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箜篌的起源概述
箜篌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弹拨乐器,最初的时候被称之为"坎侯"或"空侯",按照形制的不同,分为竖箜篌、卧箜篌和凤首箜篌三种形式.除了流传于古代的宫廷雅乐外,在我国古代民间之中也广为流传.但是到了14世纪的后期,箜篌便逐渐消失,后来只能够从浮雕和壁画上才能够看到一些有关箜篌的图样.
关于箜篌在中国最初的起源,因为相关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比较缺少,尚没有科学和明确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箜篌是一门外来的乐器,经过古埃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于东晋时期从新疆地区传入到了中国.这种乐器的音域宽广,音色空灵澄澈,音乐表现力强,传入中国后,得到了皇室贵族的深深喜爱,因此迅速在宫廷中流传开来,各朝各代都有关于箜篌的文字或图像记载与流传,也出现了多位技术高超的演奏大师,并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等邻国.据有关资料记载,箜篌在汉唐时代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最终在唐代迎来了发展的顶峰,而且箜篌的演奏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涌现出了多位演奏箜篌的大师,并且在箜篌的带动下,音乐本身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和发展.箜篌在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作品中频繁地出现,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尽管箜篌出现了繁荣景象,但是相比于古筝、琵琶等乐器来说,音乐表现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且因为是一门外来的乐器,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异文化的排斥,当这种异文化在相比之下不再先进的时候,就逐渐失去了生命力.
到了明朝,箜篌已经所剩无几,至清代,箜篌已经销声匿迹,乐器和乐手已经是凤毛麟角,箜篌甚至绝迹 300 年.上个世纪 30 年代,为了复兴和弘扬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民族音乐界人士开始致力于箜篌的乐器制作、曲目创作等一系列工作.如韩其华、张琨、赵广运等人在箜篌制作方面的创新,崔君芝、鲁璐等在箜篌演奏和教学方面的成就等,都让我们重新领略到了这门古老乐器的魅力.时至今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努力,箜篌正悄然在中国再次重生,已经在世界乐器中占有一定位置,并且逐渐被国外人士熟知.
二、《李供奉弹箜篌歌》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唐代着名诗人.在其创作生涯中,写过很多关于民族乐器的诗歌,如《弹琴谷》《郑女弹筝歌》《刘禅奴弹琵琶歌》等.而《李供奉弹箜篌歌》则是关于箜篌的一首长诗.通过丰富生动的比喻以及对环境氛围的渲染,进而描绘出相当出色的音乐.其中的李供奉即李凭,唐朝当时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大约生活于唐代元和年间,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素有"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的说法."供奉"是在皇帝左右供职者的称呼,因李凭演奏技艺高超,经常为皇帝演奏,所以被称为李供奉.顾况有感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写出了这首长诗,全诗近五百字,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和箜篌本身的音乐魅力描写得淋漓尽致.从众多对箜篌描写的诗歌来说,唯有顾况这首作品,将具体的演奏描写得十分细致,并且对箜篌的整体发展情况有所涉猎.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这首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出箜篌这门乐器在唐朝的发展与融合,对于我们今天恢复和发展箜篌艺术来说,是有着积极借鉴意义的.
三、从《李供奉弹箜篌歌》析箜篌在唐代的发展与融合
1. 从《李供奉弹箜篌歌》析箜篌在唐代的发展.在唐代之前,古筝是宫廷中最常见的弹拨乐器.这也是有着丰富音乐表现力的民族乐器,既粗犷嘹亮,又婉约灵动,深受宫廷的喜爱.但是古筝在具体演奏过程中,需要带上假指甲,演奏本身也具有很高的难度.而且在隋唐这个盛世中,需要最符合这个时代的音乐,含蓄的古筝显然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而华丽的箜篌则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从顾况的诗歌中,可以看出箜篌在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具体表现为箜篌的演奏曲目、制作演奏和普及传承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箜篌演奏曲目的丰富.唐朝之前的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统治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其基本上实现了国土方面的统一,为后来唐朝大一统繁盛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隋朝时期十分重视音乐的功用,将音乐按照民族、风格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类,隋文帝时设置了七部乐,隋炀帝时设置了九部乐,到了唐朝时期,经过调整之后,形成了十部乐,即《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和《高昌乐》.
不同乐种之间风格和功能各异,且在使用上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这十部乐成为了宫廷音乐的代表形式,可谓是唐代音乐的代表.顾况在第一句就写到:"国府乐手弹箜篌."一个"国手",充分体现出了李凭精湛的演奏技法和高高在上的地位,此后诗歌中又先后有:"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无论是皇帝的每日欣赏,还是诸位大臣对李凭的恭迎,充分说明了箜篌这门乐器在当时宫廷中的被重视程度,成为了唐代宫廷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据杜佑的《通典》和欧阳修的《新唐书》中记载,唐朝的十部乐中全部包含箜篌,而且竖箜篌、卧箜篌和凤首箜篌无所不包.顾况的诗歌中,很多都是对箜篌的某种音乐中的具体描写.如"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就是对箜篌在燕乐中的使用描述.燕乐对乐府音乐进行了充分的继承,在唐玄宗的直接教授下,选拔技艺最精湛的 30 人专门在皇帝的寝宫中演奏,演奏的时间正是早晨皇帝起床和夜晚宴会中."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是对箜篌在天竺乐中的使用描述.唐朝时期,中国和外国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带有转调功能的印度箜篌传入中国,"易调移音天赐与"意思是说,通过转调而获得的美妙音色,好像是上天赐予的一般."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描写的箜篌所奏出的铿锵争鸣的音色,这是西凉乐、龟兹乐的音色特点."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则是箜篌对清乐的描绘,因为清乐的表演者都是南方年轻俏丽的女子,所以整体的音乐效果是较为轻柔的.顾况通过对箜篌音色效果的描写,间接体现出了箜篌在唐朝十部乐中的广泛运用,箜篌已然成为了重要宫廷皇族十分喜爱的乐器,直接推动了箜篌发展高峰的到来.
其次是箜篌制作和演奏技法方面的进步.诗歌的一开始,顾况写到"赤黄条索金头"显示唐朝的箜篌顶端有着金黄色的雕刻装饰.依其外表华丽推测箜篌的流传基本上是以士人阶级为主,平民的乐器少有如此华丽装饰,且乐器也发展到一定水准."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说明因箜篌上有长短不同的弦,弹奏时,长弦震动缓慢会发出低沉的音色,小弦震动急促会发出明亮的声音.在距演奏者较远的宴客座席处听来可能有如回音而鸣,而且乐音造成的共鸣如撼动铃铛般响亮.无论急奏或缓奏,或是近处与远处听都适宜,这也显出箜篌的声音大且层次丰富而不会单调."左手低,右手举",这应是竖箜篌的演奏姿势,席地而坐竖抱箜篌于怀中,在唐代图像中也多见一手高一手低的弹奏竖箜篌方式.这点在《通典》"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中得到证明.两手一高一低,也使转调或移音在两手交替演奏下毫不费力.大弦的低音连绵不绝,而小弦的高音清脆悦耳.音乐到高潮时,两手指头如狂风袭卷般急速轮流来回,特别是手腕部分,顾况对其进行了精准的描写,"腕头花落舞制裂",形容手腕在演奏的时候,像是花瓣裂开的时候一样巧妙.今天的弹拨乐器训练中,经常要求手腕放松,将力量通透与于指尖,而李凭在千年前的唐代就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手头疾"的状态下依然能够"腕头软",由此可见李供奉弹奏箜篌的纯熟技法与力量拿捏的灵活.
再次是箜篌在唐朝的普及,诗歌本身就是唐代箜篌发展的重要体现.全唐诗中,和箜篌有关的诗歌有 42 首之多,或者是对箜篌直接描写,或者是描写和箜篌有关的人和事.单是本文提到的李凭,就有顾况的《听李供奉弹箜篌》、李贺的《李贺箜篌引》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二首》三首诗作流传.本文研究的《听李供奉弹箜篌》中,对李凭的演奏技艺和箜篌的音乐魅力做了高度的赞美.无论是胡乐还是汉乐,李凭的演奏都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顾况将箜篌的声音进行了多种比喻,像是渡过玉门关的大雁和喃喃私语的春燕;又像是珠玉从空中落下和鸳鸯在水中的嬉戏,顾况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和味觉形象,于是天子诸侯都被他的箜篌迷住了,虽然每天都要李凭演奏,但是李凭每天都可以演奏新的曲目,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甚至出现了"不惜千金买一弄"的情形.《听李供奉弹箜篌》和其他与 41 首箜篌有关的诗歌,本身就是箜篌在唐朝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只有一门乐器广泛地流传开来,才能为诗人们所关注,继而喜欢和赞美这种乐器,体现出了箜篌作用和地位之重要.同时,顾况开篇就用"国手"一词来形容李凭,除了赞扬其演奏技艺高超之外,同时这里的"国手"一词还有一层职业的意思,即国手是一门行业中水平最高者,除了从事本行业的制作、表演之外,还要担任教学.唐朝专门成立了宫廷音乐教学机构--乐坊,负责对宫廷的演奏人员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了宫廷音乐中箜篌的演奏水平.李凭就是其中水平最高的教师.而且从顾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皇帝对箜篌也十分喜爱,如唐明皇李隆基,就是一位箜篌爱好者,郭宗昌的《金石史》中,就记载到:"谢大善歌, 尝唱《乌夜啼》,明皇亲御箜篌和之."唐明皇亲自演奏箜篌为教坊的歌工进行伴奏.在皇帝的直接参与下,箜篌逐渐成为了唐代最主流的乐器,无愧于箜篌发展的最高峰.
2.《李供奉弹箜篌歌》析箜篌在唐代的融合."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胡曲汉曲声皆好,弹着曲髓曲肝脑".这四句诗主要描述了李凭演奏的曲目内容,其中"不识名"的曲调是指俗乐,"天下崛奇曲"则是指十部乐之外的骠国乐和百济乐.而胡曲则是指胡乐.首先是俗乐.因为唐代对外来文化包容的政策,所以箜篌在民间也到了充分地发展,新唐书中记载:"凡所谓俗乐者,丝有琵琶、五弦、箜篌、筝……"可见箜篌是俗乐十四种乐器其中之一,与琵琶、五弦和古筝组成了弦乐组.其次是骠国乐和百济乐.骠国是南诏的属国,在贞元年间曾向唐朝献乐,其中就包含凤首箜篌,据新唐书记载:"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项有绦,轸有鼍首."有凤首箜篌的引入,自然也有相应的曲目.再次是百济乐.百济乐是流传于北魏宫廷中的一种音乐,到了唐代被重新演奏,其中也有箜篌,《新唐书》中记载:"百济乐,乐之存者,筝、笛、桃皮筚篥、箜篌."箜篌是四门乐器之一.最后是胡乐."胡曲汉曲声皆好,弹着曲髓曲肝脑".直接表明了箜篌在胡乐中的运用.胡乐是指北方民族和西域各地的音乐,在唐代之前,未能和中原地区的音乐融合,所以未曾出现在唐朝的十部乐中.
而唐朝国力强盛,民族间的交往密切,从魏晋时期形成的胡化传统,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继承,无论是从西域传来的器物还是音乐,都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普遍欢迎,"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就是很好的体现,其直接推动了胡乐和当时唐朝音乐的融合,在当时被称为"胡部新声".《新唐书·礼乐志十二》中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胡乐自此登上了大雅之堂,获得了和十部乐相同的地位.
而箜篌作为胡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也随之出现于胡乐中.贞元年间,南诏王牟寻派遣韦皋征集西南地区的音乐,后来经过宫廷乐师的整理后成为胡乐,胡乐的乐队中箜篌的数量有八件之多,占到了乐器总量的五分之一,可见箜篌在胡乐中的重要地位,它也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唐朝的乐队之中,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箜篌的全面融入除了对音乐本身的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体现.来自西域的箜篌受到了唐人的喜爱,并给一些诗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继而将自己欣赏到的美妙音乐,转换为诗歌的形象,这是一种肯定的、友善的态度,表现出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崇高精神.从顾况的描写来看,其通过各种想象来抒发主观方面的情感内容,获得了深刻而又丰富的感悟,这种难见的仙乐完全征服了皇帝、佳人和王侯将相,体现出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肯定和肯定基础上的主动融合.而箜篌正是在这种文化观下,才能够在唐代得到丰富、融合和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外来的一种特殊而又古老的乐器--箜篌,其在唐朝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和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唐朝音乐的进步,这在四十多首和箜篌有关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正是其中的一部佳作,除了对李凭精彩演奏的描写之外,也从侧面表明了箜篌在唐朝的发展和变化.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箜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尽管自唐朝之后,箜篌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甚至一度绝迹或只能从壁画与浮雕上看到,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箜篌这门艺术在最近五十年中呈现出复兴的态势,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多位民族音乐家都对箜篌的形制进行了改造和创新,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箜篌演奏者,在社会中逐渐掀起了一股学习和演奏箜篌艺术的热潮,也涌现了多位"当代李凭",这些教师和学生无疑成为了当代箜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希望所在.2002 年,在瑞士日奈瓦召开的世界竖琴大会上,中国箜篌演奏团也得到了邀请,并凭借精彩的演奏获得了满堂喝彩.团长崔君芝还被授予了最佳演奏者的证书.这都充分证明了箜篌这门乐器自身的魅力和当代音乐作者在恢复和发展这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也希望今天箜篌的艺术,能够复制其在唐朝的繁荣景象,成为民族音乐中的翘楚.让中华民族的"箜篌"插上腾飞的翅膀,普及全中国,飞向全世界,为人类送上更悦耳、更美妙的旋律.笔者相信,箜篌这门古老的音乐艺术,在广大音乐工作者和全社会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姚盛俊《:古筝曲〈箜篌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载《大舞台》2010年第12期.
2.黄 锐《:从古诗词中管窥古代箜篌艺术》,载《音乐时空》( 理论版)2013年第4期.
3.李守玉、王玉霞《:民族乐器"箜篌"还将奏响更美妙的乐章--中国民族乐器记实、评述与期待》, 载《学理论》2009年第6期.
4.贺志凌《:从箜篌与宗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 载《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1期.
5.殷 莹《:箜篌与竖琴弹奏技法异同初探》, 载《音乐生活》2009年第1期.
6.茹秀华:《论我国传统箜篌艺术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复兴》, 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6期.
7.谢 瑾《:中国古代箜篌的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