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对嘉善田歌的活态现状、生存环境和价值的调研

时间:2014-06-06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7050字
论文摘要

  嘉善田歌,作为我国一种原生态歌唱艺术和一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自然界 “物种锐减濒危”的考验。在一份关于嘉善田歌认知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当地虽被 80% 受访者所知,但只有不足 4%会唱.可见嘉善田歌在大众生活中已渐行渐远,面临着失传危机,保护它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通过对田歌的活态现状、生存环境和价值进行调研和分析,就嘉善田歌如何在全球单一化、科技一体化、网络信息化和经济高速化大背景下传承发展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思考。

  一、嘉善田歌的价值定位
  
  嘉善田歌是一种起源于太湖流域嘉善地区特殊的民间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 “草根音乐”,2008 年被国务院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师大音乐学院孟凡玉教授把田歌定义成 “在水田插秧、除草、车水、挖地等集体性农业劳动中咏唱的一种行腔自由、形式多样的民歌类别,也可称为田秧歌、秧田歌和田山歌”.嘉善田歌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很值得人文学者们去研究和探讨。

  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浙苏沪三省通衢,是吴越两地文明交融之地,素有 “吴根越角”之称。嘉善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千百年繁荣的农业社会经济基础和包容大气的城市特性,为嘉善田歌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嘉善田歌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遗迹,充分说明了该地区所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可以说是该地区农耕经济文化、音乐艺术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和写照,嘉善田歌就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兼容吴、越文明,是集萃浙江、上海、江苏等外地民俗音乐元素的多元化的艺术结晶。嘉善田歌是吴歌重要的分支。嘉善方言归属吴语系,用 “吴侬软语”的音腔去演绎嘉善田歌,使歌曲显得柔美婀娜,更有江南风韵。据载,宋人郭茂倩 《乐府诗选》的 “吴声歌曲”中包括记载了许多嘉善地区的民间歌曲。

  在宋朝,随着黄道婆织布技术的传入,嘉善的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松江布,魏塘纱”、“十月棉花白飘飘,松江客船只只到”等词句也表达了当时植棉纺纱的盛况,繁荣的棉纱农商经济为田歌的衍生奠定了基础。在明、清两代,田歌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时刻。当时,为避战乱有许多绍兴越人陆续迁徙至嘉善,同时也带来了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水稻是一种的高强度的农耕方式,苦中作乐的劳工们开始用歌唱的形式来娱乐、放松自己,田歌的雏形也就在这个时刻悄悄形成了。大多田歌内容都是描述农耕劳作艰苦、贫富差异,还有对新生活的渴望和爱情的向往,所以在当时田歌也被称作 “长工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嘉善田歌在现代音乐形式的宣传推广下,渐渐走入了全国人民生活中,歌曲的内容也变得多样化起来。尤其是在 50 年代新婚姻法颁布,提倡婚姻自由,这与许多嘉善田歌歌曲主题相吻合,嘉善田歌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比如 《五姑娘》就是一部赞颂爱情的田歌代表作,于 1953 年被改编成歌剧舞蹈,分别在 1954 年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 1955 年参加北京全国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名声大噪被广为传诵.2003 年浙江省文化部门以田歌 《五姑娘》背景打造的音乐剧 《五姑娘》开始全国巡演,好评如潮,2004 年获得第十一届文华大奖,2007 年获得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这不但是浙江省首部原创音乐剧,也成了浙江省艺术文化工程的一张金名片和嘉善田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

  变化的唱法和润腔是田歌艺术的一大特征,全假声和真假声结合的唱腔是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方法,其中也包括颤音和抖音等特殊的演唱技巧的使用。乔建中先生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一书中认为田歌自身有三大主要特征:

  1. 以联取体结构为主。他们常以一种起落分明相对独立的句子段作为基本单位结构,然后又以不同数量的句子段结构完成特定的段落。一个段落即是一只曲,并有各自的曲名; 2. 以散板式节奏为主。大多听歌速度较自由,节奏、节拍具有非周期性和散板陈述的特征; 3. 旋律风格和唱法多样性。多数田歌的曲调,都与各地方言声调相结合得很紧,演唱中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吟诵性特点。“嘉善田歌作为一种劳动类民歌和一门语言艺术,具有非凡的音乐研究价值。首先,嘉善田歌和其它地方性田歌一样,包含多种曲调,有 “急急歌”、 “滴落声”、 “大花名”等十几种不同的曲调; 其次,从音乐调式上剖析,嘉善田歌又以三连音和五声羽这两种调式最为普遍,如 《落秧歌》和 《五姑娘》就是这两种调式的代表曲目; 再次,嘉善田歌是一种复合型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情绪结构上显得比较规律整齐,大致可以被分成抒情性的长句体和叙事性的说白体两种类型; 在旋律节奏上,多受嘉善地方方言影响,显得自由和多变,如田歌歌曲尾音均以下滑音结束,这和嘉善方言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从声学和人体工程学去分析,可以肯定嘉善田歌发声方式是特殊的,它用打开咽腔的方式发声,使咽腔左右充分打开,用强烈的气息不断冲击,从而形成又扁又亮的声音,在旷野之地歌唱,也能把声音传得很远.嘉善田歌是劳动人民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是一种抒发劳动者心声而演唱的原生态音乐形式。嘉善田歌内容丰富多彩,音区宽广悠长,音调抑扬顿挫,旋律自由灵活,风格质朴高亢,这也正是它音乐艺术价值的主要体现。

  二、嘉善田歌的保护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国家政府已颁布了以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的保护政策,但是要真正地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方针付诸实际,还需要人们不断去思考、探索和实践。

  嘉善田歌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一种文化凝聚力,可以代表嘉善当地艺术文化、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动,是一种内在的、传统的、稳定的和珍贵的文化资源,拥有不可再生性。嘉善田歌的传承主体大致可以被分为三大类,传承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要保护传承嘉善田歌文化关键就在于要优先保护传承主体,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以及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这三个方面。

  ( 一) 保护传承主体
  嘉善田歌是民歌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归属于口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口口相传,并没有物质性和符号性载体,跟随着传承者生而生亡而亡。因此,保护传承者,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承者,即继承、操纵和创作嘉善田歌的歌手和民间艺人等,是传承主体的核心。而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被定义成传播嘉善田歌音乐文化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它们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以是一个组织团体,如文化企业、公益社团、媒体和政府等。

  在改革开放大潮和西方主流文化的双重冲击下,国内许多像嘉善田歌这样的传统草根文化正在迅速的 “边缘化”.在当地,有很多传承者认为嘉善田歌并不是一种适合谋生的技艺,他们不愿甚至羞于把田歌技艺传授于自己的后辈,现在当地喜欢田歌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家,嘉善田歌正在沦为 “以高龄化人群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小众音乐文化”.保护嘉善田歌文化,当务之急就是要保护其传承者。国家政府不仅已将嘉善田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而且也将主要传承人嘉善县姚庄镇的顾友珍、顾秀珍姐妹俩,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这无疑是对嘉善田歌传承主体保护的一大得力举措。

  ( 二) 扩大培育受众群体
  嘉善田歌与所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有其自身特殊性。它不同于其它手工艺等艺术形式有可感、可见、可触的形态物质,对它的社会受众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一个乐团,要正常生存就必须有观众和演出,否则会影响它的生存,所以它对受众有着高度依赖性.同样,冀望嘉善田歌这一文化遗产存续,必须有与之相呼应的民众文化认同的社会需求和消费群体。否则,嘉善田歌就将陷入自娱自乐、曲高和寡的境地。近年来,嘉兴市 “学习田歌从娃娃抓起”,让田歌走进中小学课堂,举办田歌节、田歌沙龙和田歌演唱赛等活动,使更多年轻人了解田歌,演唱田歌,都是扩大田歌民乐受众群体非常有效方法。音乐 《新课标》规定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中应占一定比例的乡土教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 三) 创新非物遗产传承的社会管理机制
  事实告诉我们,今日之嘉善,与原生态嘉善田歌的田园风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科技发展可以让人们知道如何去 “保存”音乐,可是历史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复制渔舟晚唱和男耕女织的诗情画意,更难以有效克隆和保真彼一时受众的真情实感。这意味着保护传承嘉善田歌音乐文化,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是文化氛围营造和民俗艺术再植以及文化生存环境的重建。

  七十年代 “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与杨弦、李双泽一起开启了堪称日后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 “校园民歌”运动,影响了民谣整整 30 年。不论是歌谣的写作、作品发表、校园民歌从岛内到内地的拓展,还是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乃至相关法律的制定,其中,岛内音乐人独具慧眼的孜孜以求,文化界见微知着的推波助澜、社会面求同存异的宽厚待见,法律界洞幽发微的保驾呵护,甚至政府职能部门的因势利导,对宝岛这一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都功不可没,意义深远。

  嘉善县领导层面,对嘉善田歌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文化引领力、形象力、服务力和传承力,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县从 2004 年开始,县财政就拨款 1500 多万元补贴奖励基层文化发展,县财政还每年安排300 万元,作为嘉善宣传文化发展基金。当地政府从非物遗产申报传承、文化基因挖掘和城市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两方面,同时入手一起探索起步,分别于 2006 年和 2011 年,在嘉善田歌发源地丁栅镇举办了两届 “嘉善田歌节”,邀请多位当地原生态歌手参加演出,在小范围营造了一定的影响力,改善了小生态,激活了嘉善田歌复活、成长壮大的良性小环境。2008 年起,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十万农民 “种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挖掘和保护具有嘉善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 2010 年底成立了嘉善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有力地推进了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由此可见,保护传承主体,扩大受众群体,与时俱进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政府主导社会管理新机制,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三、嘉善田歌传承发展的新思路
  
  田歌是一种生活化的音乐艺术,而不是保存在博物馆、纪念馆里的文物,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它的保护传承之道。要想更好保护田歌文化,须拓宽思路,跳出 “田歌”看 “田歌”,要站在更高更广层面上,去思考如何在保护嘉善田歌原生态文化的同时,努力丰富、创新和发展田歌文化,让田歌音乐艺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结合借鉴国内传承、创新、发展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在引导主体、传承载体和社会系统机制创建诸方面坚持以下原则:

  ( 一) 政府主导构建新文化公共空间,推动民俗文化项目系统开发
  保护与发展嘉善田歌是一个综合型文化工程,而政府号召和推动是一切保护和发展行动的大前提。当地政府要以十八大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 “两富浙江”目标为指导,由政府主导,社会实体企业参与,打造一个以田歌为文化因子,可行性强、创意新颖,影响力大的民俗艺术文化项目。南宁民歌节是 “政府主导、助推文化”的成功模式。
  
  南宁民歌节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民歌文化艺术节庆活动,是广西文化产业招牌产品。它不仅是一个向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广西民歌魅力的重要平台,还把歌圩文化成功的从乡间田畔嫁接到了城市文化中,让民族元素得到了国际表达,为传统民俗文化创造了新文化公共空间。仅 2009 年民歌节,就为南宁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近 430 亿人民币的商业投资。

  广西少数民族之多,民俗文化之丰富,南宁作为省会城市,本身就存在着文化 “向心力”,这些都是嘉善不可比肩的。但是,嘉善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可发掘。地理区域上嘉善位于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区域,比邻国际大都市上海; 文化内涵上嘉善自古便是吴越两国的文明交融之地,无论是越剧、婺剧、高腔,还是昆曲、评弹、江南丝竹等都与嘉善田歌一脉相承。再反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最轻松自然方式表现英国田园风光和工业革命场景,这种对民族文化历史如数家珍又推陈出新的思维方式和路径,很值得借鉴和深思。

  打造新民俗艺术文化项目,可在 2006 年至今的 “嘉善田歌节”基础上创新、整合和提升,改 “嘉善田歌节”为每年一次 “嘉善吴越国际民乐节”,把单一的嘉善田歌表演扩大为以嘉善田歌为主,集萃江浙沪三地民歌、民乐、民俗文化的盛大节庆活动。同时坚持: 政府持续在场,不断监管和支持活动开展; 寻求国内外有实力的文化管理团队作为运营者; 吸引长三角地区名企和组织机构作为活动的投资商、赞助商,享有独家冠名权。在国内,要和央视、东方卫视或浙江卫视等一线电视媒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民乐节开幕式等环节进行全程直播; 在国际上,邀请国外民俗表演艺术家参演嘉善民乐节。以此来提升民乐节的美誉度和认知度,最终重塑民俗文化、田歌文化的生存环境。这既是文学艺术自身功能的必然反映,也是社会管理层对 “礼成于乐”的一种自觉。

  ( 二) 旅游推动民俗文化传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旅游业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而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可以为旅游带来更多附加值,使旅游业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因此,由旅游推动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旅游业和民俗文化联动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势必成为探索传承和发展嘉善田歌民俗音乐文化的创新路径。

  嘉善旅游资源独特、文化形态丰富。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嘉善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嘉善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条以西塘 “古镇旅游 ”为突破口,发挥 “水乡、古镇、田园”文化特色,主动融入 “大上海旅游圈”发展之路,成为县域旅游经济的典范。可以借西塘古镇的知名度和共享旅游市场人群,通过文化嫁接和转换,把田歌文化元素植入西塘旅游中,在古镇以及周边启动开发出以田歌为背景的旅游项目,通过西塘旅游来推动田歌文化传播和发展。

  ( 三) 文化与旅游经济有机互动,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来打通
  要抓住民俗文化核心,找准产品开发模式,使之成为传承、展现中国精神风貌和软实力的有效载体。桂林阳朔 《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它的文化核心就是 “刘三姐民间故事”.通过大导演、大场面的制作模式,把民族风情、民歌文化还有民间故事和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打造出了独特自然景观与艺术魅力并存的全新演出形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仅 2011 年就接待观众 150 万人次。

  借名人之力推动民俗文化和旅游文化融合。凤凰古城作为我国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借名人宣传当地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方面可谓是独辟蹊径、独占鳌头。它利用沈从文文学作品来证明凤凰文学内涵之深厚,借黄永玉书画作品来推广凤凰建筑美学之奇特,凭宋祖英乐坛影响力来宣传当地传统音乐之丰富,形成了 “凤凰古城在哪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的旅游宣传口号。因此,只要找准文化交集,不论是名人还是文化,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可以嫁接和转换的。

  走 “经济搭台,文化旅游唱戏”发展之路,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音乐。云南大理 “洋人街”是一个以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体建筑风格,集休闲、购物、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街区。从 2006 年初至今,在 “洋人街”仿古戏台上 “天天有戏”,利用市民公共设施,集合社会民间人力和财力,上演原生态白族传统音乐,至今从未间断。在客观上已成为大理 “洋人街”上一个引人关注的音乐文化事项,已成为旅游街区里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提高了游客们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直观认知,也提高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多样性。

  民俗文化和旅游文化对塑造城市文化品位有着特殊的推动作用,它能传播城市的正面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在联动田歌民俗音乐文化和西塘古镇旅游二者开发的时候,要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保持原汁原味的田歌艺术,研究制定出有效的宣传营销手段,营造一种 “走,去西塘听田歌”的公众旅游文化意识,把田歌打造成西塘旅游有特色的文化符号,把田歌制作成嘉善城市有内涵的文化产品,用旅游去展示传统民俗文化。

  结论
  
  以城市为载体,田歌文化在嘉善已经存在了千年,田歌历史文化价值充分证明了嘉善城市所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可以说是嘉善农耕经济文化、音乐艺术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历史缩影。地方政府在保护嘉善田歌传承者和扩大受众群体两个方面,需开拓思路、创新机制,酝酿 “嘉善吴越国际民乐节”类似的文化项目载体,作为城市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和平台,同时,通过嘉善旅游自身优势和特点,把田歌文化因子嫁接到西塘古镇旅游,以此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通过政府推动,文化启动,旅游拉动,城市带动等多元共同作用,保护、传承、发展嘉善田歌,促进民俗音乐的文化复兴。嘉善田歌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促进浙江 “两富”的又一生动实践。对此,我们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杨浙东,戴加平,聂幼犁。 以《嘉善田歌》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J]. 历史教学,2003( 12) .
  [2]孟凡玉,朱洁琼。 中国民乐[M].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2010.
  [3]张舫澜。 五姑娘[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5]施王伟。 江南民歌中的一支奇葩---嘉善田歌结构及音乐特点分析[J]. 音乐学习与研究,1997( 3) .
  [6]田青,秦序。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