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是指森林蔬菜或山林蔬菜,包括某些森林植物的叶、根、茎、果、花和菌类[1].茫荡山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85科713属1575种(含种以下等级),大型真菌42科89属159种[2],可作为野菜共计有74科、155属、247种(含种以下等级).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茫荡山野菜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茫荡山的野菜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南平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11km,位于东经118°02′30″~118°13′30″,北纬26°36′12″~26°47′51″,由茫荡山、龙盘下两个核心部分组成.保护区面积9 442.3h㎡[3] .主要地貌为低山,土壤为红壤.年平均气温19.5℃,变化范围20.8~18.7℃.年平均降雨量为1 652.6mm,≥0℃年积温7 165.3℃,≥10℃年积温3 643.9℃,年蒸发量905.7mm.茫荡山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蕴藏了丰富的野菜资源.
1.2 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参考《福建植物志》[4]、《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中国野菜图鉴》[5]、《中国大型真菌》,总结茫荡山野菜的种数、分布,并对野菜资源开发价值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茫荡山野菜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2 茫荡山野菜资源.
2.1 茫荡山野菜的分类 按照生物分类(表1)茫荡山野菜可分为蕨类、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真菌类.蕨类有4科4属4种如紫萁、蕨,被子植物有48科119属196种如野艾蒿、败酱、楤木等,大型真菌类有22科32属47种如毛木耳、鸡油菌、高山地花等.
按食用部位,野菜可分为:(1)全株类:可作蔬菜的部位是整个个体.有15科50属77种,如马齿苋科的马齿苋;菊科的野茼蒿、东风菜;伞形科的鸭儿芹;十字花科的碎米荠等.(2)叶菜类:可作蔬菜的器官是嫩叶.有16科30属39种,如败酱科的败酱、白花败酱;葡萄科的乌蔹莓;忍冬科的接骨草;楝科的香椿.(3)茎菜类:可作蔬菜的部位是幼茎、幼芽、地下块茎和嫩枝.有9科20属45种,如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笋;薯蓣科的薯蓣、日本薯蓣;五加科的楤木、长刺楤木;百合科的野百合、荞头等.(4)花菜类:可作蔬菜的器官是花、花蕾、花序、花苞.有5科12属15种,如锦葵科的黄蜀葵、木槿;百合科的萱草;豆科植物的花等.(5)果菜类:可作蔬菜的器官是果实,种子及幼嫩荚果.有5科6属16种,如壳斗科的锥栗、甜槠、板栗;梧桐科的梧桐等.(6)根菜类:可用部位为地下块根.有5科10属18种,如百合科的多花黄精;泽泻科的慈姑、野慈姑;豆科的胡枝子、野葛、紫藤等.(7)菌菜类:食用部位为菌类的子实体.有22科32属47种如草菇、银耳、牛肝菌等.
2.2 茫荡山野菜的分布 茫荡山野生蔬菜种类较多,因各种类野菜的生态习性不同在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也有很大差别(表2).在茫荡山内分布最广、群众作为野生蔬菜利用最多的有毛竹、福建酸竹、苦竹、野艾蒿、蕨、败酱、正红菇、仙草、鼠曲草等.
2.3 野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疗作用 野菜生长在相对原生的生态环境中,受工农业污染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作为绿色食品也逐渐受到人民的青睐.野生蔬菜除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之外,大部分野生蔬菜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是人们进行食疗的理想食物.如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蕨菜据《本草纲目》记载“:甘清无毒,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
竹笋可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败酱草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
3 茫荡山野菜利用现状
3.1 茫荡山野菜资源利用情况 保护区居民长期以来都有利用野菜的传统.野菜是茫荡山社区居民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居民副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有些野菜是当地居民的家常菜,如毛竹笋、苦竹笋、其他竹类笋、蕨菜、败酱、荠菜等.有些野菜是当地特产如福建酸竹的笋(当地称“节笋”)、白笋干(毛竹笋的制品).部分野菜还是当地的主要农副产品,如竹笋、节笋、蕨菜、木槿花、败酱、荠菜、夏枯草、鱼腥草等.
3.2 当地野菜的主要食用方法 生吃(调食):例如马齿苋、落葵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即可加调味剂生吃;炒食:荠菜、野苋菜、扫帚菜等,将嫩茎、叶摘洗净、切碎后即可炒食做菜;煮浸:例如败酱、苦竹笋、水芹、堇菜等,采取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min,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不时换水,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的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超过24h.将浸后的野菜捞出后炒食;作汤:木槿花、豆类的花和米汤或鸡蛋作汤;配菜:野菜与其食品搭配.如蘑菇、败酱、板栗、竹笋等炖肉或炒肉类或熬粥或作馅.
3.3 当地野菜的加工 当地居民加工野菜的方式:腌制、干制、罐藏.腌制:主要用酒糟腌制,如蕨菜和竹类的笋干品主要为日晒和碳火烤干,日晒常见有竹笋、败酱、蕨菜、菌类,碳火烤干主要是毛竹笋.罐藏主要是把鲜品运往区外工厂作罐头(仅毛竹笋).
4 茫荡山野菜利用存在的问题
4.1 利用水平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茫荡山现已利用的野菜近50种,占保护区内野菜资源的20%,大多数野生资源未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利用的仅限于竹笋类、败酱、苋菜、荠菜、车前、蕨、板栗、部分菌类等常见品种,而对其它众多或具特殊价值的野生蔬菜的开发研究甚少,像楤木、东风菜、马齿苋等具食药兼用的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2 重视采集利用,忽视资源保护 由于部分野菜是社区的副业,市场对野菜的需求量大,长期以来居民只注重采集利用,导致许多野菜资源逐渐萎缩.有些野菜虽然得到培育(主要是毛竹),但由于采取纯林化和深翻施肥等过度经营措施,加重了其他野菜资源的萎缩.野菜资源虽属保护区管理,但由于保护网络尚未建成,保护区处于开放状态,无法有效监管.野菜资源大多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也很难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野菜资源利用规划没有开展,使许多珍稀野菜日渐枯竭.
4.3 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 目前,社区内的野菜加工产品仅有干菜和腌菜两种产品.没有或很少包装.更没有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档产品.野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得不到保证,包装档次低,难以适应开拓现代市场要求.
5 茫荡山野菜资源保护利用对策建议
5.1 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利用水平 开展保护区野菜资源家底调查,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共同进行保护区内野菜的种类、分布、生境、贮量、加工处理、食用价值、生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野菜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发挥资源潜能,增加品种,丰富饮食结构,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5.2 保护野菜种质资源,适度利用野菜资源 加强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区内野菜资源的利用规划.对现有经济价值高的野菜,投入资金积极扶持林农在实验区林下、荒地及周边地区引种种植.对分布在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野菜和珍稀濒危野菜种类严禁采集.在保护区的主要出入口尽快建立哨卡,对保护区内的野菜利用进行有效管理.鼓励科学的可持续经营模式,抑制毛竹纯林化.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规范保护区内野菜资源利用行为.
5.3 提高加工水平,开展综合开发 野菜鲜品通过深加工使野菜制品系列化、多样化.利用科技手段,完善加工工艺以满足市场要求.开展野菜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如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它有效成分提取及其利用等的研究.通过科学方法分析野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辟开发野菜资源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培洁,肖建中.中国野菜资源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林鹏.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M].福建林业调查规划院,2002.
[4]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1-6)[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明)朱(木肃)原著,周自恒.中国野菜图鉴[M].南海出版社,2008.
[6]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