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检验的意义逐渐增大,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1].同时,临床上对医学微生物检验的要求也逐渐加大。有报道显示[2],目前临床上对微生物检验结果达不到满意的结果,其重要原因是标本阳性率较低。对微生物检测效果的提升是临床主要要求,必须进行文生物检验的完善过程[3,4].为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笔者对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用 2013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我院制作的临床标本,对微生物进行检验。包括呼吸道标本 7075 例、血培养标本 2927 例、大便及尿液标本 1816 例、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 5070 例、其它标本 2568 例,总计 19426 例。
1.2 研究方法: 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计算阳性率。所有操作过程均依照说明要求进行,保证检验的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呼吸道、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两组大便及尿液、伤口分泌物以及穿刺标本阳性率,两组其它标本以及总计标本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呼吸道、血培养标本阳性率对比: 2013 年检查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为 32.59%、10.09%,均显着高于2014 年的 29.94%、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 .见表 1.
2.2 两组大便及尿液、伤口分泌物以及穿刺标本阳性率对比:2013 年检查的大便及尿液、伤口分泌物以及穿刺标本阳性率为3.72%、23.41%,均显着高于 2014 年的 2.16%、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见表 2.
2.3 两组其它标本以及总计标本阳性率对比: 2013 年检查的其它标本以及总计标本阳性率为 14.44%、21.79%,均显着高于2014 年的 9.92%、1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 .见表 3.
3 讨 论。
在医疗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微生物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辅助工具[5,6].不仅能为前期诊断作出准确的指导,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观察指标的作用[7].这就使得临床上对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要求不断增高,但近年来检验结果不是很乐观。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 2013 年至 2014 年制定的标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 在所有标本中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伤口分泌物、大便标本以及血培养标本。符合 Jesús 等人的报道[8].并且 2013 年所有检验到的微生物阳性率均显着低于 2013 年 1 至 12 月检验的结果。在崔琢等人的文章中也出现类似结论[9].出现以上差异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0]:①首先是工作人员进行了不规范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导致数据本身不正确。在过去一些报道中也发现临床检验结果与实际临床结果不相符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采集问题,多是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以致对需要采集的微生物不是非常清楚。对于这个原因需要相关机构加强采集人员的微生物知识,保证采集的准确度。因为信息的错误采集不仅会导致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误诊,严重的将会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在一些采集细节中也需要注意,如采集的时间必须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采集到的便及尿标本需要及时与空气隔离等。②采集完成的标本在存储过程中发生错误操作,主要是导致微生物过度繁殖以致影响检验阳性率。在运输以及存储当中不仅要避免被外界污染,而且需要保持其活性。这样就能保证检验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③检验的人员不具备丰富的经验,对微生物检验结果需要依靠每一个生物反应得到。这样就需要检验人员具备非常高的自我判断能力,并且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检验人员具备的经验在检验中会对结果产生最大的影响。④除了以上几点影响以外,还有其他点需要研究。如细菌在培养的过程没有应用规范过程、细菌鉴定仪器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其他人为因素。鉴于本文研究范围有限,将在接下来作出更多的努力以寻求更好的方法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度。
对于以上问题可以做出以下调整,主要是操作人员。第一是采集人员,在选拔过程中一定要求其专业知识过关。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在采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要求,减少采集的错误操作。其次是检验人员对自身能力进行充实,可以与其他有经验的操作者进行沟通。医院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模拟检验,以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经验。最后是改进并完善医疗器械,保证操作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映,乔岩,赵燕,等。医院感染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2013,7( 1) : 91~95.
[2] C,Guillet-Caruba V,Martinez F,et al.The new tools of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J].Médecine Interne ,2014,35( 12) : 794 ~ 800.
[3] 钱雪琴,邓桂林,朱文芳,等。儿童淋巴结结核患者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1( 5) : 376 ~ 380.
[4] 鲁辛辛,冯伟明,顾秀丽,等。MALDI-TOF MS 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 34) : 2708~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