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又称摄生,是通过食疗、药养、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以达到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目的的一种生命活动。其中,食疗与药养是人们易接受、易推广、易获益的常见方法,“五色五味”理论也贯穿其中。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五色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治等多方面的记载。五色五味基于五行归属,外通于自然界五时、五方,内通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色五味又按其功能特点有阴阳属性之分。同时,养生的目的是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因此,可通过调整机体“五色五味”,内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五色五味作用于机体,主要经过口、鼻、目等传播途径,通过味觉、嗅觉、视觉等方式,发挥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1、养生中的五色
1.1味觉与五色《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南方色赤,入通于心……中央色黄,入通于脾……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北方色黑,入通于肾……”五色对应五脏,五色之变反映五脏精气的盛衰常变。不同色泽的药食,同时对相应脏腑起着疗养的作用;不同色泽的药食按照五行归属,青色多入肝,赤色多入心,黄色多入脾,白色多入肺,黑色多入肾[1]。正如朱砂色赤,主入心经,可镇心安神定志;百合色白,主入肺经,可滋阴润肺止咳;粟米色黄,可健脾除湿,和胃安眠;芝麻色黑,可补肝肾,益精血。
后世养生专家在五色理论的指导下,对其加以继承、总结、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养生保健的药食疗法。如我国著名健康专家洪昭光提出的“五色营养学说”,则是提倡多食用绿茶、西红柿、红辣椒、红酒、胡萝卜、玉米、燕麦、黑木耳等具有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食物,用以调节情绪,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补充营养,达到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目的。与此相似的“五色汤”“五行蔬菜汤”等,都与“五色营养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1.2视觉与五色《素问·五脏生成》云:“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灵枢·五味》也提出:“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可见,通过观察机体表现于外的五色,可判断五脏常变、诊断疾病、辨析疾病顺逆。机体也可同时通过观察不同的颜色,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在结合中医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发现青色入肝,常视青色可舒缓身体与精神上的疲劳,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又可预防改善心脑血管方面病变等;赤色入心,常视赤色可使人产生兴奋、亢进的作用,从而赤色对调节血液循环,改善抑郁情绪有积极的作用等[2]。基于以上研究,现代人推崇的色彩养生,同样也是应用色彩对视觉的刺激,将不同的颜色应用于衣着、家具、灯光等方面,从而达到调节情志、平衡阴阳、协调脏腑的养生保健作用。
2、养生中的五味
2.1味觉与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可见,饮食五味是人体阴精的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保养生命的物质基础。《素问·宣明五气》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饮食入胃,化生阴精五味,五味则选择性的归属所喜之脏,滋养之。如山药味甘,主入脾,适量食用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莲子心味苦,主入心,适当代茶饮,有清心泻火、养心安神的作用等。同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根据五味的作用特点,提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五味阴阳属性理论,因此合理搭配日常饮食的五味,会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五味可补养五脏,亦可损及五脏。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五脏生成》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此五味之所伤也。”如过食咸味,易损伤血脉,长期则易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过食甘味,易助生脾湿,损伤脾胃,长期则易患肥胖、糖尿病等方面的疾病等。
因此,饮食五味既能保护脏腑,调整阴阳,同时也会损伤脏腑,打破阴阳的平衡,故在日常生活中,应“谨和五味”。
2.2嗅觉感知的五味《素问·脏气法时论》有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具有宣散、收敛、缓急、坚阴、软坚的作用。嗅觉所能感触到的五味,多与上述作用密切相关。如古人习惯随身佩戴香囊用以防病保健、驱除邪气,而香囊中佩兰、白芷、苍术、川芎等中药多属辛味,具有辟秽化湿、行气开郁、祛风通窍等功效。檀香为辛香发散之品,将其制作成饰品、器具,或配以其他香料制成熏香使用,起到祛秽避浊、养心安神的作用。现代人则基于此,研制出精油、香薰,成为养生保健中五味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五色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仍有待于后人不断地挖掘、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利娜.中医五色理论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49.
[2]袁铄慧.中医五色理论在现代色彩心理学及疗法中的佐证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