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医患关系论文

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新特点及医学生心理教育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0 共2951字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方对医疗效果期望值的增加及法律维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现实却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目前医患矛盾不断加深,医患纠纷频频出现,这对医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医患纠纷,削弱其对医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维持医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备受业界的关注。

  1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

  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22起,发生打砸事件2件,打伤医师2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其中二甲医院是肢体暴力的重灾区,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最容易受到来自患者的言语和肢体暴力。

  据中国医学界人士专业交流网站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前4个月,全国就发生了21起严重伤医事件。与此同时,相关医疗纠纷事件也屡见报端。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9.63%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因对诊疗结果不满意,纠集人员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行为;77.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家属采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护人员的行为;61.4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去世后患者家属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的现象;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家属因对诊疗不满意,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诊疗费用的情况。

  2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新特点

  从近几年发生的医患纠纷事件可以看出,当下医患纠纷特点表现为突发性、紧迫性、攻击性、医院自我保护的软弱性和患者法律维权意识增强性等。其中不只是由单纯的医疗过错引发,大部分是因对服务技术和质量不满意。覃国慈等通过对医患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了我国医患纠纷的一些新特点。

  2.1医患纠纷呈多发态势

  医患沟通少,患方过高期望与医生能力有限形成差距导致患方对医生不信任,医患冲突增加、矛盾加剧,频现"辱医""打医""杀医"等恶性医闹事件。

  2010年我国医患纠纷17243起;2013年我国医疗机构医患纠纷事件7万起;2014年陡增至11.5万起,年均增幅在64.3%以上。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于2012年12月~2013年7月期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了2012年的27.3次。

  全国发生过患者或其家属殴打或辱骂医护人员事件的医院超过70%.

  2.2对抗形式多样

  当前我国医疗纠纷呈现出由单纯的医患纠纷转变成多种形式的群体闹事;由情绪发泄转向高额索赔;由民事医疗纠纷演变为恶性故意伤害,非理性维权行为增加,患方维权转化为一条龙服务的职业"医闹"介入等形式。

  2.3处理难度加大
  
  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自身的就医权和知情权越来越重视,对医务人员服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一旦医疗服务不能令患者满意,投诉和医疗纠纷就易产生。再加上我国缺乏有效的第三方调解结构,医患纠纷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是行政调解难,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同属于卫生系统,在纠纷处理过程中难免偏袒医院,所以患者对其调解很抵触。二是协商解决难,由于一些患者家属对医疗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声明"不上法院,不做鉴定,不搞尸检",直接提出高额赔款及其它不合理的赔偿要求。

  3医患纠纷对医学生心理的影响
  
  3.1医学生学习热情和专业喜爱度下降

  大部分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初衷是为患者服务、救死扶伤,而当今医患纠纷频频发生,医学生亲眼看到患者出言不逊、恶语中伤甚至对医务人员大打出手,有些医学生本人也遭遇过患方训斥或挨打。赵华翔等人对西安市医学生调查分析得出:高、低年级医学生有40.0%以上出现学习倦怠、被动、厌学等消极学习态度,有59.3%医学生不再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后悔当初填报的专业。

  3.2医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洪丹等通过调查医患纠纷对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医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发现:医患矛盾使各医学专业学生择业观发生了动摇,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未来不愿从事临床工作的占39.87%,且年级越高专业思想越不稳定。

  3.3医学生心理压力增大

  患方对医生的过高期望、缺乏信任导致医患矛盾激化,近年来医务人员被病人及其家属辱骂、围攻、毒打事件屡见不鲜,近一半实习生目睹这些事件,有个别实习生竟提出中断实习。尹如雪等人调查得出:作为未来医疗工作者的医学生更是存在着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知识技能和学习技能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提高等压力,这也使其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3.4医学生出现过度自我保护

  当下袭医事件屡有发生,突发性和严重性让人防不胜防,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夏静若等通过研究发现医患纠纷对医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缺乏安全感,极易产生害怕与恐惧心理,因此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倾向于过度自我保护。

  3.5医学生的心理落差感增强

  医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医学知识的复杂性、综合性、多样性和不断更新性让医学生在这漫长的学习中付出诸多努力。而工作后由于一些现实的原因,社会公众缺乏对医生的理解,医生整体形象受到影响,这就给医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落差。

  4建议

  4.1调整专业教育学习

  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操作决定着诊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避免误诊、漏诊,让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工作,提前进入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4.2加强医患沟通技巧

  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学习,提倡医学人文教育,尊重他人隐私权和自主权、学会换位思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4.3培养医学生的伦理素养

  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和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对医疗实践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判断和评价,并有意识地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以提升自身的医学伦理修养。

  4.4重视医事法制教育与建设

  组织医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医事法律法规,开展模拟法庭审断医患纠纷案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医疗官司,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医疗纠纷,从而学会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

  4.5培养医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

  首先医学生要怀着积极的心态看待未来的医疗行业,培养理性思维,学会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客观分析医患纠纷带来的影响,通过开设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外辅导、心理咨询(个体和团体咨询)等,增强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及时消除心理障碍,进而提高医学生心理承受及应对能力。

  4.6加强医学生持续性职前教育

  进入临床实践前加强医学生职业教育,通过医学人文教育的学习,规范医德医风等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修养。同时让医学生了解医患现状、医疗环境现状、政府干预现状等职业信息,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适应医生角色。

  4.7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个好医生需要时间和阅历来锻炼,作为医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认识社会、锻炼毅力,从各方面提高医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也应引导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并解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大批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郝志勇,万立华,朱建华,等。35例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6):3713-3714,3724.
  [2]赵云霞,滕志香,刘本智,等。医患沟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73-776.
  [3]王亮,李梅君,张新庆,等。暴力侮辱伤医状况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9A):47-5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