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逐渐发生了变化, 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共性问题,本文以 12 位教师的 12 节课为例,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分析问题、诊断原因,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
一、案例的基本信息
12 个课堂教学案例, 分别来自办学条件较好、中等和一般三类学校,每类学校的案例课各 4 节,具体见表 1.
二、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多而乱,逻辑关系不清晰例如《 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把握香菱和黛玉在文中的性格特点;结合香菱的身世经历,体会作者对这一人物寄予的情感,了解《 红楼梦》 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把握香菱和黛玉在文中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结合香菱身世经历,体会作者对其寄予的情感,了解《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1】
该课教学目标中教学重点 2 个,教学难点 3 个,教学重难点分散;目标 5 个---“ 分析香菱学诗的原因,把握香菱的性格特点,黛玉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情感,主题思想”. 由于教师没有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导致课堂教学中重点不突出, 教学环节拖沓,教学时间紧张。
2.将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教学过程混为一谈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的变化, 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但不少语文课却将教学过程混淆为教学目标,这使教学过程成为脱轨的列车,没有明确的终点。
仍以《 香菱学诗》的教学目标为例,“ 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一个教学过程,而学习结果则是“ 通过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来理解香菱学诗为什么成功,或者掌握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想清楚, 到底在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后,学生应该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生的认知或能力应有哪些变化,而仅仅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 二) 提问琐碎,不能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常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 杨修之死》一课“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如下表格,让学生阅读并填写。这个表格设计得非常好,如果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表格,有利于学生理清典型事件、曹操的反应、曹操的性格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掌握作者如何通过事件中人物的行为来刻画人物性格这一方法。但教学过程中,教师连续提了十几个问题:
曹操有何反应?为什么曹操对杨修有忌心?这个忌是什么意思? 曹操先干了什么? 他写了字之后呢?
曹操这样做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其他人是怎么表现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想达到一个什么效果?
这个心思被谁给猜中了?这体现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他为什么忌妒杨修?
这些问题割裂了典型事件-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这一逻辑关系, 学生看不到每一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三) 教师把注意力放在阅读问题的答案上,不能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启发引导教师执教《 安塞腰鼓》 时,设计了一个填空题:“ 细读课文,思考完成: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目的是在阅读文本后让学生概括安塞腰鼓不同方面的美。这是一个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让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概括,完成填空。 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
师:这个部分写了安塞腰鼓哪些方面的美?
生:我觉得是非常自由、非常豪放。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
生: 我觉得安塞腰鼓有舞蹈的美……有一些排比句,写的是他们的舞姿。
师:写到了脚步,还写到了什么?
生:还写到了古典、风姿。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写安塞腰鼓的?
生:侧面描写。
师:这是特写还是全景?
生:是一个全景。
师:看第七段最后一句话,……这一部分是在整体描绘安塞腰鼓,写一种场面的美。
这一片段, 目的是让学生概括安塞腰鼓某一方面的美。 从实录看,有的学生回答了“ 自由豪放的美”,有的学生回答了“ 舞姿的美”,有的学生回答了“ 从侧面描写的美”,这些都不是理想答案。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最后不难概括这几段描述的内容。但是教师比较着急,最后以照相的全景和特写为例子,让学生理解作者描写的是“ 场面美”. 可以看出,这个答案实际上是教师给出的,并不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
( 四) 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蓝图,教学要依据设计,但又不能拘泥于设计。但是课堂观察发现,部分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以《 心声》一课为例:
10:34 教师给出语言表述格式:“ 这一段写了,表达了 . ”
10:37 学生没有读完,教师开始着急,提醒学生做标记。
10:39 多数学生还没有深入了解文本,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至少说两种方法。
10:43 学生讨论时产生争议,教师再次催促学生,要求把好的结论记录下来。
10:45 讨论结束。
教师给学生一个语言表述的格式, 这是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观点的一个台阶或方法。 但在学生阅读分析的过程中, 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而是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催促学生:当学生还没有完成个体的阅读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学生集体得出的答案替代学生的个体思考; 当学生还在争议时,教师打断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记录讨论的结果。 教师表现出的一系列迫不及待的行为,影响了学生赏析的效果。
( 五) 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与教学目标脱节以另一节《 安塞腰鼓》的教学课为例。 教师在导入环节播放“ 安塞腰鼓”的视频,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在让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再次让学生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短短的 40 分钟,教师播放视频占用了 7、8 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
依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使学生理解文字的音形义,理解句子的结构及特点, 进而理解文字和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体验语言文字的优美。而视频或者照片过于直观,在导入环节出现一次,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如果在阅读文本之前再次欣赏视频,就压缩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 六) 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缺乏足够的教学时间课堂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给重点、难点安排的时间极短, 体现不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有的地位。例如《 让真情在笔端流淌》一课,第一环节让学生阅读不同的例文, 归纳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标准;第二环节,教师给出“ 下水文”,让学生运用这一标准给其打分,再次体会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特点。
可惜,这一环节只用了 4 分钟,学生并没有形成准确的认知。 因此,到第三环节“ 写 150 字的令我难忘的生活细节”时,效果不够理想。
三、改进教学的策略
(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变化为核心,不能将过程理解为结果一节课结束了,学生要有收获,如果学生上课与不上课是一样的,那就是无效的教学。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仔细考虑,这一节课,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掌握什么、体验什么,而不能让学生白上一节课,却什么也没学到。
( 二) 要关注学生思考的状态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知识技能的培养, 有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但是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不清晰,学生就不能在阅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要避免将学生陷入琐碎的具体问题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教师的主观输入。
( 三) 在时间安排上,要给重难点足够的时间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学任务中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琢磨、体悟,期间教师应花时间给学生铺设台阶,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
( 四)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学科特点,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讲授、自主阅读、观看视频、讨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还要考虑本学科的学习目标, 否则只会表面热闹,实际上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