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9 共3335字
标题

  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因素,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着作《黄帝内经》就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着有大量的养生学专着,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养生之道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和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活有规律,不吸烟、少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是“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时间长了,健康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二,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黄帝内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调神养生即调养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有养静藏神、动形怡神、移情易性等养神之法。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态。传统中医讲五志过度则会变为七情伤害五脏;喜乐过度则伤心;易怒火急则伤肝;多思多虑则伤脾;忧悲哀伤、多愁善感则伤肺;意外惊恐则伤肾。佛家参禅、瑜伽修炼等,属于“养神”的范畴。道家养生独具“形神兼养”的全面养生方法,既注重调身,达到精满、气足,同时也注重养神,调息、静坐,修炼追求得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最终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第三,提倡“形劳而不倦”的锻炼身体、养护身心的方式方法。形体的锻炼可使气血流畅、筋骨强壮、肌肉发达、脏腑功能健壮。以“动”及“静”,即通过形体锻炼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运动量要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超强度锻炼,老人的锻炼尤不宜过力。还要防止外邪侵害,所谓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其他外伤因素等。驱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养生的目的,也是养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四,饮食药物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和药膳保健等。中医认为肾中精气虚衰和脾胃之气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有诸多传统的益寿延年方药,如“八仙长寿丸”“首乌延寿丹”“延齿固本丹”“延年茯苓饮”等多有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传统养生文化倡导饮食有节、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古以来,我国传统饮食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人们盲目主观的饮食行为不符合强身健体的自然规律。当代流行的“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的养生观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应该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工作情况而决定饮食的次数和数量。传统养生文化提倡食医结合。中国传统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能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何新明论探讨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用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肌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要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

  中国传统文化的佛家、儒家对情志伤害五脏各有特别的提法。儒家将仁、义、礼、志、信五德与五行相配,以应五脏。木主仁属肝,火主礼属心,土主信属脾,金主义属肺,水主志属肾。这是人先天所具备的五常之德。然而由于后天环境的熏染、习气的牵引,以及物欲的蒙蔽,导致光明清澈的天性受到了污染,失去了本性,从而产生了“怒、恨、怨、恼、烦”五毒。五毒伤五脏,怒伤肝,肝伤则不仁,不仁则傲慢;恨伤心,伤心则无礼,无礼则争理;怨伤脾,脾伤则失信,失信则欺人;恼伤肺,肺伤则轻义,轻义则伤人;烦伤肾,肾伤则志短,志短则消极。佛家讲贪、嗔、痴、慢、疑对人体有重大伤害。疑伤脾,慢伤肝,痴伤肾,贪伤肺,嗔伤心。为此要明心见性,以戒、定、慧治贪、嗔、痴。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讲究“三分调七分养”.七分养,在于顺应天时;三分调,在于心态的调理,做到恬淡虚无、随遇而安。佛、道、儒三家都有调理的方法。三家各自有各自的修行方法,佛家修慈悲,道家修感应,儒家修忠恕。通过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各家理想境界。三家之间又存在着一个共性,就是三家修持都围绕着一个心性。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身养性,儒家讲尽心知性(存心守性)。《黄帝内经》将自然社会人体看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是传统哲学中所讲的天、地、人三才。老子讲:

  “人法地,地法天。”即是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要符合天地自然,这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许多学者把《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历作为人类符合自然规律从事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大法。《黄帝内经》提出养生三原则:第一,顺四时而适寒暑;第二,和喜怒而安居处;第三,节阴阳而调刚柔。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取法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是人和自然和谐的基础。

  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懂得养生之道。《黄帝内经》讲“: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地之间的万物以人为最贵,就是因为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从而运用自然规律。

  三、继承发展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养生文化是当代人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都懂得健康的重要。但对当代社会人群的有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真正的健康者只有5%,各种病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没有发病前的身体内已有许多隐患,这个时期需要采取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弓尔补营养的片面不足等养生措施而众多的人不明白养生文化,仍然过着暴珍天物而自残身体的生活方式成年人中各种与饮食、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人群日益增加,青少年的体质、身心健康都存在很多问题可见优秀的养生文化是何等重要传统养生文化告诉我们,养生的要义在于平衡,即身体的平衡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人生观,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和生命的价值,才能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保障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振兴发展当代养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在体检、诊断、医疗等方面,中医要与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开辟治疗各种现代病的新路有选择地吸收西医的理性诊疗科学、化学医药、医疗设备等,能使中医更加深化和规范,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随着国际社会人类所需求的生活食养、保健卫生、防病治病的扩大变化,一方面要把具有几千年丰富的传统医药医疗保健理论及经验发扬光大,一方面要在传统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药科学,总结新的临床经验研究新的医疗保健技术,把临床上中医的治病保健的优势和西医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制定新的临床医疗保健方案,使中西医相辅相成,在共同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才能使中华的医学和养生文化发扬光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