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主要是减掉学生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不是减掉学生所有的学习负担.减负是要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在更小的压力下,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知识结构更为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要更为合理,而决非是肤浅地理解为只是为学生松绑,让学生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笔者最近上网查询"课业负担"、"减轻课业负担"、"课业负担研究"相关信息均达十几万条,"课业负担"作为一种正常的教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面对来至各方的"减负"压力,不得不深思.从新课程理念来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果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那么,我们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减负".为此,重庆市"新课改后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调查"课题组对10所农村初中学校的1210名家长、近100名教师、177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7.9%的家长认为孩子课业负担偏重,4.2%的家长认为孩子课业负担过重;15.2%的学生说不重或不表态,其余的均说重;被调查教师有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也有认为不重的.笔者认为,不管家长、学生和教师从哪个角度说课业负担重,也不管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关键在教师要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承担应该承担的课业负担,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改革放任自流的"放羊课"、"唯师"独尊的"训斥课",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以下几个观念.
(一)由学生被动接受向学生主动发展转变.传统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居高临下,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容器".这种模式否认了差异,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切实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二)由"教书匠"机械传授向掌握教学系列自觉进行教改转变.要减负,必须增效;而要增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研究并抓住知识中的各种内在联系,创造条件,把这些联系方面的教学搞好.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知道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章节或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概括,指导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规律,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让死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的体系,引导学生从体系的高度上掌握知识.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从知识体系的高度上掌握知识,才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才能既学得活又掌握得牢.
(三)由向机械学习时间挤时间到向可变时间转变.学生的机械学习时间(即一天24小时)是有限的,教师用延长学生机械学习时间的办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局限性是很大的,势必增加学生负担.反之,教师创造条件,加强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当好导演,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学、自己练,加快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实际等于相对增长了学习时间.相对增长的学习时间为可变时间,其潜力是很大的.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了高效要求,学生才能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减负才有实际意义.
(四)由单一教学手段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转变.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学手段多样化,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专家指出:学生光听能记住的东西只占15%,多种感官并用能记住的占65%.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则能集声、像、文于一体,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加大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减负的根本是改变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愉悦的感觉.陈旧的教学法,往往让课堂教学也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很成人化,更没有给学生生命展示的机会.作为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创新.为此,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一是改革旧的教学观念;二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教学观的更新:
1、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从教学角度来看,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新的教学观要求不仅要重结论,而更要重过程,要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不仅要关注课程,更要关注人.关注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是:一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五个优化: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教师队伍.
(二)学生观的更新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要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三)师生观的更新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为此,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个人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四)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才能带来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求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五)、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着特征,要改革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减轻学生作业量
减轻学生作业量是"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多数人认为减轻学生作业量就是少留作业,这样理解就有点以偏概全了.实际上,作业既是"减负"的一个方面,又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留作业不能简单化,要根据训练重点精选练习题或科学设计练习题,坚决不留那些机械、重复、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或超纲超本的作业.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复习、理解、消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技能的活动.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布置与批改作业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呢?概括地说:就是要做到科学地设计作业,恰当地布置作业,认真地批改作业.
(一)科学地设计作业
作业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提高作业的效率,就必须精心设计练习,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1、作业设计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原则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作业时,只有灵活地贯彻执行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练习题.具体说来,应有以下原则: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与社会生活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作业设计的类型
从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来设计有:课前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包括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这类作业要严格控制,否则会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从作业的形式来设计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从完成作业的学生范围来设计有:要求全班学生都完成的作业;只要求个别学生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作业.在教学实际中,无论设计何种作业,其表达的方式都是灵活多样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灵活多样性,设计出学生喜爱的能拓展思维,激发兴趣的作业,这样对我们的教学才有帮助.
(二)适度地布置作业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会设计作业,还应会给学生合理地布置作业,以使学生既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又感到压力不大.如何向学生布置作业呢?
1、要有明确和正确的目的
所谓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说不能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决定.可以针对教科书上的有所增减,也可以调整顺序.如果要增加一些练习,也应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不能让学生一股脑地把所有辅助材料从头到尾做一遍,这样做势必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消化不良.所谓要有正确的目的,就是说完成作业的目的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相应的技能技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才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品德.类似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一个字要重抄五十、一百遍的做法虽然目的很明确,但做法不好,不仅不能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反而促使学生厌学,把完成作业当成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使.
2、讲清具体要求,给予方法指导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与教师布置作业时交代的是否清楚有很大的关系.题目抄在哪儿,空行不,什么时间交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还要指出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恰当的启发、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作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方法.
3、作业难易要适度,既要照顾一般又能兼顾个别布置作业难易适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的难度应达到什么标准呢?一般来说,以全班大多数学生能通过积极思考克服一定困难独立完成为准,也就是"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同时也应该注意班里的学困生,在布置作业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4、作业分量要适当,有典型性、代表性
所谓分量适当,就是指作业既不要过多,搞题海战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不要太少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凡是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决不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可以说作业的作用能否达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作业太多反而会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和本班各位科任教师合理地调节所指定的作业,使学生不至于负担过重.实践说明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教材、学生实际,布置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及时恰当地批改作业与讲评作业
我认为教师及时恰当地批改和讲评作业,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待作业的态度会有飞跃性地转变,还可以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1、作业批改的方式
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无论是教师当堂批改、课后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我批改、学生互相批改、师生共同批改,它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应依据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提高作业质量.如: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讲评做好准备,可以自己批改;为了提高学生自我批改能力,可以学生自批;为了引起某些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作业太糟糕,批改太难,从而端正其写作业的态度,可以学生互相批改或抽学生改等等.无论是那种形式,关键都应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的质量而设定.
2、批改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按时收、及时批、尽快发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及时发还作业,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学生做完作业,十分注重自己的作业结果,如果发还过晚学生对作业的关注积极性下降,收效就较差,也不利于学习新知识,应在学习新课之前把错误消除;第三、这样做,也为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树立了榜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良好学习习惯.
②批改作业应认真负责
要求学生完成作业要细心认真,教师本人批改更应该细心认真,决不能放过一个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由于教师的粗心,没有发现指出,学生以为是对的,在以后的作业中又重复以往的错误,这是不应该的.相反,我们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了,把典型错误记载下来分类排队从而找出了发生错误的规律,这是今后教学的极好材料,不仅是对教学的及时反馈,也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③做好定期的作业讲评
学生每次做作业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对自己的努力教师能给予多少肯定,这是每个学生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关键问题.做好作业的讲评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搞好讲评.教师在批改中已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作业中的错误统计数字和典型事例,到一定阶段要在班上进行讲评,总结一个阶段的作业情况,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表扬作业优秀的典范和进步显着的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业讲评的时间可长可短.总之,要在班上造成认真做作业的风气,使学生产生期待作业受表扬的心理,保持认真做作业的浓厚兴趣,提高作业质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就能坦然面对"减负"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