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主流阐释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包涵广博,目标指向可大体归为文化指向与人性指向两类。就文化指向来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还主要着眼于认识、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几个方面。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外在表现又是以读、说、写为主,因为读是文字积累,说、写是文字表达,所以以表达为特征的教学形式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最终文化指向。
然而,就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论,大都把教材中所选课文当作文字运用的识字课、品读课,却很少将它作为练习写作的学步课、引路课。课文是实施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从选题立意、构段谋篇到遣词造句,无一不是文字运用的典范,因此还应该把语文课文当作学生学习写作的例文课。所以课文的教学不妨紧扣指导学生的写作这一主线而展开,故笔者在这里将其称之为“小语课文习作教学”.
这种教学导向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在于能力水平的突飞猛进,立竿见影,而旨在思维的开启、意识的初成及培养和对汉文字的情感。其具体方法和手段有以下方面。
一、从课文的立题入手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提醒或概括,有时也是主题的暗示。确立好文题,虽然对小学生可以言说如何做到简洁、准确等要求,但不如在他人文题的解读中或立题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琢磨,领悟其中的窍门。如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出示文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谈一谈:写作的内容可能与什么事物有关呢;在地球之前加上“只有一个”是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根据这个文题你认为要把那些内容写清楚呢;而完成课文之后,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和我们自己的设想有差别吗?差别的原因你找到了吗;这些内容与文题有哪些联系;能换一个文题吗?这种立题教学时常而为,就能使学生在内容与文题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感应,从而生成立题的良性意识,并使他们的这种意识逐步转变为能力。
另外,也可从名家名篇中提炼追随名家的主题。如人教版五年级课文中选录了老舍《草原》一文。通过学习,学生充分体验老舍先生在写景抒情中细腻而豪放的写作风格,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高尚情怀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对其产生敬佩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确立《走近老舍先生》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去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去赏析老舍文章的精彩片断,撰写读后感等。让学生感受名家名篇的语言魅力,达到积累、感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目的。
二、从词句的品读与说写入手
词句的品读与感悟常见于语文课文教学课堂,它能增强语感,也能搭建学生与文字之间的情感桥梁,领悟到运用文字的方法。课文中好词、好句比比皆是,除了品读与感悟,那就得让学生学习用词说写句子,或仿说、仿写句子了。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亡羊补牢》中“亡羊补牢”这一成语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要求,造出“虽然我现在的成绩不怎么好,但如果我能亡羊补牢,就一定会有进步”这个句子时,他就已经让这个词语走进了自己的心里。再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燕子》中“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后,学生仿写出“一身黑白相间的毛发,一对明亮的眼睛,加上时常向上翘着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小狗”等这些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子时,这个特别的构句,他们就已经学会了。
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通过对课文中句子的仿写来加强对学生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从构段谋篇的口说或练笔入手
让学生不看课文,口说一段或一篇课文的内容,也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这种复述不同于背诵,而是将原文词句与自己词句的融合,能起到锻炼学生运用文字的作用。新课改下口语交际内容的添加,其目的也是为提高学生口头运用文字的能力,是当下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航标指向。
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定时、定量且给定话题的形式,限于时间等因素,每学期每生最多能也就能做到六至八次的口语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这一锻炼随时可行。如学习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翠鸟》这课,给学生一个“说说翠鸟”的话题;学习了《太阳》这课,可以让同学说说自己所知的太阳相关的知识等等,这就是给定话题的口说练习。当然,有时也可以进行不给定话题的训练。如读一段或一篇文字后,老师不提任何问题,给学生自由言说一小段的练习等。口说是笔写的准备,让学生常说,无疑是在培养他们尝试说完整、准确的话,说有中心的段或篇,也就是运用汉字的口语能力的训练。
笔写段篇则是运用文字可见性的习作练习了。在课文教学中,这种习作导写也同样随时可用。如《翠鸟》一文中第一自然段就有这样一个构段“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了第一句与后三句的总分关系,弄清了“总”就是概写一特点,“分”就是从不同的层面细写这个特点的写法后,就可引导学生也用这种总分构段式去写写他们想写的事物,而后评点修改。当学生习作能力提高而后,就可随意从身边写开去,或段或篇,他们也就进入一个自由的文字表达空间了。
诚如众家所言,学生习作讲求的是“吾口说吾心,吾笔写吾心”.但真正用文字表述“吾心”时,是要讲求文理、文法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毕竟不是文字的胡乱堆砌。而这些文理、文法又没有必要向小学生灌输。所以就只能在不断地说写实践中,让他们不断地去感受、去领悟、去学习文字运用的常规和技巧,同时也可培养与文字的感情,激发兴趣。很多教者常常忽视了课文的作用,常把培养习作能力的希望寄托在课外阅读之上,这不免有舍本求末之嫌。所以除识字课、品读课而外,我们不能忽视课文对学生习作的例文作用和引路作用。在课文教学中,时时处处以导写为主线,这是扶助小学生习作上路的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2)。
[2]张永刚。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5)。
[3]陈莉。触摸习作教学的“春天”--有效习作教学的三个环节[J].学周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