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论文

视频剪辑中心理法则的具体表现

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作者:曹陆军
发布于:2020-02-19 共2892字

  摘    要: 如今,影视作为一种普及的视觉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视觉习惯。剪辑师在进行影视镜头画面剪辑时,需要注意符合一般正常人的生活规律和思维逻辑,而这种规律和逻辑是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观察建立起来的。如果镜头的组接失去这一基础,观众就不能理解影片表达的含义。因此,剪辑师剪辑画面应当顺当、合理,让观众理解。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影视创作者,既要尊重观众的视觉接受习惯和模式,同时还要注意创新。

  关键词: 剪辑; 画面; 心理; 镜头;

  1、 对“影视剪辑”的理解

  影视剪辑是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组合,在影视创作中为了使作品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需要将所拍摄的大量素材进行选择与取舍,然后经过分解与组接,形成一个剪辑流畅、主题明确、表达清晰的影视艺术作品。不过,要想让观看者理解这些剪辑组合作品,剪辑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心理法则。

  2、 剪辑中心理法则的具体表现

  2.1、 合拢性

  合拢对观众的收视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观众不能把电影电视画面完整化,就容易丧失对电影电视的收视兴趣。完整和不完整的事物在记忆中是不同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局部的特写镜头比全景镜头更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镜头的构思过程中,摄影师和剪辑师应该有计划地让观众通过镜头有所收获,并参与到视觉体验中来。观看者是否对画面进行合拢取决于影片镜头的创作意图。就好比一些优秀的影片在对动作进行剪辑时候,并不需要完整的动作过程,大都是掐头去尾,来表现动作的流畅性和利落性。

  例如,在表现动作剪辑时常用走路、跑步、开关门窗、握手、拥抱、起坐、起卧等这些剪辑点来作为剪辑的依据,而不是剪辑整个完整动作,通过合理选择各个动作镜头片段,剪辑成一个个完整的桥段。动作选择剪辑如图1所示。

  封闭是合拢的延伸。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具有封闭轮廓线的面积往往比具有缺口轮廓线的面积更容易构成图形。因此,剪辑师在剪辑时应考虑到观众的观感。对观众而言,封闭式构图的画面更加稳定有序,易于接受,但同时过于松弛的心情往往产生间离效果。电影电视剪辑师必须懂得将电影和电视的片段组接合拢性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剪辑出来的成品显得流畅易懂。

  2.2、 相似性

  剪辑师将位置、方向、形状、大小、质感、色彩或运动的相似性且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这是电影电视中把不同时间和地点拍摄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当傍晚圆圆的红色落日渐渐淡出,这时银幕上充满了一片红色,随后叠化出一只早晨8:00初升的太阳,接着是一片白色,来表示一夜的时间流逝。图形和大小的相似性将画面自然连接在一起,而色彩却将时间分开。相似的视觉元素易于组合在一起看成是一种图案。此外,在视觉设计中还能常常看到对称的图案,而这种对称性可以被看成相似的一种特殊形式,对称的视觉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
 

视频剪辑中心理法则的具体表现
 

  2.3 、视听一致

  易于被组合在一起的镜头往往是具有在运动、功能或变化相一致的视听觉元素。视听一致的剪辑手法在影视剪辑上被经常使用。对视觉顺序的认真剪辑,使画面变化与声音的变化相同步,可以加强视与听在体验上的一致。例如,早期电影《翠堤春晓》中表现斯特劳斯夫人赶到剧场和情敌争夺斯特劳斯那场戏,剪辑师从近景到远景运用了11个镜头,景别次第改变,音乐不断推向高潮,每次剪辑都选择在音乐的节奏点上。画面与声音组成了既对应又对位的和声关系,很好地表现了斯特劳斯夫人在这场“争夺战”中的不幸结局,堪称剪辑经典。

  图1 电影《十全九美》中打斗动作剪辑片段
图1 电影《十全九美》中打斗动作剪辑片段

  图2 儿童与花朵及运动员与羚羊组接在一起
图2 儿童与花朵及运动员与羚羊组接在一起

  此外,在同一场景和段落的镜头剪辑中,也必须保持时空完整和视听统一。在一定时间内,为了避免人们观影时犯思维逻辑方面的错误,在影片剪辑时,剪辑师必须带有一致的眼光。如果在同一时间中镜头剪辑描述自相矛盾,那么观众在观影时就会对同一概念、同一对象和对影片内容、逻辑出现误判等问题。

  2.4 接近性

  相互接近的视觉元素,易于被看成一个图案或运动。这对影视剪辑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由于它需要选择镜头,还在于在现代影视剪辑中,画框内空间的安排。例如,不同画面的叠加、字幕的组合等都已经成为剪辑师的工作内容。

  在拍摄与剪辑中常见的错误是忘记了物体空间是处于立体环境之中的。例如,导演拍摄人物时,那些与人物接近的物体,有的是并列着、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前、有的在后,这些物体或元素会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趣味中心,或使他的视线离开趣味中心,这要看周围的视觉元素与趣味中心组合而定。

  接近性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元素,还包括其他感觉元素的输入,如声音元素、动作元素等。例如,把汽车行驶声、急刹车声、惨叫声、救护车由远而近的声音连在一起就很容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剪辑就是视觉心理的实验手段,一方面遵循这些传统“法则”,另一方面,也正在导致新的法则的出现。例如,在一群活泼可爱的儿童的镜头后接一个含苞欲放的花,把运动员的冲刺画面与飞奔的羚羊剪辑在一起,这样的剪辑是合理的,体现了两者之间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相关性和外部形态上的相似性。儿童与花朵、运动员与羚羊组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2.5 省略性

  人们在欣赏电影和电视作品时,往往会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因此,在剪辑时可采用省略性原则。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选择的记忆,具体表现在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对于形象思维与视觉思维会进行选择性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对周围的每件事每样东西都事事关心,人们关心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观影时关心的是作品故事的主要情节。例如,在影片中某一场戏或片段的开头,剪辑方式一般是这样的:介绍环境先用全景,然后中景过渡,最后重点表现主体时用特写或近景。因此,影视剪辑的重要依据就是要让省略成为一种可能,即为了叙述这类情节,电影与电视省略掉中间环节,通过剪辑省略把某些相关的重要的画面组接起来,省略一切不重要的过程、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剪辑后的作品虽然看起来画面简洁、流畅,但却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抒发情感。

  2.6 一致性

  人们观察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大都具有眼光的一致性,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循序渐进的,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在同一时间中,亦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没有确定的同一内容,或者对同一对象所作的判断、描述自相矛盾,就会犯思维逻辑方面的错误。这对影视剪辑来说也一样,在同一场景的镜头中,必须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例如,在某一场戏或某一场景的开头,人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剪辑方式:用全景介绍环境,中景过渡,最后的重点落到特写或近景中的主体上。这样的剪辑既遵循了观众观察事物的一致性和循序渐进的心理,又符合影视视听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规律。

  3 结语

  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影视创作者,既要尊重观众的视觉与心理接受模式,这是剪辑的重要依据,同时又要注意创新。因为影视作为一种普及的视觉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视觉习惯,新的视觉经验和思维方式会促进影视表现手段的创新,这有利于提升影视艺术作品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新霞,傅正义.魅力剪辑:影视剪辑思维与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聂欣如.影视剪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原文出处:曹陆军.论影视剪辑中的心理法则[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102-1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