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模式造林成效研究是在静宁县三荒造林成活率低,且苗木生长缓慢,难于成林的情况下,通过在各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模式植树造林,来研究各模式的林木成活率及今后生长成林情况,最后筛选出我县各立地类型最适宜的造林模式。
1 试验地点及时间
以最能代表全县各地普遍的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的三合乡北岔集流域选为试验点。试验于2002年春开始,2011年秋结束。
2 立地类型的划分及造林模式的设计
根据《甘肃黄土高原立地分类与适地适树》及《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立地分区,静宁县属于黄河流域(Ⅰ)陇中黄土丘陵亚区(Ⅰ2)中南丘陵沟壑小区(Ⅰ2-5)。在该类型区下,将试验流域按地形部位、坡向、植被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具体为Ⅰ(梁峁)、Ⅱ(阳坡)、Ⅲ(阴坡)、Ⅳ(沟道)4个类型。
参照 《造 林 技 术 规 程》GB/T15776-1995[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2]等多种国家行业规范,结合我县乡土树种分布规律及常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各树种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设计了最适合我县三荒几种造林模式,具体为1(山毛桃+沙棘)、2(侧柏+沙棘)、3(刺槐+沙棘)、4(山杏+沙棘)、5(刺槐)5种模式。整地方式采用鱼鳞坑或水平台,造林方法采用植苗,时间春季或秋季,株行距除刺槐纯林设计2m×3m,其余都为1.5m×2m,混交比例1∶1,全部采用Ⅰ级苗木。
按照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在同一立地类型的地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宜林地作为项目科研基地,每个基地面积3.3hm2,划分为4个规整的小区,按顺序排列5个造林模式。共选取科研基地4个,面积13.3hm2,划分试验小区20个。
基地划分后,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于2002年春在各小区进行整地造林,一次完成了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并分别于2002年秋、2004年秋、2011年秋对当年成活率、3年苗木保存率、10年林冠覆盖度进行科学调查。在对众多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各立地类型下最适宜的造林模式。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当年造林成活率调查按照《甘肃省造林技术规程》,成活率计算方法为标准地各树种成活株数与栽植株数的比值。
85%以上为合格,41%~84%为需补植,40%以下为重造。【1】
从表1看出,在Ⅰ、Ⅱ立地类型条件下,1、2模式造林成活率达到合格标准,3、4、5模式为需补植范围;在Ⅲ、Ⅳ立地类型条件下,所有模式的造林成活率都达到合格标准,基本保持一致。由此看出,Ⅰ、Ⅱ立地类型,不适合采用3、4、5模式造林。
3.2 3年苗木保存率调查按照《甘肃省造林检查验收标准》,保存率计算方法为标准地各树种保存株数与栽植株数的比值。
80%以上为优秀,60%~79%为及格,59%以下为不及格。调查结果如下。【2】
从表2看出,1、2混交模式栽植的苗木,在4种不同的立地类型条件下,3年苗木保存率均达到优秀;1混交模式栽植的苗木,在4种不同的立地类型条件下,3年苗木保存率均达到及格;3、5混交模式栽植的苗木,在Ⅰ、Ⅱ立地类型条件下为及格,Ⅲ、Ⅳ立地类型条件下为优秀。即在Ⅰ、Ⅱ立地类型条件下,不适合采用3、4、5模式造林;在Ⅲ、Ⅳ立地类型条件下,不适合采用4模式造林。
3.3 林冠覆盖度调查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3],具体方法为:沿标准地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测算树冠垂直阴影的长度,两数相加后除以28.28,即为调查地覆盖度。覆盖度达到70%以上为密,50%~69%为中,30%~49%为疏。调查结果见表3。【3】
从表3看出,1模式在各立地类型下,总盖度变化不大,全达到密的级别;2模式在各立地类型下,总盖度变化不大,全为中的级别;3、5模式在Ⅰ、Ⅱ立地类型下总盖度为中、疏,Ⅲ、Ⅳ类型下为密,但3模式为复层林,生态效益明显优于5模式;4模式在各立地类型下均表现不好,尤其是山杏,10年后还基本没有形成树冠。
4 结论
通过对当年造林成活率、3年后苗木保存率、10年后林冠覆盖度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于2011年筛选出我县各立地类型下最适合的树种混交模式:即干旱的梁峁(Ⅰ)和阳坡(Ⅱ),最适宜沙棘、山毛桃1∶1混交模式(1模式);相对湿润的阴坡(Ⅲ),最适宜刺槐、沙棘1∶1混交模式(3模式);湿润的沟道(Ⅳ),最适宜刺槐纯林建设模式(5模式)。侧柏、沙棘1∶1混交模式(2模式)及山杏、沙棘1∶1混交模式(4模式)不适合当地立地条件。
参考文献:
[1]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S].1995
[2]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1996
[3]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