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文化事业建设加速。江苏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成为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而言,江苏大运河民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对此,本文针对江苏运河民歌的流变进行分析,探究江苏运河民歌的传承发展现状,并深入探究江苏运河民歌的数字化传承发展路径,为江苏做好民歌的传承发展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江苏;运河民歌;流变;数字化;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己创造和演唱的歌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民歌以方言、口语为主要存在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其中,江苏运河民歌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身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一、江苏运河民歌的流变
(一)以《茉莉花》为例
江苏民歌文化流传甚广,而这种文化流动必然会带来文化的发展变化,各地在对一种文化的接收和传播中,不自觉地会增加一些本地文化因素和特征,所以不同地区呈现的同类民歌艺术也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江苏运河民歌也是如此,它的流传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体现传承特征。以《茉莉花》为例,这首江南民歌是江苏运河民歌的杰出代表,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于《茉莉花》的传唱,有不同的特点。
1. 明清时期的《茉莉花》
《茉莉花》也称《鲜花调》,是明清时期流传的一种民间小调。根据民间歌曲演变而来。以四句体乐段为主,各句的最后一个音分别是徵、宫、羽、徵,结构起承转合。第一句包含两个短句,最后结束的音是一样的,歌词上有很多的重复,第三句和第四句衔接,第四句在句尾有拖腔。从欣赏角度来看,那时候的《鲜花调》整体旋律比较婉转悠扬,曲调流畅,在旋法以及节奏方面富于变化。
2. 江苏《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优美,旋律动人,这种婉转、美好,一般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首民歌将词与曲很好地融合,将江南民众的柔情似水和温婉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丰富的情感。江苏民歌《茉莉花》使用降b徵调式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民歌的节奏形态多种多样,多处使用了切分节奏。这首歌曲更多的是突出一种旋律音调的婉转和柔美,表达的是细腻的情感,具有南方民歌的典型特征。
3. 河北的《茉莉花》
《茉莉花》在河北流传甚广,曲调使用六声音阶,旋律起伏有致,节奏感更为鲜明,虽然曲调有较大的起伏,但是音乐进行中的速度并不快,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带有一定的叙述性质,还有一定的舞蹈律动性。这种特点体现了北方女子的豪迈热情,这和北方淳朴的民风是相统一的。一些艺术鉴赏家认为,这首民歌音域方面要比江苏《茉莉花》更加宽阔,旋律的起伏也更为明显,具有北方民歌特点。此外,在河北的《茉莉花》民歌中,还增加了《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音乐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做到了统一。在节奏上,河北《茉莉花》具有民间舞蹈轻盈跳脱的律动感,在演唱上,演员吐字清晰,注重语法规整,在主旋律音上增加了一些装饰性的半音以及下滑音,在结束部分使用拖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言的表现力,让民歌的地方特色更为显着。
4. 东北的《茉莉花》
东北民歌《茉莉花》旋律上下行幅度变化大,与江苏《茉莉花》相比,其旋律更宽,节奏慢,抒情性突出,又不失北方人的爽朗大气。在曲调的应用上,体现刚柔并济的特点,整体情感表达十分自然真切,节奏分明。这些都与东北的民风特点是分不开的。在结尾部分,将高音时值拉长,也增加了一些衬词,这一点也突出了东北的文化特色。
(二)以《无锡景》为例
江苏民歌《无锡景》的音乐是清末北方的《侉侉调》在南方的传唱音乐形式。《侉侉调》流传到江苏南部后,被填以不同的歌唱各地风情的歌词,其中尤以吴语演唱的《无锡景》流传最为广泛。《侉侉调》也因此逐渐改成了“无锡景调”。江苏民歌《无锡景》是“无锡景调”的典型音乐形态。“无锡景调”目前在华北、江南、苏皖一带流传较盛,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也有人传唱。从清末以后开始流行且逐渐流传至大江南北。吴岫明在《中国民歌赏析》中提出:“江苏民歌《无锡景》与南方民歌《苏州景》《杭州景》《上海景》《南京景》《蒋老五侉侉调》属于同曲异词的关系”。周青青的《中国民歌》当中还以曲谱的形式对比说明湖南民歌《一更鼓儿咚》使用“无锡景调”的前一半音乐材料进行变化发展的情况。笔者查阅《湖南民间歌曲集》全套共查出湖南省内的“无锡景调”时调民歌共计9首,从现在已知的湖南省内的这9首“无锡景调”变体民歌可知,“无锡景调”在湖南境内的流变规律为:旋法基本相同;曲式结构及其音乐材料大多相同;调式色彩比较类似。
综上所述,《鲜花调》《侉侉调》在流传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发展特征。这些流变中的民族文化,包含了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也体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与此同时,也为世人展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
二、江苏运河民歌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路径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江苏民歌在传承过程中,通过艺术传承人进行传承,借助各种地区性或者是全国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观众呈现民歌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大众关注,从而建立江苏民歌文化的群众基础,这对于民歌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真正能够系统学习和传承江苏民歌文化的人比较少,传承人素质普遍偏低。进行民歌文化传承,教育才是最好的途径,通过在教育中融入民歌文化,能够为民歌传承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这有助于提升江苏民歌文化传承效益,促进传承人综合素养提升。但是,目前江苏民歌在教育体系中融合不足,缺乏相关的民歌素材和教材融合,也缺乏民歌曲目和教学的融合。
(二)资源挖掘不足,民歌体系不完善
江苏现有的民歌艺术成果虽多,但是真正能够登上舞台的民歌曲目并不多,大部分最后都成为一种民间小调,不能被纳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体系和传承体系中,限制了江苏民歌文化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地区对于江苏民歌艺术文化的挖掘工作不够深入,不能对相关民歌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包装,所以导致一些民歌文化逐渐衰败,甚至消亡。
(三)缺乏有效创新,民歌艺术一成不变
从江苏经典民歌的传承来看,在传承中,民歌艺术一直以原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被传承下来,这样无异于将民歌文化一次次完整地搬到各类舞台上,进行民歌文化的复制。而其中缺少必要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民歌文化的艺术魅力逐渐减弱,甚至有一些和现代文化不相融,大众对于这种民歌艺术的喜爱也会逐渐消失。
三、江苏运河民歌数字化传承对策
数字化传承强调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对于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使其融入现代化的文化保护体系中。借助数字技术,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重现和保留下来,这些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民歌艺术而言,对其进行数字化传承,更多的是对于江苏运河民歌的经典演唱曲目、大型演出活动等进行数字影像的录制,通过信息化途径对其进行保存,这样在后续传承中,才不至于流失,也不会失去其原本的味道。
(一)注重民歌艺术和教育融合,构建多样化合作模式
江苏民歌的传承发展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要走创新之路,要多元化发展。江苏民歌由于受地区、方言、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演唱方法、舞台表演、腔词结合要求都各有特色。江苏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演唱风格、咬字、吐音、声调起伏有一定的差别。学习同宗而不同结构、不同地区、不同歌词的民歌,对学生锻炼演唱风格的细节捕捉、把握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在数字化背景下,强化融合,可以将数字化的民歌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内容,让学生观赏和学习,感受原汁原味的江苏运河民歌的气质和韵味,实现对江苏民歌的有效继承。
江苏民歌传承中还要积极寻求和地区相关部门、企业等合作,构建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和地区政府合作,将江苏民歌艺术传承纳入乡村振兴的范畴,获得一定的政府资金支持;和企业合作,吸引相关旅游企业、服务型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得项目融资,达成利益共享的协议,在合作中还可以整合相关企业的优势资源,保证江苏民歌艺术传承中的资源问题得到解决。通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民歌传承提供更多的渠道,促进江苏民歌艺术传承加速,为民歌艺术传承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
(二)注重资源开发,挖掘完善民歌体系
针对江苏民歌传承中民歌文化流失的情况,要发挥艺术院校资源优势,引导师生对本土民歌进行教研合一的采风调研,鼓励创制新作参与各项展演及创作大赛,推出主题舞台精品等,从文化产业角度介入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在更宽广层面传播和传承苏地民歌。事实证明,很多江苏民歌的经典曲目都是在相关艺术作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是对于艺术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江苏民歌挖掘中,要深入地方文化,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挖掘素材,作为民歌创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这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深入江苏民歌起源和传承地区,和民众对话,和历史素材对话,和江苏民歌演员对话,把握地方民间艺术发展方向和底蕴,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究,将更多隐藏和被历史掩埋的故事挖掘出来,作为丰富民歌的有效途径。
(三)注重文化创新,与时俱进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成功告诉人们,地方民歌的发展首先要立足本地的地方性格和文化优势,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流传条件,对原生态民歌的合理化改变是其成功流传的前提,而所谓的合理化改变,既要注意保留原生态民歌的特色和优势,即“原汁原味”,又要使改变富有时代感和思想性,通过改变提升其艺术高度的同时,掌握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是促进民歌流传的又一重要措施。通过对民歌文化进行合理创新改编,让民歌文化与时俱进,显着增强民歌文化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现代观众喜爱民歌。
四、总结
本文以《茉莉花》为例分析江苏运河的民歌流变,剖析传统民歌传承的现实诉求。本文在深入剖析传统民歌对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具有正面推动作用的基础上,论证构建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探究江苏运河民歌传承机制构建的方法论,通过梳理多年来对待传统民歌的多方观点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论,即注重形式的多元合作、注重内容的资源开发、兼顾形式和内容的文化创新等,为探索数字化传承机制的合理构建打好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洵.新时代下扬州地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措施探究一以扬州民歌为例[J].汉字文化,2022,(04):167-169.
[2]周玉波,张跌丽.大运河民歌及其整理研究谫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01):54- 65+108.
[3]丁昕春.论音乐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承一以运 河流域(淮安段)民歌文化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3)-:406-409.
[4]陆超伟,单炜.运河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一-以嘉兴运河公园为例[J]. 工业设计,2020,(10):143-144.
[5]周玉波.唇齿相依相得益彰一-江苏运河地区 民歌整理与研究之我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1):62 -69+108.
[6]王志军.京杭大运河地区民俗文化与民歌<茉莉花〉艺术风格的流变[J].艺术百家,2011 ,27(04):223-226.
[7]赵文昊.京杭大运河北段文化带民歌流布情况研究一以民歌 <茉莉花>为例[J]. 艺术科技2018,31(11):159-160+175.
[8]丁昕春,刘筱湄.京杭运河淮安段流域民歌的音乐特点[J].艺术百家,2017.33(02):225-226.
[9]王占文.精妙绝伦尽善尽美一对山东 民歌风格特点的认识[J].音乐创作2016.(11):112-114.
[10]丁昕春.京杭运河流域(淮安段)民歌的文化特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