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营养学论文

初一新生早餐食用频率和在外就餐情况研究

来源:预防医学 作者:邹艳;赵栋;章荣华;顾
发布于:2020-08-21 共4395字

  摘    要: 目的 了解初一新生早餐就餐情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9—10月在浙江省中西部地区抽取3所学校的初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面对面调查学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和过去1周其他饮食行为。结果 共调查初一新生909人。过去1周早餐就餐0次25人,占2.75%;1~3次72人,占7.92%;4~6次213人,占23.43%;7次599人,占65.90%。不同新鲜蔬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居家就餐233人,占25.63%;在外就餐676人,占74.37%。不同性别、居住地、新鲜水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一新生每周早餐就餐次数较少,以在外就餐为主,早餐就餐频率和就餐地点与饮食习惯有关。

  关键词: 早餐; 就餐; 饮食习惯; 初一;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1]提出,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学龄儿童应保证每日早餐规律及营养充足,包括谷类、禽畜肉蛋类、奶类或豆类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早期的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且与成年后的健康密切相关[2]。保证充足的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的基础。研究发现,形成良好的早餐习惯和保证早餐营养质量是学龄儿童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3,4]。本研究调查浙江省中西部地区初一新生早餐食用频率及在外就餐情况,为指导学龄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浙江省中西部地区初一新生为调查对象。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患者。调查对象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于2016年9—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浙江省中西部选取景宁畲族自治县、缙云县和永康市3个县(市),再从每个县(市)随机抽取1所中学,对初一年级所有新生进行调查。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在校医和班主任配合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居住地和父母文化程度等)、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和过去1周其他饮食行为(包括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牛奶的食用频率等)。问卷核查后统一回收。

  1.2.3 、相关定义

  在外就餐是指不在自己家中对食品进行加工,而在食堂、餐厅等餐饮场所进食正餐或在餐厅、食堂和超市等公共场所购买方便食品为正餐在家中食用[5]。
 

初一新生早餐食用频率和在外就餐情况研究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9.2软件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早餐就餐频率为有序分类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早餐就餐地点为无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初一新生909人。男生470人,占51.71%;女生439人,占48.29%。居住地以城区为主,380人占41.80%。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均以中学/中专为主,分别为722人和696人,占79.43%和76.99%(696/904,存在缺失值)。本次调查的初一新生每周食用7次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牛奶分别为373人、677人和320人,占41.03%、74.48%和35.20%。经常挑食122人,占13.42%。饮用饮品以白开水为主,478人占52.59%。

  2.2、 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比较

  过去1周早餐就餐0次25人,占2.75%;1~3次72人,占7.92%;4~6次213人,占23.43%;7次599人,占65.90%。新鲜蔬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不同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住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新鲜水果食用频率和牛奶饮用频率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比较
表1 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比较

  注:a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其他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b表示存在缺失。

  2.3 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比较

  过去1周早餐居家就餐233人,占25.63%;在外就餐676人,占74.37%,其中学生食堂就餐505人,占55.56%,早餐馆(摊)就餐171人,占18.81%。过去1周男生在外早餐就餐比例高于女生(P<0.05)。不同居住地、新鲜水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早餐食用频率、新鲜蔬菜食用频率和牛奶饮用频率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比较
表2 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比较

  注:a表示存在缺失;b表示居家就餐与在外就餐整体比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65.90%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每日均食用早餐,低于李荔等[6]对我国6~17岁学龄儿童早餐就餐调查结果(91.1%)和郑梦琪等[7]对我国6个城市高年级小学生早餐就餐调查结果(88.5%)。段一凡等[8]对城市儿童1998年和2008年早餐行为进行比较,发现儿童每天吃早餐的比例由84.7%下降至79.0%。学龄儿童食用早餐情况不容乐观。

  有文献报道,学龄儿童早餐就餐频率与母亲文化程度有关[9],可能与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越注重健康有关,提示父母亲的饮食习惯影响子女。但本次研究未发现此种关联,可能与调查地点在浙江省中西部地区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发现,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频率与新鲜蔬菜食用频率有关。FAYET-MOORE等[9]研究发现,食用早餐者摄入的钙和叶酸高于不食用早餐者,摄入的总脂肪低于不食用早餐者,提示早餐就餐习惯与膳食结构有关。有研究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早餐就餐习惯和膳食结构呈正相关[10],提示应保证学生早餐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合理膳食。虽然食用早餐与不食用早餐学生在1天中摄取的能量几乎没有差别,但不食用早餐的学生可能会在其他时间食用蔬菜和水果[11]。本研究还发现,早餐就餐频率与挑食行为有关,与DOVEY等[12]研究一致。学校应积极倡议学生每日食用早餐,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男生过去1周早餐在外就餐比例高于女生。农村学生早餐在外就餐比例较高,与李荔等[5]对2010—2012年中国6~17岁学龄儿童早餐状况分析的结果一致。有研究报道,中国初中学生外出就餐知信行得分低[13],提示应对学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营养健康的相关认知,提高初一新生的早餐就餐次数。本次研究将在外就餐地点细分为学生食堂和早餐馆(摊),且不同居住地初一新生在外就餐地点均以学生食堂为主,提示学生食堂作为一个特殊的在外就餐地点,其早餐质量的评估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新鲜水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的初一新生过去1周早餐就餐地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HEN等[1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浙江省中西部地区初一新生每周食用早餐的频率较低,以在外就餐为主,早餐就餐频率和地点与新鲜蔬菜/水果食用频率、挑食频率和饮用饮品种类等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学龄儿童的早餐就餐行为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引导学龄儿童健康饮食态度,推进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确保学龄儿童早餐食用频率,共同维护儿童健康。同时,家长应尽力说服学龄儿童居家食用早餐,注重早餐的营养质量。对于寄宿制学校,应增加学校早餐计划,如向特定的学生提供免费早餐等[15]。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未能深入评估学生早餐的膳食质量,今后将进一步针对早餐质量和学生营养状况开展入户调查,对学生食堂的早餐质量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GLUCKMAN P D,HANSON M A,COPPER C,et al. Effect of inutero and early-life conditions on adult health and disease[J].N Engl J Med,2008,359(1):61-73.
  [3] TAMBALIS K D, PANAGIOTAKOS D B, PSARRA G, et al.Insufficien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habits,screen time,and obesity in children[J].J Clin Sleep Med,2018,14(10):1689-1696.
  [4] ZAKRZEWSKI-FRUER J K,GILLISON F B,KATZMARZYK P 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kfast frequency a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ldren from 12 countries[J/OL].BMC Public Health,2019,19(2019-02-21)[2020-04-30]. http://proxy.lib.wmu.edu.cn:80/rwt/CNKI/https/MJXXG6DWMJXGTZ5IMWRXZ7DIFG/ 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19-6542-6.
  [5]曹可珂,何宇纳,杨晓光.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状况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2):1088-1092.
  [6] 李荔,杨媞媞,徐培培,等.2010—2012年中国6~17岁学龄儿童早餐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6):523-526.
  [7]郑梦琪,刘辉,洪镭,等.我国六城市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2):166-168.
  [8]段一凡,刘爱玲,张倩,等.城市儿童1998年和2008年早餐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17-1419.
  [9] FAYET-MOORE F, KIM J, SRITHARAN N, et al. Impact of breakfast skipping and breakfast choice on the nutrient intake and body mass index of Australian children[J/OL].Nutrients,2016,8(2016-08-10)[2020-04-30]. http://proxy.lib.wmu.edu.cn:80/rwt/CNKI/https/P75YPLC/ ncbi. nlm. nih. gov/pmc/articles/PMC4997400/.DOI:10.3390/nu8080487.
  [10] KIM S Y,SIM S,PARK B,et al.Dietary habits are associated with school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ts[J].Medicine(Baltimore),2016,95(12):e3096.
  [11] KANT A K,GRAUBARD B I.Within-person comparison of eating behaviors, time of eating, and dietary intake on days wth and without breakfast:NHANES 2005-2010[J]. Am J Clin Nutr,2015,102(3):661-670.
  [12] DOVEY T M,STAPLES P A,GIBSON E L,et al.Food neophobia and ‘picky/fussy’ eating in children:a review[J].Appetite,2008,50(2/3):181-193.
  [13] HU P, HUANG W, BAI R, et 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related to eating ou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J/OL].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6,13(2016-07-12)[2020-04-30]. http://proxy.lib.wmu.edu.cn:80/rwt/CNKI/https/P75YPLUNMSZGTLUDN7XB/1660-4601/13/7/696.DOI:10.3390/ijerph13070696.
  [14] CHEN C Y,HSIAO Y C.Dual trajectories of breakfast eating and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over a 5-year follow-up period amo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gender differences[J].Appetite,2018,121:41-49.
  [15] LARSON N,WANG Q,GRANNON K,et al. A low-cost,graband-go breakfast intervention for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changes in school breakfast program participation among at-risk students in Minnesota[J].J Nutr Educ Behav,2018,50(2):125-132.

作者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原文出处:邹艳,赵栋,章荣华,顾昉,孟佳,李娟娟,何梦洁,方跃强,苏丹婷.初一新生早餐就餐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2020,32(08):824-827+831.
相关标签:营养与健康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