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有机化学论文

探讨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8 共1401字
论文摘要

  血清白蛋白是循环系统中存在的一种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它在许多药物分子的转运沉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许多药物的分布、代谢和疗效与血清白蛋白的亲和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结构上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似性,牛血清白蛋白广泛地用于和小分子结合研究。姜黄素 ( Curcumin,Cur)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脂溶性的荧光分子,两端各有一个苯酚结构,中间由共轭双键连接,其结构如图 1 所示。姜黄素本身毒性很低,但用途广泛,其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及抗肿瘤等各个方面。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探讨了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图1】

论文摘要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与试剂

  AY - 120 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 LS - 55 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 PE 公司; 牛血清白蛋白( BSA) ,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姜黄素( Cur) ,阿拉丁试剂。

  1. 2 实验方法

  在 10 mL 容量瓶中,统一加入 0. 2 mL 1 × 10- 5mol· L- 1BSA 溶液,同时加入不同量的姜黄素溶液,配置不同浓度的BSA - CUR 系列溶液,最后用 Tris - HCl( pH = 7. 4) 缓冲溶液定容至 10 mL,以 285 nm 为激发波长,记录 300 ~500 nm 波长范围内的发射光谱,所用激发及发射狭缝均为 8 nm,扫描速度300 nm / min。

  2 结果与讨论

  2. 1 姜黄素对 BSA 的荧光淬灭光谱

  图 2 显示的是加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后 BSA 的荧光发射光谱图,从图 2 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强度有规律地降低,但发射峰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提示我们姜黄素有可能和 BSA 发生相互作用并且使 BSA 的自身荧光发生淬灭。【图2】
论文摘要
 
  2. 2 姜黄素对 BSA 的荧光猝灭机理

  荧光淬灭的发生主要存在两种机制,静态淬灭和动态淬灭。可通过温度及激发态时间的不同来区分两种不同的淬灭方式。更高的温度会引发更快的碰撞导致更大量的碰撞淬灭,同时会使得结合力微弱的复合物分离而导致更少的静态淬灭。对于动态淬灭来说,其机制遵循 Stern - Volmer 方程:【1】
论文摘要
  
  其中,F0和 F 代表在没有和加入淬灭剂后的荧光强度,Kq,Ksv,τ0和[Q]是分别代表生物大分子的淬灭速率常数,动态淬灭常数,不加淬灭剂的平均淬灭时间和淬灭剂的浓度。为了研究淬灭机制,我们首先将淬灭方式假定为动态淬灭过程。

  将所得的实验数据代入公式( 1) 中,本次实验测得的姜黄素对BSA 的 Stern - Volmer 猝灭曲线( 见图 3) ,所得直线方程为 F0/F = 0. 9826 × 107C + 0. 5786,则 Ksv值为 9. 8 × 106L / mol,当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寿命设定为 10- 8时,则计得的 Kq值为 9. 8 ×1014,据文献报道,对于动态淬灭,各种淬灭剂对生物大分子的最大碰撞淬灭常数为 2. 0 × 1010L / mol·s,而本次实验测得的速率常数要远大于 2. 0 × 1010L / mol·s,因此推测本次实验中姜黄素引起的 BSA 的荧光淬灭为静态淬灭。【图3】
论文摘要
  
  对于静态荧光淬灭,荧光淬灭强度和淬灭剂浓度间遵循公式( 2):【2】
论文摘要
  
  其中,K 值代表的是结合常数,n 代表的是每个 BSA 上的结合位点数。图 4 给出的是根据公式( 2) 计算得到的双对数曲线,得到的曲线方程为 lg[( F0- F) / F] = 8. 6557 + 1. 26lgCQ,则 Ka =4. 52 ×108L / mol,结合位点数 n = 1. 26,说明姜黄素能和 BSA 之间有 1 个结合位点,结合作用力较强。【图4】
论文摘要
  
  3 结 论

  姜黄素可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结合,导致牛血清蛋白发生静态荧光淬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