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