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是一种基于实践、贴近生活的教育改革方式。中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来寻找生活中的知识,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懂得辨别是非。高中语文教学本该如此,所以进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一般来说,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二是条件主导模式,三是目标主导模式。需求主导模式,顾名思义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主来设计开发校本课程,所以需求主导模式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人本思维,让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性化,更加趋向于服务化。条件主导模式是以学校固有资源为依据来开发校本课程,不同的学校其教育资源也不同,学校根据自己拥有的软硬件及师资实力来进行相应的校本课程安排,保证教学水平。目标主导模式范围较大,它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比如,在国外,天主教学校的办学思想就是以基督教为主,校本课程中多和基督教义和圣经联系在一起。而女子学校,他们的校本课程则从女性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教授符合自己办学思想的教育内容,而其他服务因素主要作为主导办学思想的辅助资源存在。
可以说,这三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都可以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但是它们也各有利弊。比如,需求主导模式以学生的需求展开,优先考虑学生的感受,但是它的缺点就在于过度受限于这些来自于学生的条件,从而影响课程的顺利开展。所以,基于需求主导的校本课程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也会出现实用性差、众口难调、不成系统的效果。条件主导模式却恰恰相反,它符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但是它过于主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这与传统教学思想别无二致,所以这种模式容易流于形式。相比较而言,这三种教学模式应该在不同时期、不同教学环境与不同地点体现出不同特色。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实际情况与需求来适当地选择利于语文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模式,做到灵活运用,避实就虚。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的具体思路
(一)处理好高中语文教学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2003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性课程结构。"虽然校本课程赋予了学校合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自主权,但是学校也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学内容,为校本课程和学生需求量体裁衣。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校本课程占国家规定教学内容的比例应该在10.5%~18.5%左右,适当把握好度,有助于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性格,所以校本课程的开设与设计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心态、兴趣与注意力等情况后,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设置提纲并设计校本课程,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可以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辅导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根据兴趣与学习中的弱项来选择相关的知识点。而教师要与学生做好呼应,让校本课程自然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下去,而不是喧宾夺主。
(三)注重平衡校本课程中的学术性与趣味性
学校可以开设基础性语文校本课程,根据国家规定的语文知识课程来进行知识的改编和拓展,同时在课堂上结合一些特殊的朗读策略和记忆策略,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底子。再上一级开设发展性校本课程,锻炼学生的中文品评能力,通过阅读新闻、名作和诗歌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最后是提高校本课程,这一层次上学生要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思维拓展训练等,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上三个层次的校本课程设计,可以很清晰地分清高中语文教学的学术性和趣味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
三、实例分析
(一)教学方法和目的
本校本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采用INTER未来教育模式,更注重课本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任务,用问题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整合、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
通过在课本和网络中查找资料,学生分组合作寻找与探讨诗词中对意象的分类及特征定义。比如,教师给出出现于诗词中的事物,如月、云、松、竹、梅、夕阳、西楼、长亭等。教师首先通过讲授这些诗词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来启发学生如何进行古典诗词意象的分类与组合,并传授学生鉴赏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
基于INTER未来教育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学习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兴趣任意选择诗词中的词汇来进行自主分析、讨论和学习,并且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归纳,通过PPT的形式来向教师与同学展示成果,说出自己对诗词中事物的理解及其内涵。
总之,校本课程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改革,它不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这一环节上才刚刚起步,与欧美国家的教育发展相比还欠缺经验和资本,所以还要期待对校本课程与高中教学有机结合研究的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程永润。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孙胜男。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