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语境的内涵
语言的使用与语境密不可分。传统语境观认为,语境就是言语环境,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使用和理解语言的环境,即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语方式、交际者的身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这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探讨语境的本质。然而,这种观点却忽视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充实字面意义的动态认知推理。正是基于这一点,D.Sperber和D.Wilson,提出“认知假设”即“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一个人的总认知语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及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认知语境指的是语用者在知识结构中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单位、知识单位之间的连接习惯以及连接知识单位的典型的逻辑方式冈。
认知语境强调认知过程的互动性和变化性,交际的成败取决于交际双方对信息的发出、加工、解码和提取的正确性,一旦出现偏离和误解就会造成交际失败。这个过程也就是“明示一推理模式”.因此,交际过程既是一个编码解码过程,又是一个通过推理而得出交际意图的过程。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在交际状态下,交际双方利用已内化在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当前情景,主动选择并提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不断建构认知语境。随着交际的不断发展,认知语境也不断发生变化。理解每句话语所需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是不同的,因此,交际双方在话语理解中要为每句话语建构新的语境。每句话语都蕴含了不同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而获得的语境效果又有可能作为新的语境参与新一轮话语的理解。只要交际不停止,这一过程就会不断进行下去。可以说,动态性是认知语境的本质特征认知语境是由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知识构成的.词汇信息是指自然语言中表达词汇意义的内容,包括语音、语义、句法等信息。比如,jani-for的词汇信息包括:(1)它的发音是['d3aenita] ;(2)它的拼写形式是J-A-N-I-T-O-R;(3)它所表达的概念是“看门人”;(4)它的词性是名词;(5)它的句法功能是充当主语或宾语等等。逻辑信息包含一系列演绎规则。这些规则用于处理明示信息,对输人的假设或输出的假设进行形式化的描述。
百科信息,亦称背景知识或世界知识,是以图式、脚本、情景等认知模式,把过去的知识经验组织和存储在大脑中而形成的信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新信息会激活百科知识中的相关概念和信息,建构认知语境,通过思辨推理,以获得语境效果。作者在撰写文章时,由于受语篇简洁性的制约和写作意图的支配,不一定把所有的信息都一字不漏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读者需要利用已有的百科知识填补语篇中被省略的事项。例如:
A: What time is it?
B:The mail has already come.
如果读者没有掌握“邮差总是在某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经过”这样的背景知识,就会认为所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一旦读者掌握了这个背景知识,就会推断出B的回答是以邮差的经过来暗示一个大概的时间。可见,读者的百科知识越丰富,其阅读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二、认知语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认知语境是在话语双方的交际过程中选择和建构起来的。阅读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读者与作者的交际过程,完全吻合认知语境的特征。因此必然会涉及到认知语境的建构。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认知语境理论对准确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和语篇文化内涵起着重要作用。
(一)把握作者创作意图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理解主旨要意。换言之,就是要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获得作者没有直接表明的信息,如作者的态度、观点、主旨意图等。这就需要学生将语篇中的新信息与自身内化的知识经验相互结合,建构认知语境,进行动态推理,以获得语境效果。例如,When the phone final-1y rang, Joe leaped from the edge of his chairand grabbed for it.当学生读完这句话时,首先对明示的词汇信息进行解码,即理解phone、Joe、edge 、 his 、 chair, it等名词、代词的字面意义,以及rang、leaped、grabbed等动词的时体意义。这样,可得到“Joe终于接到了电话”这一字面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让他们结合已有的百科知识,建构一系列的语境假设。例如,基于finally可以建构“Joe等电话已有一些时间”,基于leaped和grabbed可以建构“Joe动作急促”,基于edge ofhis chair可以建构“ Joe的心情紧张而渴望”等语境假设。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词汇信息、百科知识、逻辑信息等整合起来,进行动态推理,就可获得语境效果,即人们总是在等待非常想接的电话且等了很长时间后,在电话铃响起时,就会以飞快地速度去接电话。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交际意图,即Joe怀着紧张而渴望的心情,终于等到了这个重要的电话。可见,进行动态推理,建构认知语境,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正确理解文化内涵
在阅读理解中,背景知识的广狭程度会对认知语境的建构带来不同的影响。只有以丰富的百科知识作为背景,才能创造出多样化的语境,使阅读理解达到复杂、丰富、深刻的境界。因此,包含百科知识的认知语境对准确理解文章内涵起着重要作用。例如,讲解《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二册第3课Inaugural Addres: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背景知识,如肯尼迪总统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才会正确理解文中出现Almighty God 、 IsaiahHis blessing His help 、 God' s work等宗教词汇的原因,而且对整篇文章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可见,学生的百科知识丰富了,建构的认知语境就会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及态度。
三、认知语境缺失的阻碍功能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认知语境,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深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但如果认知语境缺失或忽视其存在,就会阻碍学生找出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联系,无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因为认知语境强调在理解作者信息意图的基础上,利用明示信息,结合百科知识和逻辑信息,进一步去挖掘作者的交际意图。如果认知语境缺失,就无法获得交际意图,从而降低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一)明示过程无法互明
交际能否成功就是看交际者对认知环境是否能够明白和相互明白。阅读理解的性质同样也是交际。“交际”是一种“明示一推理”的行为。在阅读理解中,作者把创作意图用文字明示出来,学生要建构认知语境进行推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学生认知语境中的百科知识严重缺失,就无法准确进行动态推理,从而给阅读理解造成极大障碍。例如,《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14课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中有这样一段话:
After dinner,…the arch anti-communist,thiswas 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m,Mr. Churchill replied, `not at all'.
此处“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m”是《圣经》中的典故,原意指“扶持主人拜倒在伪神临门脚下”,引申为“为了顺应社会习俗而做出违心之事”.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圣经》了解不多,“临门”这个典故几乎没有人知道,学生的认知语境中缺乏百科信息,导致对交际意图理解失败。可见,认知语境的缺失会对“明示一推理”的交际行为造成障碍,以致无法深刻理解文章涵义。
(二)难以获得语境效果
认知语境理论认为,在话语明说基础上,听话人会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知识)作出语境假设。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由上述三种信息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话语的推理自然会获得不同的语境效果。例如,《高级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1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中,说话人所用的句子几乎都是使用不规范的短句或省略句。这是因为在遭受咫风袭击时,受情绪和环境的影响,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而文中人物却能够建构语境假设,获得了语境效果,实现成功交际。但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无法身临其境,因而难以建构正确的语境假设并获得语境效果。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构J洽当的认知语境,利用三种信息建构正确的语境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这样才能获得语境效果,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依赖于认知语境的建构,选择和建构认知语境对充实字面意义、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授构建认知语境的必要信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用能力。此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进行有效的文化导人,以丰富学生的百科知识网。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利用百科知识填补语篇中被省略的事项或补足明示信息的不足。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根据作者提供的明示信息,结合自身的百科知识,进行动态推理,建构认知语境,从而获得作者创作意图的认知过程。因此,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逻辑推理,建构认知语境。
参考文献:
[1]Sperber&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熊学亮。简明语用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9.
[3]胡霞。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2004(3):91-97.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06-307.
[5]李佐文,吕佳。从关联理论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4):54-56.
[6]吕佳。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文化导人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oos(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