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医家曾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内涵。以“养”字着手,从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阴虚者秋冬宜补阴,阴盛者秋冬宜抑阴;阴阳平和者,顺天时以养生。
关键词: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养; 调理; 阴阳平衡; 协调阴阳;
Abstract: "Nourish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nourish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embodies the idea of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Different physicians hav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nourish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nourish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from different angles.Starting with the word "nourish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nourishing" can be complementary or restrained; tonify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is appropriate for Yang deficiency, and restrain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is appropriate for Yang hyperactivity; tonify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s appropriate for Yin deficiency, restrain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s appropriate for Yin prosperity; nourishing health in season is appropriate for Yin and Yang peace.
Keyword: nourishing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nourishing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nourishment; regulating; balancing Yin and Yang; coordinating Yin and Yang;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原是适用于平人养生,并非用于指导病已成时如何平调阴阳[1],但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中阴阳失衡的亚健康者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其用来指导保持和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皆不在少数。该理论也给广大民众带来不少困惑,其症结在于把“养”理解为“补”,因此无法理解自然界阳盛之时为何需要补阳,阴盛之时为何要滋阴;更不能理解阳偏盛者为何春夏要补阳,阴偏盛者为何秋冬要补阴。故其理论内涵必须深层挖掘,探析清楚方能使普通大众接受并广泛运用。然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内涵的理解,古今医家看法角度不一。笔者认为,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养”字的理解是否透彻是掌握深层内涵并能正确运用该理论指导养生防病的关键。
1 、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立论探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1 、从阴阳互制立论
王冰指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抑制亢阳避免伤阴;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而保全阳气。其是依据阴阳互制原理而立论,强调“养”即制也。其意在借药食寒热温凉之性,来制约四时阴阳之胜,通过互制,达到互养,使阴阳平衡协调,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强调的是阴阳互相制约[2]。此注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自古以来便有夏季食用绿豆、西瓜、苦瓜等以清凉解暑,秋冬食用牛羊肉、参芪进补的习惯[3];也解释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的四季用药原则。
1.2、 以阴阳互根立论
张景岳提出:“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其认为春夏以阳为主气,秋冬以阴为主气,而阴阳互为根本,阳能生阴,阴能生阳,在春夏阳主气之时助养阳气,有利秋冬阴气之滋生;在秋冬阴主气之时滋养阴气,可助春夏阳气之生发。强调阳是阴的根本,养春夏之阳的目的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是阳的基础,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之所以强调这一观点,是为了使人顺应时令,调其阴阳,使阴阳平衡协调,防患于未然,其倡导的是阴阳互根理论[4]。
1.3 、以人体内外阴阳虚盛立论
张志聪[5]认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故为万物之根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而培养也。”其义以内为根,自然界中夏暑冬寒而地下室和地下水却冬暖夏凉,人体阴阳升降与自然阴阳相应,春夏季节人体阳盛于外时,体内阳气却相对不足,加上人们在天气炎热之时喜欢贪凉饮冷,进一步损伤内在阳气,故养阳为从其根;秋冬人体体表阴气盛而体内阴气相对偏虚,而人们冬季好烤火、进补牛羊肉等可能导致阴液耗损,故养阴为从其根。
1.4、 以养五脏立论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设有专篇讨论五脏与时令气候的关系,强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与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一一对应。孙思邈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矣。肝心为阳,脾肺肾为阴,逆其根则伐其本。”着重强调顺四时升降沉浮之性来调养五脏。此派学者提出肺属金,其性收敛肃杀,与秋季阴气始杀的特性相通应,故在秋季阴气趋敛之时,应顺势养肺阴,以防冬生飧泄;肝属木,其性升发调达,与春季阳气始升之性相通,故在春季阳气渐盛之时,应顺势养肝阳,防止夏生寒变。这也体现顺应季节养脏气的理论。
2、 从“养”字入手,探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1、“养”可以是补,也可是抑
从“养”字入手分析以上各家论点,王冰意在借药食寒热温凉之性,来制约四时阴阳之胜,通过互制,达到互养,使阴阳平衡协调,是依据阴阳互制原理而立论,其将“养”理解为制,抑制、制约之意;张景岳的观点主要是从阴阳互根的角度阐释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阴,秋冬养阴以为春夏之阳,“养”侧重于补养、保护之意;张志聪认为,人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强调以内为根,故春夏须补内虚之阳,秋冬应补内虚之阴,“养”是补给之意;以养五脏立论派学者认为:“春时阳气初升,犹人之年幼,势单力薄,应顺四时春生之气养肝阳以助幼阳生长之势,阴气于秋始收,敛阴之势尚浅,当于秋滋肺阴助秋收引之力”[6],这体现顺应季节养脏气的理论,“养”是助,是补养。综合以上医家观点,“养”并非大家所理解的只有补养、补助之意,而是有制约和补助两个方面的意思。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观点的本意是指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即养收养藏。之所以强调这一观点,是为了使人顺应时令,调其阴阳,使阴阳平衡协调,防患于未然,平调阴阳以达健康的目的,《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无病,失衡则会出现各种病态。故理解应用时一定要综合天、地、人三因制宜,全面分析,除了气候环境等因素,我们还必须仔细了解人的气血阴阳的偏胜偏衰,不可一概认为“养”就是“补”,而应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故“养”可以是“补”,不足则补;还可以是“抑”,太过则抑。无论是养生防病还是治疗用药,都必须要把握阴阳平衡原则,顺应四时阴阳的自然变化,视人体气血盛衰来调节。
2.2、 阳虚者春夏宜“补阳”,阳亢者春夏当“平阳”
素禀阳虚之体,其病每于春夏阳盛之时稍愈,秋冬加剧,治疗则需在盛夏阳盛之时予以培补,至秋冬才能减轻症状或者减少复发。例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好发于冬季)采取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就是借助三伏之时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阳气升发,气血浮于体表,腠理疏松开泄,经络通利,配合穴位贴敷,达到增强患者的人体免疫机能,扶正祛邪目的[7],推而广之,凡是慢性阳虚类疾病采取“冬病夏养”的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春夏养阳的一个方面。也是临床上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理论渊源。如果属于阳亢之体,每于春夏阳旺之季更易加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言:“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针对这样的患者,其本身就耐受不了夏季阳热的气候,当然不能再用温热之品火上加油,而相反宜用寒凉甘润之品以壮水制火,以使阳平,正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应该是春夏养阳的另外一个方面。
2.3、 阴虚者秋冬宜“补阴”,阴盛者秋冬宜“抑阴”
秋冬季节自然界阴气日趋旺盛,人亦可顺应自然规律以调养阴气。阴气最旺的时候最宜人体阴精的培补、阳热的消散。素禀阴虚阳亢之体,其病每于秋冬稍愈,春夏加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肠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美尼尔氏病、癫痫、汗证、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统称为夏病,均适宜在冬天诊治[8]。再比如某些高血压患者每于冬去春来易发头晕目眩之类,若能在秋冬之时就予以滋补肝肾之剂调之,往往可减轻春夏的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表现的程度,可作为“秋冬补阴”的实例,也应了《内经》中讲的“冬藏于精,春不病温”的临床应用体现。所以冬日也是进食滋养阴精膏方的好时机。
然对于阴盛之体,其病每于秋冬阴盛之时反而会加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言:“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针对这种阴盛的患者,本身不能耐受冬日严寒,显然秋冬不宜再予以补阴,而应该用一些温阳散寒之品来驱散阴寒,扶阳抑阴,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秋冬养阴的另一方面。
2.4、 阴阳平和者,顺天时以养生
何谓顺天时以养生?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势来调养人体阴阳。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来指导应当指的是:春夏顺应自然界阳气逐渐生长旺盛之势来调节自己的精神情志和起居活动和饮食习惯,精神情志上保持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心态,勿生懈惰、厌倦之心,定下学习工作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这种踌躇满志的积极状态会加速人体血液循环,兴奋人体的神经,有利于阳气的生发;起居上晚睡早起(注:这里讲的晚睡是相对于古人秋冬入夜即卧来的,根据现代习惯不宜超过23时),不厌恶白天太长,因为睡眠时阳入阴,阳气处于抑制,潜藏状态,故春夏多起少卧顺应阳气长旺,让阳气振奋于外。穿着上尽量宽松舒适而不束缚,避免阳气生发受阻,增加室内室外活动,使得身体适当出汗,让身体阳气渐趋隆盛而不至阳气内郁,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春天喜好穿着紧身的衣服,导致头面部长痘,其实就是因为阳气生发不畅,郁于头面部引起,或者夏季长期躲在空调房导致的空调病也是由于阳气不能正常生发,汗液无法外泄引起的。
秋冬顺应自然界阴气逐渐蓄积盛满之势来调节自己的精神情志和起居活动以养阴,比如:精神情志上保持内敛平和,宁静而欢愉,勿让情绪过激,也勿逞强,这样能使得人体阴精平和不妄耗,起居上早睡晚起,延长睡眠时间收敛阳气以蓄养阴精,不做剧烈活动不使出大汗,穿着居室上要做好防寒保暖,使得阳气内敛不妄耗,阴精敛藏蓄积。秋冬阳气收藏,回收阳气就是蓄养阳气,其实也是滋阴的具体应用[9]。全阳则阴气不穷,阳气固密,阴精得以藏蓄。生活中有的人秋冬季节情绪过激或者睡眠不足使得阴精不得藏蓄,到春天就易引发温病,这就是所谓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或者有的锻炼过度使得大汗淋漓,造成津伤气耗,故身体不见增强,反易得病,这也是违背了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
饮食习惯上应多食用应季的果蔬,应季果蔬是顺应当季的阴阳气候生长的,吸收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更适合我们身体的需求,利于身体阴阳平衡。就如俗语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正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应用。冬季人体阴阳会顺应自然阳气而内藏,人体阳气由外向内收,内部阳气开始充实[10],仲景说,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萝卜能下气,宽胸膈,利肠胃,安五脏。下气就是收气,正符合自然界此时的规律[11]。所以吃些清润的萝卜更利于自身体内外阴阳平衡。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此时人身阳气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升发,阳气都跑到了外面,里则虚寒[12],体内阳气处于一年中最弱的时候,人体处于外热而内冷的状态,加上夏季人们容易贪凉饮冷,胃中虚寒,容易发生腹泻一类疾病。姜,味辛,性热。辛则升发、运动,热则向上。正具备了阳的特性[13],吃些生姜不但能温中驱寒,而且升阳助阳。而刚好按照自然播种收获规律,萝卜是冬季所产的食物,生姜刚好是夏季的时令食物。这也是应季果蔬更适合身体阴阳平衡的例证。
3 、小结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观点不仅对“治未病”有着重要意义,能指导临床某些疾病的治疗,它在指导养生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强调的是阴阳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协调阴阳,使人体处于完好的状态,有利于人们抵抗外来邪气的侵袭。并且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通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阴阳之气的不断变化与更替,使人体阴阳之气与之相通,达到阴阳平调。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要运用并发挥好这个养生法则,一定要结合体质特点来养生防病。当体质阴阳之偏与一年四季节气阴阳之偏性质相同时,宜防止机体阴阳之偏胜而诱发疾病,故应平阳或抑阴;当体质阴阳之偏与四季节气阴阳之偏性质相反时,则可乘季节阴阳之偏势,补阳或者滋阴来纠正机体阴阳之偏颇,使之趋于平秘。总的来说,养阳、养阴是为了顺应四时求得整体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因此,“养”当做“调理、调养”解。据患者的阴阳气血偏胜偏衰,不足则补,太过则抑,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栗林杰,于智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新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027-1028.
[2]隋月皎.浅析《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服务老年产业研讨会论文集,2014:5.
[3]王志清,胡佳奇,刘齐,等.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河南中医,2016,36(7):1123-1125.
[4]张亚萌,周思雨,关徐涛.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4):61-62.
[5]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6
[6]陈凯丽,周丽.浅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福建中医药,2017,48(4):51-52.
[7]唐卓然,吴海斌,吴巧敏,等.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状及展望[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2):389-391,395.
[8]刘洋.“夏病冬治”有依据[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11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2015:2.
[9]刘顺益,丁喜艳,王飞思.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江苏中医药,2007,39(5):16-17.
[10]任占敏.《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方法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4(4):56-59.
[11]王伟亮,古继红.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97-198.
[12]魏勇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浅释[J].河北中医,2015,37(2):265-267.
[13]高彩虹,杨道文.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3,8(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