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主要处于13~16岁的年龄段。该阶段是智力和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同时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的选择与困惑,如何对初中生的价值取向给予准确的评价,并为进一步恰当的培养提供指导,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语文课程目标制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文如做人[2],但如何通过语文写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判定和评价,有没有可能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提炼出语文作文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目前还缺乏明晰可操作的范本。
此外,价值取向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界定,一直是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点。
价值取向本身难以进行量化,也不适合仅仅用量化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基于上述考虑,论文借助技术工具,通过语文作文进行较为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价值取向的量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此,论文选取安阳市滑县一中(初中)一班和二班共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做半命题式作文,把写作资料作为研究内容,以质性分析和量化评价为途径,分析当下学生价值取向。力求以技术的手段,找到价值取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借助质性分析把握学生价值取向,为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决策。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质性研究(定性研究)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质性研究常用于微观层面的自然情境,通过细致、动态地描述和分析个别事物,从而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3]
扎根理论是定性研究最重要的方式。其主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即研究者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之后上升到系统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2.研究内容
研究材料选取学生在自然条件下的写作,即不限时、不限字、不评分、非考试的状态中,学生自由自愿有感而发所做社会评论。能够有效排除干扰因素,获得学生最真实的看法。
分析后选择"富二代"作为半命题式话题作文,作文形式熟悉;"富二代"引发的社会关注和争议较多,诸多话题人物与学生年龄相仿,学生理解更深入,有话可说;该话题牵扯教育、金钱观、社会公德、法律等多方面内容,能反映研究所需的价值取向的多个维度。
3.研究工具以Nvivo质性分析软件为主。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一级编码形成"自由节点",进而进行节点的结构化而形成"树节点".主要使用了数据编码、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通过对作文数据的编码和分析[4],找出显性以及隐性关系,保证了研究过程尽可能科学、客观。
以中文关键字云图为辅[5],对材料进行词频分析,并依照词频大小生成一幅词频越高字号越大的关键词图片。该方法虽缺乏传统分类法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层级结构,相对不够严谨。但作为辅助工具,能够简单、直观地展示词频,增强分析的直观性。
二、研究的实施
1.一中学生现有价值取向分析
(1)一级编码分析。从120份以"富二代"为话题的学生作文中,根据文段思想组合成47个自由节点,归纳成11个树节点:基本认识、学习态度、社会价值取向、人生观、人际交流、情感态度、民主法治、金钱观、个人优秀品质、产生原因和爱情观。
11个节点的子节点描述如图1所示(数字表示节点个数,即持该态度的人数)。由图1可以看出,120份作文析出的学生价值观节点数较为丰富,涵盖面也比较广,基本上代表了学生目前所持有的价值观现状。因此,通过对学生写作中原始观点的一级编码子节点进行分析,可以抽取出丰富的价值取向,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关键词云图分析。将文字材料用分词器分割成单独的词,依据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形成频率越高字号越大的云图,可以很直观、便捷地看出写作者的侧重点。关键词云图本身不能得出写作者的价值取向,但结合前面的质性研究,可以作为很好的辅助工具。
通过关键字云图的统计分析看到一班频率最高的名词为父母、社会、鄙视、金钱,其次为法律、孩子、权利、帮助、生活、羡慕、权利等。表明大部分同学鄙视"富二代"挥霍的行径,父母和社会与其联系度最高。法律意识、公民权利、社会公益、羡慕"富二代"富足自由的生活能在二级频率中表现出来。
而二班频率最高的是社会、孩子、生活、父母、家里,其次为鄙视、炫耀、国家、家庭等。在情感态度上,二班比一班要谦和,社会仍是提及最高的,在初中生当中,社会参与和责任感已表现得非常突出。
2.初中生应有价值取向分析
价值取向作为情意上的目标是对人类价值观和语文学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规定部分的综合提炼。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价值取向系统是心理学家Rokeach的分类。[6]他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心理学家Allport提出六类式分析:理论取向、社会取向、经济取向、政治取向、审美取向和宗教取向。
国外的S·拉塞克G·维迪努将价值观体系共划分为三类:价值标准、个人价值标准和国家世界的标准。其中公民精神、负责任、合作、正直、社会公义、尊重他人、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属于价值标准;襟怀坦荡、宽容、上进心强、有条理、忠厚诚实守纪律等属于个人价值标准;而爱国主义、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和平的公民精神、民族意识、国际理解、人类友爱等属于国家世界标准。[7]
初中生应有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8]:一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上进心强、勇于承担、自我约束,尊重并理解他人、孝敬长辈、交流合作,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勤俭节约、珍惜劳动等。二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公德、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和谐;关心集体、保护环境、民族意识、公民精神、国际理解等。三是认知过程价值标准。主要包括有学习愿望、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分析和解析问题、探究与创新精神,辩证认知、客观对待、实事求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
3.现有与应有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是根据数据材料中提取的价值点与相关理论分析获得结论。借助Nvivo从学生作文中提取的11个树节点,学生现有价值取向的三个主体如下。
一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人生观、金钱观、爱情观、个人品质、人际交流;二是以社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民主法治;三是认知过程的价值标准:基本认识、情感态度、产生原因、影响评判的因素、学习态度。
个人价值取向应是端正的积极的,人生追求多样且充满希望,金钱不是成功的标准和人生的最终、唯一追求,要利用钱财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每个人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要将外在发展和内心素养作为追求方向。图1节点反映的个人价值取向分别为人生观(13)、金钱观(45)、爱情观(1)、个人品质(43)、人际交流(5)(括号内数字代表节点数),却更倾向于功利性的追求,12人表示羡慕"富二代"们的富足生活,13人想要努力奋斗让孩子成为"富二代",并有28人认为有资本的炫耀并不是错误。在精神追求上也有缺失,把学习作为人生转变的工具,端正的价值观等未被提及。
社会价值取向的8个子节点里,大都表现的宽松广泛,宣扬社会重视(71),没有行动力,认知和行动出现分歧。虽然有很多人提到法律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但也有16名同学认为行贿可以减免罪责。这种对社会的不信任和法律的轻视,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表现。
认知上要求学生客观、辩证、谨慎对待,能够由表及里认清事实。然而通过分析节点,发现作文中表现出肤浅的认识水平。大部分能认识到问题的两面性,但内在的原因、举措涉及较少(仅有26个节点)。涉及的也以单方面为主,综合分析能力较弱。此外,分析问题的情绪化明显,情感态度共有165个节点,是分析中比例最高的节点数,表示每个同学都表达了不止一次态度。这种认知的偏情绪化对学生以后价值观的塑造不利。
四、初中生价值取向的特点
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在认清初中生价值取向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
论文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中学生命题作文覆盖节点的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价值观取向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因素。分析这些不合理因素对加强当代初中生价值观教育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可以使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通过前文分析,当前初中生价值观取向表现出如下特点。
1.人生追求功利性
当下,中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相较与传统生活环境,他们接触的信息量更大,获取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更多。面对外部世界的丰富信息和资源,诱惑也是必然存在的。通过以"富二代"为主题的作文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坦言羡慕"富二代"们从父辈手中可以轻松获得巨额财富肆意挥霍,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富二代".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除了拥有巨额钱财外,人还有很多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东西。功利化倾向提醒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价值观取向。
帮助学生尽早理解个人价值实现的多元取向。
2.认知偏情绪化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和过激的认知。研究中发现,部分同学的作文里 "鄙视"、"从心眼里看不起"、"你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之类的言语比比皆是,能够真正客观全面地看待,并以包容之心对待的,少之又少。这反映出中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还有较为浓厚的情绪化色彩。然而,科学的认知应该是:辩证看待、客观对待、实事求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当然,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形成全面、科学的辩证思维也不太可能;但是,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辩证思维方式。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较大帮助的。
3.重文化轻道德
目前,尽管学术研究领域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寄予厚望。但是,必须承认现实中很多中小学实际情况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还相差甚远。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核心评价标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学生在这一氛围的潜移默化下,就逐渐将文化学习作为学校学习生活的主旋律,而轻视或无视道德水平的提升。如在前文研究中析出的11个节点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能考虑到社会多方面因素对"富二代"现象形成的影响,但唯独有关道德层面的思考很少。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道德在整个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一些作文表现出的学习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懂得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能力是改变世界的钥匙;然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作文中将知识囿于文化知识的范畴。强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关注学习成绩,几乎无人提及道德品质的提高、品德培养和心理健康。
4.易于塑造
中学生处于认知水平的发育期,尽管上述研究发现当下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但是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中学生在人生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经历,经过合理引导,价值观中的不合理因素是可以被逐渐转化的。
在后续研究中,为了验证教师合理引导和有目的培养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笔者在另一所初中(三中)以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同样主题写作文;同时,有意识地让教师有关"富二代"话题进行引导,并允许学生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加以分析。家庭作业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网络上搜集更加丰富的资料来辅助认知;此外,教师的引导又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方向。研究发现,在教师指导和网络信息的干预下,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明显变化,表1统计了两所学校在部分节点覆盖情况的对比情况。
在一级编码的节点分析中可以看出,后者(有教师引导和网络信息搜集)无论从单个节点的覆盖数还是总体节点个数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和丰富了,在道德层面上思考问题的节点也有了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说明经过合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整体思路从认识"是什么"转向解决"怎么做".创新的观点覆盖更多,表示他们更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宽容"、"知错能改"等新节点被提出,说明经过合理引导后的学生更能包容他人的过错,价值观表现得更加合理。
五、塑造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三点思考
1.提升学习成绩与培养思想道德不可偏废在材料收集中,不少教师谈及,虽说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不少学校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抓成绩轻思想问题比较严重。初中生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不可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生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做事。
2.价值观塑造与引导要注意因人而异价值观的形成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个体受教育情况及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前述研究资料中不难发现,针对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价值观维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中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变化阶段,可塑性极强,易受外界影响。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观察、了解个体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塑造。
3.要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孩子不成器与家庭、父母教育有关",家长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通过交往和交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形成正确价值观,锻炼孩子勇敢自强、积极向上、勇于承担的人生态度。
六、结语
利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和中文关键字云图对中学生作文进行了质性分析,并依据作文中析出的节点,分析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分析发现目前中学生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情绪化和易于塑造等特点。价值观的形成因素和表现形式均呈现多样化的特性。仅从中学生命题作文入手,通过分析作文的观点来归纳其价值观特性虽然是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但也不能排除其有失片面的可能。因此,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进行多种策略的价值观评价,以实现研究方法的相互印证和比较。
参考文献:
[1]毛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实施价值观教育现状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4-6.
[2]吴长青.作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J].教研天地,2005(6):36-37.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5-40.
[4]罗红卫,丁武等.开放英语教育零辍学现象之情感因素研究---一项基于NVivo的质性研究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6):98-99.
[5]何恩贵,杜丙新.中文文字云图生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16-120.
[6]王晓宇.初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研究评价[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17-50.
[7]周徐兵.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4:6-18.
[8]李娜.7~9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