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经验性科学,临床的实践工作是医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各级带教教师不断地示范、讨论、培训,学生不懈地观摩、学习、实践操作均缺一不可;而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种杀医、打医事件的频发,使得医患冲突问题日益明显。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减少医患冲突,不管是实习医师还是带教教师,甚至医院领导大多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实习医师较以前更少涉足具体的临床工作,更多地沦为打杂对象,这种情况不管对实习医师个人或整个医学的传承都是极为不利的。本文通过对医学生相关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帮助带教教师减少与实习生相关的医患冲突,加强临床带教工作。
一、与实习医师相关医患冲突的常见原因
1.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差。实习医生初进入临床,往往难以适应角色的转换,对临床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服务意识不强,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时没有考虑好双方特定的角色关系;另外一方面,本身年纪轻,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处世经验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在处理日常医患沟通,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提问甚至医患冲突时,常常出现不懂装懂、胡乱解释,甚至出现过激的情绪、言行等,导致医患矛盾升级恶化等现象。
2.专业技能不足,缺乏临床经验,草率上手。由于实习医生各方面专业技能不熟练,又急于上手,常常在对患者进行某些临床操作如查体、换药时,难免丢三落四,手忙脚乱,且对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对能力,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这些也容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医师的工作不信任,不满意,从而导致医患冲突。
3.法律意识淡薄,保护意识不强。实习医师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在实习期间往往无法理性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医务人员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角色定位,这就导致学生没有责任感,无法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实习医师刚开始脱离枯燥的理论学习,接触临床工作,对医院环境、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各项事务常常会具有极大好奇感,这就导致常将患者的各种隐私资料当作新奇信息泄露给其他人,完全忽视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另一方面,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所有的医疗活动均需要在带教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不能单独完成,但这一点往往在临床实践中被忽视。医学生初下临床,对临床工作往往非常热情主动,常常会为满足内心新奇感和成就感,跃跃欲试,希望亲自参与各项医疗活动,甚至渴望能有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的机会,没有危机意识和法律意识,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无疑大大增加了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引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危险。
4.患者自主选择权与临床教学相冲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有知情选择权,因此患者可以有权利拒绝实习医生对自身的任何医疗实践操作,而这必然与实习生的临床实践工作带来不便和影响。患者拒绝原因有四:第一,对实习医生的能力不信任。第二,生病住院的患者往往伴有强烈的病耻感,所以常常不愿意对自己经管医生以外的参与自身的医疗活动,不愿意其他的人了解自己的隐私。第三,实习医生观摩时,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不尊重病人隐私,有时顾及不到病人感受。第四,被作为临床示范时,往往会耽误病人时间。而另一方面,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常常难以同时兼顾患者意愿以及学生临床实践的需求,因此常常会忽视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不事先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直接让学生亲身参与患者医疗实践活动中,这必然导致对患者的不尊重,容易诱发医患纠纷。
5.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尖锐紧张,医患冲突日益增多,医患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理解。医患之间本是一方竭尽全力,一方信任感激,现在却演变成一方在医疗过程中必须时时想着自我保护,避免承担责任,另一方则警惕戒备,时时防着医生对自己敷衍、不尽职,甚至出现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医学生在医院的处境变得尤为尴尬艰难。临床实践中实习医生是与病人接触最早,也是次数最频繁的医务人员。部分患者在对医疗服务不满意时,常常不愿得罪医生,转而将攻击指向实习医生,对他们百般挑剔刁难,而医学生常因年龄小,阅历少,很难克制,常常会使医患冲突升级。
二、防范对策
1.提高医学生服务意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医患角色的定位以及医患相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鉴于此,医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成为了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在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应对这些初入社会而经验不足的实习医生强化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真正去理解患者躯体痛苦、心理紧张以及因疾病所带来的烦扰。另一方面,应预防实习医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导致对患者出现敷衍冷淡、敌视对立的态度或者接受患者"红包"、"请客送礼"等行为。因此,在医学生实习前培训中应着重强调医德医风教育,使医学生在追求精湛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注重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技能。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患者往往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医务人员的诊疗,而更多地希望能亲自参与到自身医疗活动中来,更多更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疾病的起因、症状、治疗、预后以及如何预防等疾病知识,甚至还会积极地参与诊疗计划的制订。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由此可见沟通技巧在疾病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90%以上的医患纠纷源自于医患沟通不当。因此,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技能在医疗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当贯穿到整个医学生的前期理论学习以及后期临床实践工作中。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学计划可单设人际沟通课程,并且着重强调该能力的实践应用性。可以各种教学形式以及举办各种教学活动来开展沟通技能的训练,比如现场角色表演、换位思考、观众观摩、提出问题、讨论、提出改进意见等,逐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对医患沟通意识的重视。
3.加强医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医疗工作是维护人们基本的生命和健康权最重要的职业,在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能存在着法律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充分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同时还需要积极维护医务人员的基本权利,因此,对于医学生而言,临床实践工作并非只是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同样需要学习与医学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否则常常容易引发医患矛盾,甚至出现违法现象。在这方面应该在实习生岗前培训时由专人负责进行讲解,可以辅以临床过往案例从而加深其认识。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则是与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其在实习期间的法律责任及其工作范围,强调带教教师监督指导。
4.尊重患者自主选择权,注意提前告知。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患者选择决定权,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及时沟通,尽量争取患者对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临床医患沟通的范本,同时还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另外,在进行学生临床教学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遵守保密原则,带教教师全程把关,避免因教学导致医疗活动出现纰漏或医疗质量降低等现象,这样可以打消患者的顾虑。最后,在完成临床教学工作后,带教教师应当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接患者的感受,征求患者的意见,从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5.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临床教学效果。医学生刚进入临床,不可避免会出现面对患者情绪紧张不放松、临床操作技能薄弱等,如果此时贸然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往往易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从而引发医患冲突,此时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临床常见场景,以便于学生利用这些虚拟操作系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直至学生具备比较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后,方可在带教教师带领下,对患者进行操作。
6.细化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制度。临床科室教学组在医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应制订详细具体的教学计划,其中应着重列出如何帮助医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带教教师在分配任务时应避免让实习生管理超过两个以上的患者,注意在患者及家属面前多肯定实习医生的工作,多创造机会让实习医生与患者相处;另外一方面,在制定实习生考核系统时,可以将患者和家属对实习医生服务质量满意率纳入考核指标,以此督促医学生加强对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视程度,使其在临床实习期就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维持一份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与具体的医疗技能知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谢铮。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R].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9:6.
[2]李平。医患纠纷引发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淮海医学,2008,26(1):88-89.
[3]杨玉静。医院暴力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41-43.
[4]王世杰。浅谈医患沟通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