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1 共4885字

  "自主、合作、探究"与"导学"的整合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教学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唯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虽任重道远,但却可以说是责无旁贷的.因此,真正的教学应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学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一)努力构建互动的自主阅读教学模式

  要构建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用合理的教学程序规范保证学习方式的实施,使其凸现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能否实现构建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主要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在实践中,我努力探索适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采用文本、学生、教师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自主学习的阅读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文本作用于教师、学生.文本是阅读学习的凭借材料,它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是知识、信息和情感,学生与教师有权对文本进行灵活地、自主地选择、理解、体悟和怀疑的回应.教师作用于学生及文本,教师通过学习文本,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品赏甚至怀疑的过程进行筛选、分析、提炼设置相关的"问题",作用于学生及文本,教师起着一种引导、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作用.学生作用于文本与教师,主动对教师的问题、文本的作者、译者、编者作出及时反应.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和有权作出评价,可以重新创造形象,可以对文本的"空白"加以想象和拓展,可以引入相关的读本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提出质疑或评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忘我",完成自我生命的实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万世师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之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因此,教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构建具有开放性和民主精神的新型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让学生的生命力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 设计活动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都取决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所以在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有老师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设计了"模拟小超市"游戏活动,分组让学生拿着1元、2元、3元、5元钱去买物品,"营业员"找回零钱.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生活,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机.在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构建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专业情意,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感情、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和"入境",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实质转变.

  (三)正面引导,大胆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每一环节的设计

  传统"一言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占主角,是独霸,一切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是纯粹的接受容器,学生在学习中完全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形成不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会主动地学习.为了出成绩,教师搞"拉网式"知识点专项提升训练,即使是课堂教学,也步入到按中考题型模拟训练的误区.好端端的一篇文章,通常要被肢解成零零碎碎的段段、块块,从字词要义到文章主旨,从结构思路到深层意蕴,理性分析精辟细致.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教学,丢失了文章宝贵的思想和灵魂,进而会使文章的局部和碎片失去活力和生命.好好的一次写作练习,常常被写作前的指导定思路、定方向,结果是学生的作文犹如一个模子浇出来的."训练"泛滥成灾,语文教学的"人味""情味""趣味""品味"消失殆尽,只剩下"备战"呛人的"火药味".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学生创造力的匮乏.在实践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求学.关注学生不同的需求,满足学生不同的诉求.鼓励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参与设计适合自己的学法,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参与最能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发展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让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底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控自我,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

  (一)教师要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课堂里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活动,还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学习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竟争能力,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当家作主的精神,逐步形成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战斗集体和优秀班集体.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努力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的引导者.

  (二)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把"过程"纳入其目标体系,要求在课程实施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还要关注"过程".要关注"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不合理现象.可是,也有教师认为组织学生学习就是提出几个问题供学习自学,根本不管这几个问题是否合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结果只能回到师问生答的传统老路上去,这是"新瓶装陈酒"的古怪做法.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学习以4-6人小组规模为宜,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一旦成型,要保持相对稳定,也可以选出小组长,以加强组织.如我在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首先尊重学生的自愿原则,然后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相对稳定的、均衡的4-6人的学习小组(成员的数量和成员的搭配不是固定不变的).并有条件有要求地让小组成员自己选出本组的组长、记录员、报告员、记时员等,接着还要求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有可合作的项目,合作的任务应该是学生个体通过苦思冥想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靠单个力量、智慧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一时不容易达成共识的问题,或者是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有多维度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小组成员和小组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做到相互信任、团结互助、互相沟通,并能对各个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评估,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途径.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要搞好合作学习,做到快速有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否则合作学习有可能变成"大放羊"或"拉家常".

  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经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经过"生疑-辩疑-释疑"的过程,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交流合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消除对教师权威的畏惧和因担心个人学习失败而产生紧张不安的低落的情绪,要让小组成员之间做到互信、互勉、互助、互爱,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和积极的目标依存关系.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里,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就可以充分发挥群体作用,实现合作学习最优化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合作交流中,积极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思考、大胆地探究、主动地发展.积极的评价手段是指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通过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检验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并将检测结果同激励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再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探究学习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的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是在接受他人知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探究性学习是在探究、深究、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探究性学习相比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但是,在初中语文实践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排斥接受性学习,因为从接受学习到自由或完全独立的探究学习,其中还存在着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而且从教育实际看,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发式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而是仍需要教师的大量指导,它的开展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因此,应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去.

  (二)教师要掌握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问题探究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由学生提问,但不排除教师适时提问,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和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将文本中探究练习中设计的问题放在课上完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如上《我的叔叔于勒》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问题:既然主人公不是"我",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呢?经过全班讨论探究发现: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布局谋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我"是纯真的、诚实的、具有同情心和亲情感的,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我"身上,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多一点亲情,能让社会变得美好起来.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合作探究法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全班集体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应是多样的,依据问题而适时调整或变化的,由学生自愿组成,教师起着帮助作用.形式由内容决定,合作学习必须要有问题探究.文章的重难点,课内活动课,课外语文活动,综合性语文实践等,都可以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在这样一个互助合作的组织中,学生分工合作,互相帮助,每一个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都有机会发言,其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实现个性差异互补,让他们在合作中竟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率.

  (3)自主探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的阅读,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具体做法:学生主持文本学习,教师把主动权让位给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组织讨论、研究赏析文本.如上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读书,不必整齐划一;回答问题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答案可以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当然,探究性学习方式还有很多,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总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进入"不待老师教而自能读书"的境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