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引导初中学生在语文朗读中理解体会文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4-22 共2281字
论文摘要

  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里,把“朗读”置于“默读”之前,可见“朗读”环节的地位之重要。回归到语文教材中,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为例,全书共六个单元总计30篇课文,其中有超过半数共计16篇课文,在文后的“研讨与练习”环节之第一点明确提出朗读要求,或是“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或是“反复朗读课文,想一想……”,并在其后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或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诵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或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中注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多的朗读数量、朗读要求与朗读目的,无一不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
  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朗读环节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当然有学生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引导不佳、鼓励不足等造成的。毕竟,教师才是课堂朗读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只是朗读的主体而已。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阅读文本感知肤浅,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与体会文字及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难以在朗读中受到文本所蕴含情感的良好熏陶。
  事实上,是朗读的特点决定了朗读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朗读以有声的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将无声的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过程中,会有效建立起视觉、听觉及大脑皮层语言运动中枢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朗读训练中所产生的一些积极效果,诸如强化理解、巩固记忆、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语感等,是有其科学依据并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这种规律性,主要通过以下两个过程表现出来。

  一、读懂并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谈到自己的读书体验时,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则说“:应当衷心地去体会诗人的崇高感受;应当全神贯注地去感受诗人的每一个字———只有这时才能公开朗读他的作品。”这均在说明,读书贵在对所阅读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同样,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课文中每一段文字的含义,对课文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彼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情感状态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之后,才有可能会做到如课标所要求的“有感情地朗读”和流利地朗读。进而,又以朗读并在这一过程中去促进、反复体味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文字的运用技巧与排布的优美等。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对具体某篇文本文字朗读时所需要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以及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朗读节奏的把握能力,也才会有大的提高。以《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一课后“研讨与练习”环节之第一点要求(七年级上册教材,第8课,第37页)为例,“‘反复’朗读课文”的要求,即是为学生回答后面“想一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第二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来服务的。如果学生不能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并运用自己的思考有所感悟的话,是没有办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倘若教师直接告之以所谓答案,则剥夺了学生的思考和成长过程,也起不到应有的思维锻炼与生命感悟的作用。

  二、诱发、促进朗读者的想象能力成长,并促进与课文作者的融合

  学生的朗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述”,它还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活动。这主要体现在,朗读者在熟练地并有所感悟地朗读课文时,其头脑中往往会出现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某种形象或者会联想到以往的或相关的其他事情,并灵感突现,根据自身对课文内容、形象、思想、情感等的理解与感悟,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事物形象。也就是说,学生朗读的价值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其想象力的成长与重新建构;恰如牛顿所言,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才会“看很远”,朗读使我们的学生借鉴别人的文章为基础,做了一件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想象力的绝好“文章”。
  这个过程中,作为朗读者,学生还可以在边读边想以自身能力营造的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特定虚拟情境中,轻松进入课文设定的意境,与文章作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或者把自己作为文章作者,与原作者“融合”,完全以“忘我”的境界达到换位思考的效果,感受彼时彼地原作者的处境、感受、思想等。达到这样一种“忘我”的朗读境界,需要来自教师的指导、示范,更需要学生学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此时的学生,会出现如陶渊明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状态,如神情激动、手舞足蹈等。这并不是课标所说的“矫情做作”,相反,这是一种阅读到深处的“自然”,也是朗读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
  容易诱发学生想象并促进其想象力成长的文章,多以形象性的描述者为胜。如《童趣》一文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七年级教材上册,第5课,第20页),又如《春》一文在课后同样环节提出的要求“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七年级教材上册,第11课,第53页)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以想象达成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当然,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及其形成的指导,并不仅限于此。在课标的指导下,优化朗读教学,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读自悟。所谓“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孟子语)即是;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开放式阅读、多元化解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等。
  总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好的朗读才可以帮助朗读者去理解文章的深意妙理、体会作者的奇思匠心、品味作品的无限意境、感受作者的深沉情怀;同样,也只有好的朗读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能力、强化语文的素养。所以,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建设的努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