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乐文化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涤,拥有沉淀的文化内涵,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多遇坎坷,将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对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民族音乐文化当中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对其进行掌握能够更好地强化音乐教育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现代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渗透逐渐增多,我国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度较高,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化教学,让学生有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长效发展,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一、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具有深层次的特点,但是相对而言现代音乐教育学生更青睐于西方的音乐内容,这也是“快餐”音乐流行的主要原因。而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广泛度受到了抑制,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民族音乐文化经历历史发展的过程,一路传承至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现在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不同,因此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准确与深刻的认知、理解。
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全新认知,让学生发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与内涵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明确民族音乐文化对自身音乐专业的助益以及自身担负的传承责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与掌握,促使民族文化对学生影响力增强。而且在近些年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得到广泛发展,更多的人将民族音乐带到大众面前,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逐渐增高。而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深度,在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综合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环境等内容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能够融入音乐当中,对音乐有深入理解。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模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当中可以发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要从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兴趣入手,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充满兴趣,自发地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时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让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接收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在未来音乐领域发展期间依然能够坚持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全面贯彻落实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兴趣的培养工作,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科学创新,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然后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深化教学。在教学期间要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注重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感受与想法,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学。教师要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以及深度。
三、采用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加深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性
在现代教学当中,有更多的教学理念被应用,新型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音乐教育当中同样需要采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教育当中去。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将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与音乐教育内容进行结合设计,突出教育内容重点,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发扬与传承重要性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时刻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正确的意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未来音乐领域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时刻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在现代音乐领域发展当中,音乐元素更加多样化,而音乐潮流就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更新换代,相对而言民族音乐文化是经历长久的发展积淀所形成的文化基石,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优势,教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人员,也同样要有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增设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教育,以身作则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积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汲取和掌握,从而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将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需对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科学规划。比如,在音乐考核环节,教师在出题时可以偏重于民族音乐知识的考察,让学生们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深化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促进学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形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识,从而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巧伟,张天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科技,2015(3):12.
[2]肖赛.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