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林业论文

苏州园林的名称归类和文化内涵分析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作者:任文欣 韩波
发布于:2021-03-10 共4888字

  摘要: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士人的身心栖息之所,体现出园林主人的追求,寄托着园林主人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文化精神的有形载体。在园林的命名、观赏之中,园林将主体的审美意识赋予再造的园林山水,在园林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居所的命名,体现出个人的道德追求,寄托着隐居田园的高洁志向。文章以苏州园林为例,通过对园林名称的内涵探究,试析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苏州园林; 文化精神; 隐逸思想; 天人合一;

  An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Spirit in the Naming of Suzhou Gardens

  Ren Wenxin Han Bo

  School of Fine Arts of Design, University of Jina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rts School

  Abstract:Classical garden is the place of habitat of body and mind, as the scholars reflects the garden owner's pursuit, with garden master aesthetic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isthe physical carrier of cultural spirit. Taking Suzhou garden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spirit behind the gardens by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ir names.

  园林是于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古典园林,为古代文人提供了一个可游、可居、可赏的文化空间。对于士人阶层来说,园林,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园林中包含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诸多造园要素,通过巧思排布,构造出模拟天然形态的人工景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成为造园的最高审美追求。文人们参与园林的设计营造,将自身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品格融入园林之内,在再造的自然之中,找到了身心的安放之道。

  一、苏州园林命名归类

  与其他景点相比,古典园林在命名上更为含蓄隽永。无论是侧重于表现园林之景还是传达观景之情,抑或将情景相交融,园林的名称都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体现出士人阶层独特的审美旨趣。“城里半园亭”的苏州,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秀美园林,被誉为“百园之城”。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试分析其命名规律,探究其文化内涵。

  许多园林的最初名称业已在岁月中磨灭更迭,不能溯其本源。笔者以2018年发布的苏州园林名录为材料,以其中收录的108座园林为研究对象,发现园林的命名规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以园林主人姓氏、园林所处地名来给园林命名。

  这一类所占比例最大,占到108座之中的43座。这一类命名方式较为常规,故不多做论述。

  2. 以园林景色命名:

  如环秀山庄、拥翠山庄、听枫园、塔影园、倚晴园、拂水园、惠荫园等23座。这类命名方式将观赏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园林美景之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3. 以园林带给人的感受来命名:

  如留园、畅园、可园、遂园、怡园等9座。强调园林带来的愉悦感,侧重于审美主体的感受,体现出士人由关注外物到向内探求的心态。

  4. 以园林主人高洁隐逸的志趣命名:

  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耕乐堂、师俭园等25座。园林主人将园林作为庙堂与林野之间的缓冲地带,在隐居生活中,达到人格的完善,完成自身的精神建构。园林以精神净土的形态存在。

  通过对苏州园林名称的归类整理,笔者试分析园林命名规则背后体现的文化心理与美学理念,从而助益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园林名称中的文化价值。

  二、融情于物,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多数景点的命名往往取诸景致,凸现其特色。而园林的命名,并不仅仅以景入名,而多是将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把主观情感跟客观景色都糅合在园林的名称中,体现出融情于物、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如苏州名园“环秀山庄”和“拥翠山庄”,山庄之景固然秀丽葱茏,而景色环抱之下,是园主得以环奇山秀水、拥蓊郁入怀的园林之乐。审美主体(园林主人)将主观情感倾注于审美客体(园林风光),在与自然的相处中,积累感性的审美体验,从而获得美学层面上的享受与心灵的愉悦。这种体验再返归自身,引起与外物的共鸣共感。在与园林交融的直觉体悟中,审美主体的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

  再以苏州园林“听枫园”为例,“听”,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园林的主人,如果没有“人”作为主体,“听枫”的行为也便不复存在。正是主体和客体同处于“此在”,主客合一的审美行为才得以进行。雨打枫叶簌簌,环以嶙峋湖石,园林主人在此听风观月,与山水融为一体,恣意悠游之间,晏然俯仰自得,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观照。在传统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的理想境界,是以自身生命通贯宇宙全体,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园林命名中,就贯穿着这一基本文化精神。从“倚晴园”“揖秀园”“问泉亭”等园林的命名之中,都能看到一个隐含的审美主体。

  又例如“拂水山庄”,此处是名士钱谦益与爱妾柳如是的隐居别业,这对神仙眷侣在苏州临水而居,有文为记:“山翠湿衣,泉流聒枕,相与顾而乐之,遂有栖隐之约”(2),拂水,既是园主的动作,也寓意着主人隐逸园林,与山水相乐的愿望。王国维曾提出“有我”(3)与“无我”(3)之境,园林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在整体性的天人观念之下,园林主人把自身的情感贯注于再造山水之内,达到主客的浑然合一。

  有别于西方“天人相胜”的人本主义,中国造园与命名,都追求天地的融合一体,《易经》中提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4)反映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特征。人在山水天地之中,体悟自身,在自然中,完成精神层面的超越。因此,在园林修建中,造园家力求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观赏空间。园林的命名上,也将人与景色的贯通体悟作为确定名称的重点。除了造园设计,绘画艺术山水田园诗等传统的艺术形式,都追求人融于物而与物相得的境界。

  儒释道三家的哲学中,都有对于天人关系的阐释,其中对传统美学影响最深的,无疑是道家思想。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5)84,在园林这一再造自然的空间中,得到了和谐而直观的体现。在拥翠环秀、听风拂水、倚晴揖秀、惠荫静思的沉浸体验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5)66的境地跃然而出。

  三、闲居田园,寄情山水的归隐之志

  另一类园林的命名,是为了表达园林主人闲居田园、寄情山水的归隐之志。作为人工修建的第二自然,园林介于庙堂与林野之间,是“中隐”(6)的理想场所,也是士人隐居思想的重要载体。园林的存在,为传统中国士人找到了一条身心的安放之道。

  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之下,士人阶层往往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7)的理想抱负。但是在仕途中,其高洁德行往往不为官场污浊所容,或被贬黜,或主动退隐,儒家入世致仕的政治理想遭遇挫折,于是士人们往往退居山野,从道家思想当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他们将愁情寄予山水,将不得志的悒郁,化为对天地自然的观照。在园林之中参悟自然,怡养性情,寻求心灵的平和安适。

  如苏州名园“拙政园”,其名出自潘岳的《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8)拙政园的主人王献臣在仕途失意后,退隐姑苏城东,藉由“拙政”二字,表明其远离朝堂、安于山水之意。

  “网师园”,始称“渔隐”,几易其主后,被清代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置,定名为网师园。网师,为渔夫之意,与“渔隐”一脉相承,体现出园林主人自得于渔樵耕读,寄情田园的悠然心境。

  “耦园”:“耦”,意为耕种。原名涉园,出自陶渊明的“园日涉以成趣”;而“退思园”“耕乐堂”等,都借园林命名,抒发远离宦海,闲居田园的归隐之志。

  一方面,文人通过与自然的交流,纾解来自人伦世间的苦闷,寻求理想破灭后的疗愈;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自然中怡养性情,冶炼心神,使人格臻于完善。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自述,他退隐园林的原因是“罪废无所归”(9);因此修建沧浪亭“以舒所怀”(9)。而在游冶园林之中,感受到了归隐的真趣:“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9)这段文字正是文人们摆脱案牍劳形的桎梏,于园林之中悠然自得的真实写照。通过园林隐居,士人群体完成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建构,脱离了功利境界的得失所困,最终到达超然物外,忘怀得失的天地境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10)进为庙堂,退为林野,清则匡济天下,浊则归隐园林。园林,在钟鼎与山水间取得了平衡,士人进退从容有度,隐于园林,藉由闲居归隐,实现了精神的自由。园林成为古代士人阶层退隐避世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心灵的栖息之所。从命名中,就可管窥一二。

  四、以器载道,高洁自况的道德理想

  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山水比德的概念。《易传》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1园林规划需随势赋形,通过改造地形,营造景致,排布园境和种植草木等途径,完成园林内部规划。柳宗元提出的“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12,就是这一造园思想的理论阐述。有形的园林,是主人观念的具像化呈现,修建者往往以园林比德自况,表现自身的价值向度与审美追求。园林命名中,体现着“以器载道”的艺术观。

  如苏州的师俭园,“师俭”二字,出自《史记》中的《萧相国世家》一篇:“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13师俭园原为晚清住宅,是带有苏州园林风格的民居建筑,园林主人为其取名“师俭”,告诫儿孙崇尚节俭,将高风亮节代代相传;同里镇退思园,为清代任兰生营造,园名出自《史记》,取其“退思补过”之意,勉励自身常观己过,省察言行;阳澄湖畔的后乐园,取自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借园名表达出主人心系家国的志向;苏州乐圃,取“乐知天命故不忧”之意,自勉顺应天道,修养自我。这些园林的命名,都是“以器载道”这一理念的直观呈现。

  如《长物志》中所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14,园林本身即是承载观念,抒发性情的场所。园林主人通过命名,表达他们的道德理想和人格追求。借助园林这一外物,在与山水草木的沟通中,使人格臻于完善,最终达到“道”的理想境界,于山嵌水抱中,完成自身的人格建构。

  五、结语

  士人们将内心的价值取向投诸园林,园林的修建、游赏、命名与居住中,无不承载着士人自身的心灵追求。景观作为载体,表现园林主人的价值向度与审美追求。审美维度上,园林命名体现出天人合一、融情于物的审美追求;价值层面上,借园林命名,抒发远离宦海、闲居田园的归隐之志;在道德层面,士人们以园林比德自况,抒发高洁志趣与人格理想。

  园林的营造与命名,体现着士人阶层的文化内涵,个体与园林在交融观照中,实现着士人自身的精神超越。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园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梁变凤.技艺载道,道艺合一--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艺术融合的案例与理论探索[D].太原:山西大学,2012.

  [9]陈巍.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美学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7).

  [10]万艳华.中国古典园林名题初探[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4(11).

  [11]黄开发.儒家功利主义的文学观与文以载道[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5).

  [12] [明]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注释

  1[明]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园说,37页

  2[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卷四十五

  3[清]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页

  4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乾·文言》,28页

  5庄子.庄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庄子·齐物论》

  6[唐]白居易《中隐》

  7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卷十三·尽心上》39页

  8[南梁]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卷十六》122页

  9王水照.唐宋散文精选[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46页

  10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卷七·离娄上》29页

  11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周易·系辞上》,77页

  12[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14[明]文震亨.长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长物志卷三·水石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原文出处:任文欣,韩波.苏州园林命名中的文化精神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01):59-61.
相关标签:园林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