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如何有效开展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科学咨询 作者:吴福德
发布于:2018-09-04 共2710字
  摘 要: 作为语文科目承前启后的中学语文教学, 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规划。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这么说, 在所有的语文课程学习中, 阅读的影子无处不在, 所以, 学习好阅读理解, 就为学好语文这门课程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创新, 才能够使学生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本文以教学研究为目的, 对如何提高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一些研究探讨。
  
  关键词: 八年级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基础, 学好阅读课程才能学好语文课程。八年级作为中考学子的预备队, 在这时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关键。提高阅读的效率, 训练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课程
  
  一、设立情景,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文本身知识与情感的讲解, 而是要通过文章本身, 进行课外的延伸, 设立情景, 将课堂上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演义, 在演义的过程中,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的感情, 同时锻炼了学生本身的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 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激发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学习兴趣, 体会到语文本身是为了交流和表达而设立的一门学科, 使学生正视语文学习的目的, 消除学生对语文理科化的偏见, 将语文学习的重心转移到正轨上来。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 可以在文章讲评完毕后, 留给学生一个课外作业, 让学生分组将朱自清与父亲分别时的对话和心理变化通过自己的理解写一个情景短片, 然后在第二次上课时随机抽取两到三组, 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 其他组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判, 指出几组表演的特点和不足, 评选出表演最贴近文中主人公的一组, 给予奖励。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要写情景短片, 就必须对课文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就使得学生主动去阅读文章, 思考文章中的内涵和情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向其他阅读父章延伸,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成绩。
  
  二、课堂引导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往往遵照课文本身来进行讲说、提问, 目的总是局限于让学生理解课文本身这一狭小的领域, 与生活的联系不大, 学生对课文内容往往不能感同身受, 是为了学而学, 往往不能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所以, 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 在对课文讲说的同时应当注重对教学重点的把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 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理顺教学理念, 巧妙地应对资源的生成, 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的范围, 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把控力和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力。
  
  比如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 我们应该对迅哥儿对家中的长工阿长的前后心态感情的变化进行重点解读, 理解迅哥儿从原来的厌恶, 到后来的喜爱, 再到后来的怀念, 这几种心态都是在经过什么事情后改变的。在掌握了课文重点后, 要引导学生自行思考, 让学生自行对文章中的情感转换进行摸索, 自主探究文章中主人公的心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从而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堂解析循序渐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粗读文章、细读文章、品读文章这三个阶段来进行课堂阅读教学。
  
  (一) 首先粗读文章, 学习如何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 准确、自然、流畅、停顿, 适当朗读。在此基础上, 对结构进行划分, 找出了本文中的关键句子, 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阐述了作者应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仔细阅读文章, 探究课文中所包含的知识。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主要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思考, 并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在此期间, 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让学生有个人的观点。从长远来看, 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三) 文章阅读, 诙谐的话语。仔细阅读文章, 摘录文章中的诙谐语句, 多角度品味作者的情感意图, 并且要从语言的美、语言的意义、文章的意境等方向积累优美的句子并且背诵。例如, 在八年级的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 “立春过后, 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 燕子翩然归来。”从修辞手法上, 学生们可以分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唤起想象。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春天意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理解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积极阅读课外书籍, 拓展知识面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 对课外阅读方面的重视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量或者阅读量单一, 阅读兴趣不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于初中生来说, 这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拓宽阅读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阅读和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 该如何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呢?
  
  (一) 推荐图书。只有阅读好书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教师应根据课业条件和国家规定推荐课外图书。通过读好书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高修养、拓展知识、
  (二) 指导学生写出情感。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必须注意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文章写作时,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侧重写自己的思想或评价某人某事, 或写出阅读后的体会。通过长期的培养下,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三)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学生应注意提取书中精彩的单词和好句子, 并养成阅读笔记的好习惯。
  (四) 教师与家长配合, 联合打造课外阅读标准。在现阶段, 教师可以联合家长,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些针对性教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比如教师将课外阅读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些引导, 初中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当故事讲到一半时, 就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而家长要配合教师工作,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对学生进行监督和修正。通过这种方法, 让学生自主阅读,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阔学生的眼界, 增长学生的见识。
  
  综上所述,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不仅需要课堂上的教学, 还需要自己在课外的积累和拓展, 只有这样,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使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当今的教学大环境下,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培养, 才能更好地成为每一位学子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6.
  [2]吴格明。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原文出处:[1]吴福德。试论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18-11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