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社会更加的稳定、和谐. 但是,文化的传承不能离开教育.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 它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能.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融汇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文化精华,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最好载体.
1 文化衣钵的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语文学科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十分重要,而且文化需要不断地更换血液,而不是一成不变地被继承, 而是需要不断地结合现实社会进行更新. 这样, 我们的民族才会立于文化之域不败之地. 我们民族发展了五千多年,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还是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例如: 在教学初中语文中选自《论语》中课文时,并不是简单地针对一篇文章而言.
同时,也不能仅仅把孔子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告诉学生就可以的,而是要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些扩展, 让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一个简单最初的认识,我们要介绍孔子为什么堪称为伟大的教育家,结合当时春秋时期的社会大的背景, 让同学们知道私学的重要性,以及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以及孔子为了宣传仁的思想所做的努力, 这些可以让学生知道有些思想早在我们的老祖宗时期就有了. 所以,语文教学应给学生灌输一些文化思维,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客观的知识.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对我们的文化遗存有一个客观的审视,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2 客观地认识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社会是一个大的课堂,有很多现象是我们不能解释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从客观地角度去认识它,让学生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 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愚昧地教育. 如果一味地进行正面教育,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他们会形成一种偏激固执的思维模式.一味否定或者一味的肯定,都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更不利于我们社会的未来发展. 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很多,传统的教育总是赞扬鲁迅为民族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肯定他的爱国之情,一味地赞扬他为新文化运动所做的贡献, 而忽略了鲁迅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 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地方. 学生了解鲁迅主要还是通过语文的学习,有很多信息他们都无法了解,我们要让把鲁迅具有人性的一面讲解给他们. 这样, 学生就会对于鲁迅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鲁迅最初并不是十分的支持新文化运动的, 那么他怎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干将的呢? 这是因为许广平走进了鲁迅的生活. 鲁迅也是一个封建婚姻的受害者,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对鲁迅的抉择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3 讲述文化物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有着太多不为我们知道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课本以外,还要不断地把一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讲给同学们,这些文化遗产除了口头的,还有一些具体的物质形式. 例如:在教学《社戏》一文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关于"社稷"的这个词文化知识. 原来社是古代的土地神,而稷是谷神,因为两者对于我们这个农业社会的国家是起着基本作用的事物, 我们无法离开它们的存在.之所以古人会祭祀这些神,是因为先人有一种敬畏之情,他们对于大自然有着敬畏之情,他们就不会肆意地挥霍自然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而我们现代人往往没有这种敬畏之情. 因此,我们现实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讲解这些文化现象的时候,对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引导,引导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们会思考现实社会对自然的攫取,他们会更加关注生活,而生活是学习的重要源泉,我们的教育环境往往过分单调,只有让学生把视野扩展的更远,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有了很强的探究意识,他们自然会对我们语文中的一些文化现象产生思考.
4 审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文化不仅对人的思维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能让人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 我们可以给学生适当的讲一些课外的文化哲学,把它成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例如:我们在课外拓展阅读《雷雨》时,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多地从封建社会的礼教出发,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而形成一个思维套路,他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封建社会, 而他们却没有几个人对封建社会有真正的认识, 他们无法理解封建社会中的人物就要像周朴园那样吗,就要像繁漪那样吗. 其实我们可以从人的本真出发,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出发,人性才是这个故事的本质.一个人在社会的生存中有时是无法自我抉择自己的生活的, 但是可以选择适当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而这些人物都是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适应着,如周朴园保留了鲁侍萍年轻时的卧室的布局,以及生孩子关窗子的习惯,但是一旦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身边的时候,情形就发生了改变, 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与自己真实处境发生了冲突,人的那种社会属性就开始上扬了,他的原始本性则隐藏了起来.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文化这个核心,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对他们形成独立人格方面有帮助的, 结合语文教育环境就一定会取得实效.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文化熏陶的教学理念,那么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更好的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天平.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 课 程 实 施[J].天 津 市 教科 院 学报 ,2011(2).
[2]杜亚丽 .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 [J]. 现代教育科学 ,2012(1).
[3]罗定志.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 语文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