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养生论文

基于道家无为思想的《内经》情志养生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4 共3977字
论文摘要

  何谓养生?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就是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有利措施和方法,从而达到保养生命、预防疾病、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道家崇尚无为,重视养生保健,追求长生不死,在养生中遵循“无为”。而 《内经》 中大量的养生理论亦吸收了道家“无为”的思想,特别是在情志养生方面追求“无为”而治。

  《内经》 中养生可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层次,首重养神,养神是整个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养神即为情志养生。在《灵枢·九针十二原》 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特别强调了养神,即情志养生的重要性。养神重于守形,这是由于“神”在整个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人的各种活动都具有控制和支配作用。如何养神, 《内经》 则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恬淡虚无、顺物合道、节制情欲。

  1 《内经》 恬淡虚无与道家“无为”之“无欲无求”

  《内经》 在情志养生方面吸收了道家恬淡虚无的养生思想,指出精神内守是养生防病的内在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强调了情志养生,保持恬淡虚无的精神状态对于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张景岳在 《类经》 中解释道:“恬淡者,泊然不愿乎其外,虚无者,漠然无所动于中也。所以真气无不从,精神无不守,又何病之足虑哉,此治内之道也”。说明心神清静则不躁,神安则不乱,精神守于内,则邪气不能外侵,疾病就无从萌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对此阐释:“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指出圣人所为是“无为”之事,安于保持恬淡的精神状态,居于虚无快乐的境界,故而寿命无穷,可以尽享天年,这就是圣人养身的方法。正如 《庄子·天地》 所言“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又说“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倘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又言:“且举世而淮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刻意》 提出“恬淡寂漠,虚无无为”,又言“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不难看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这正是道家所推崇的“无为”境界。

  其次,在精神调摄方面, 《内经》 吸收了道家清心寡欲的养生思想。强调保持高尚的品德、无私无欲的思想境界对养生的重要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指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努力做到清心寡欲,不要过多追求物质享受,要以自己所享受的食物为美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服为舒适,保持精神朴素的状态。这恰恰与道家“无为”思想非常吻合,与 《道德经·第八十章》 所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出一辙。 《道德经·第十二章》 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数猎令人心发狂。”又言“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明确指出,减少过多的欲望,保持知足的心态,有利于保持情绪平稳,不受外界干扰。 《庄子·齐物论》 也指出“圣人不从事于务,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 《庄子·应帝王》 进一步阐释“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伤”。指出不要图谋名利,不要妄用智巧,不要承担过多事务,保持心静平和。可见,保养生命就是要精神内守,居于虚静无为的状态,这样才能不被世事所累,不为物欲所动。

  再次,在调养心神方面, 《内经》 吸收了道家平静超脱的养生思想,提倡保持内心平和、超脱自由的平静态。《素问·上古天真论》 言:“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指出圣人在处事时,没有嗔怨之心,保持心境平和,心情恬愉自得。正如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所提出的“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观点,只有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高境界。 《庄子·齐物论》 谓:“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飞振海而不能惊。若然着,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指出不论外界如何变幻,都要努力做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庄子·刻意》 中也有“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的论述,也强调了在世俗的生活中保持平静自然、淡而无为的状态,才是正确的养神之道。

  2 《内经》 顺物合道与道家“无为”之“顺应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 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意思是说人的生气与天相应,因此苍天之气清静,人的意志就平和。人如果顺应这个道理,就能使阳气固护,即使贼风虚邪侵袭,也不会造成伤害。故而圣人搏聚精神,运行阳气,而通晓阴阳变化。人如果违背这个道理,在内会九窍闭塞,在外会肌肉壅肿,阳气就会消散,这些都是自己招致的伤害,使生气受到削弱。说明人的精神意志要与自然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否则就会造成伤害,产生疾病。 《庄子·马蹄》 指出“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老子从自然界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无为”的哲学思想:“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强调万物有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外力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内在运行规律的,所以“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要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人的情志调养也如此,只有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3 《内经》 节制情欲与道家“无为”之“不妄为”

  一方面, 《内经》 吸收道家调畅情志的思想,强调勿使情欲过度。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人的各种不同情志活动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情志活动过度,则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养生中要特别注意调畅情志,节制情欲,勿使太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灵枢·口问》 也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疏五过论》 又谓:“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

  明确指出情志过极则会损伤精气,伤及五脏六腑,强调要保持心境平和、调畅情志,不要喜怒过极,妄耗心神。 《养生延命录》 则明确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错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为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

  说明了各种情志活动过度对身体造成的各种不同损害。因此,孙思邈在总结道家养生思想时说:“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皆损寿命,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提示人们养生要注意调和情志,不要恣意妄为。又进一步指出,善养生者应“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

  另一方面, 《内经》 也吸收了道家啬神的思想。 《素问·宝命全形论》 载:“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强调了调养精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 《素问·移精变气论》 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强调心神为一身之主宰,得神则生,失神则死,神伤则人为病态,神安则身体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 进一步指出养生就是要“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 《素问·刺法论》 言:“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人神不守,非达至真。”提示人们养生要爱惜精神,减少对神的消耗。否则会引起早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说明了引起衰老的关键原因是“不时御神”,不注意保养精神,为贪图一时快乐放纵自己。这与道家啬神的思想是极为一致的, 《道德经》 道:“治人事天,莫若啬”。明确指出了“啬”神的重要性。 《庄子·知北游》 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养生主》 又言:“纯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进一步阐释了啬神在养生中发挥的保养精气、调节心神的作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内经》 情志养生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吸收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在理论原则还是实践方法上均与道家养生学都非常一致,其中道家“无为”思想在《内经》 情志养生的理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提倡恬淡虚无,主张节制情欲,强调顺物合道,以保持冲和心态,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目的,以求健康长寿,尽其天年。

  [参考文献]
  
  [1] 杨玉辉﹒中华养生学[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1:255- 256.
  [2] 明·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
  [3] 二 十 二 子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986:40,42,35.
  [4] 李鹏,侯艳娇﹒道家思想与 《内经》 养生[J ].甘肃中医,2009,22(6):3- 4.
  [5]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5.
  [6] 钱超尘﹒养性延命录摄生消息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29- 30.
  [7]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834- 835.
  [8]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