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板头筝曲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阐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3 共3431字
摘要

  板头曲是河南省著名的传统乐种,又称“中州古调”、“中州古曲”.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板头筝曲脱胎于板头合奏曲,是板头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地处河南,在河南筝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南阳地区是其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地区,其音乐更为原汁原味。下文中,将以南阳地区为中心,结合对当地老艺人的走访,以及板头筝曲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对板头筝曲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阐述。

  一、文化内涵

  (一)感性内涵

  一个地区乐种的特点是对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性格以及思想内涵的体现。而这种思想、性格、观念的形成往往来源于这一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所特有的地域特点。板头筝曲中所涵盖的情感内涵以及南阳地区人民对它执着的依恋与当地人民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在历史上为豫西的交通枢纽,是沟通豫、陕、鄂、川的咽喉,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其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在重大的历史关口上,南阳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为长期战乱的影响,百姓生活大起大落,疾苦波折,饱尝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在这种环境下,当地的人民很容易产生悲切、多愁善感的情绪,久而久之,这种情感根深蒂固,所以在板头筝曲的曲调中,这种凄苦、悲凉的音调十分常见。同时由于战乱的原因,百姓生活大起大落,这也促使了当地人民直接、质朴、毫不掩饰的表现方式。特别是在表现凄苦、悲凉的情绪时,在很多乐曲刚开始第一小节进板处就直接用明显带有悲情腔调的四度音程跳进来渲染这种悲伤、哀怨的情绪。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更增加了南阳地区的人民对于安宁、稳定的生活状态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在板头筝曲中,有很多描写祖国山川景色、花鸟情趣和对幸福生活向往的作品,例如《风摆翠竹》、《上楼》、《下楼》等,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地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地势上来看,它东南临桐柏山,西南靠武当山,北依伏牛山,南濒汉水,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由于地处盆地、资源充足、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南阳人有一种封闭、保守、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一点在音乐方面的体现十分明显。板头筝曲的发展,虽然相对的缓慢,但它在每前进一步的同时都尽力的去保证自身原有的风格和韵味,尽力不去改变。长久以来,南阳地区人民对他们本土文化那种浓郁的依恋情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势条件,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有“中州粮仓”之称,当地人民的生活民风淳朴,节奏相对缓慢,使得南阳地区大多数民众自身形成一种安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精神状态。这种氛围与生活状态使当地人民对自己乡土的文化有一种本能的、质朴的依恋。

  (二)理性内涵

  在《南阳市曲艺志》一书中,对大调曲子有这样一段描述:“大调曲子以诗词歌赋为基础,以规矩礼法、仁义道德为宗旨。它注重知识性,追求高雅、大方。 ”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板头筝曲的传播,无论技艺的深浅和年龄的长幼,大家都尊称对方为“曲友”,这便是“仁”的体现。 “义” 即指曲友之间的道义之交。笔者在采访板头曲传承人宋光生时,先生尤其重视这一点,讲到:“不管是在哪里,条件如何,只要是曲友相聚,大家一定会盛情款待,如果对方困难,必然互相帮助。 ”在说到几十年前宋先生自己与曲友分别时,先生激动的用“一步三回头”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规”即大调曲子活动者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要讲究衣冠周正、闭目端坐、目不斜视。 “矩”即唱者坐右边,弹奏着坐左边,在开板演唱之前先定深思,再演唱。儒家思想中的“礼”是指礼仪、礼貌、礼节,在大调曲子场里(即茶馆),一般在开场前或一曲结束另一曲即要开始时,曲友们都会以礼相让,让其他曲友先开始,以示谦虚,在一曲结束时,无论演唱、演奏程度的深浅,曲友们定会拍手叫好,决不会相互批评指责。

  二、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形态,板头筝曲的存在与延续,必定基于它在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至今还发挥着种种或显或隐的社会功效。而所谓社会功效,指的是它在这一文化生态中,对共生于这一文化环境中的社群生活所提供的影响力。有关于此,本文将分别从下面几个角度予以说明。

  (一)文化传承

  南阳地区板头筝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大部分乐曲都包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或反映某一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情感故事,具有高度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板头筝曲中包含了春秋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题材及社会生活的作品。如描写春秋时期的作品《叹颜回》和《哭子路》,乐曲通过以孔子对颜回、子路两位徒弟的沉痛哀悼,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春秋后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环境,同时蕴含着我国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学说。再如《上楼》、《下楼》、《思春》、《思情》、《闺中怨》等乐曲,这类作品多取材于宋元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多描写封建社会妇女的生活际遇及情感体验,表达了在封建礼教下妇女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情感的忠贞。这些作品经过历代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无不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板头筝曲中所描述的历史故事,以及社会生活情景,虽然不是取材于当下,但它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普遍的,是历代民族情感和精神的体现,这也是板头筝曲可以历代传承至今的根本所在。

  (二)伦理作用

  伦理指的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却又是与共有的社会文化生态、一定的生产运作、亲缘社交相关联。而音乐从来就是一种建立在人际联系需求关系上的。

  也就是说,音乐活动从来都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密切关系的,乡土音乐更是如此。这里所说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板头筝曲所处的茶馆活动中。

  南阳地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现辖1市2区10县,据统计,目前总人口达到1025万。在当地,人们有闲暇时进茶馆听曲儿娱乐消遣的习惯。文化茶馆一方面是曲友们听曲儿、演奏的地方,同时也是人际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场所,具有凝聚乡土文化的作用。在当地,茶馆里的人群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经营茶馆的主人及其家人;一类是来茶馆娱乐消费的人,这类人刚开始一般都是由于兴趣的驱使纯粹来听曲儿或聊天的,在这种氛围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之后,其中一部分会逐渐的参与到演唱中去;第三类是大调曲子艺人。大调曲子以及依附于它的板头曲历来都是以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这种自娱的方式使其曲友们对演唱、演奏时的安排以及他们的演奏状态都十分随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便拉近了茶馆里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

  这种随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茶馆一般不会规定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每天基本上从下午两点多开始,陆续有曲友进场,待人员差不多时便开始弹唱,一般到四点左右的时间是茶馆里最热闹的时候,这时候曲友们相互切磋,演唱、倾听,等到五六点将要晚饭的时间,曲友们便陆续散去。偶尔也会有个别曲友继续留在茶馆里切磋技艺,待尽兴后再离去,这时候茶馆才会关门。在笔者看来,曲友们之间的这种交流,除了音乐本身之外,更是联系他们相互之间情感关系的纽带。

  2.在演唱、演奏方面,曲友们都比较自由,一般在一个大的曲牌唱完之后就会换另一个人来接场,伴奏的人员若是累了,旁边的曲友也可以随时接上。有时候曲友们坐久了也会到院子里走走,三三两两的聊上几句,而后又坐下来听曲儿,十分随意。在南阳地区的茶馆中,曲友们长期处在这种轻松、融洽的环境中,更容易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对于曲友而言,他们之间相互的唱奏与倾听,除了音乐本身所涵盖的思想及韵味之外,更是作为一种相互交流、表达情感思想的媒介,他们所寻求的是在遵循共同的伦理价值下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

  板头筝曲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具有丰厚的价值。它所蕴含的儒家思想观念,是当地人们行为规则的一种体现。由于南阳地区特殊的地理、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符合当地人民行为准则的思想原则,使得当地人民对板头筝曲有一种本能的、质朴的依恋,并自然而然的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传承和光大,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在遵循共同伦理价值下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共鸣。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使更多的板头筝曲爱好者及古筝演奏者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板头筝曲,以便共同探讨与学习。同时,以便引起人们对板头筝曲的关注与投入。

  参考文献:

  [1]曹永安,李汴。曹东扶筝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樊艺凤。河南筝乐考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04)。

  [3]李婉芬。论“曹派”筝艺的演奏特色[J].中国音乐,1991,(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