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俄语论文

俄语和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比较

来源:大学教育 作者:顾运轩
发布于:2019-02-26 共5859字

  摘    要: 俄罗斯拟声词与汉语拟声词, 都有非常高的修辞价值, 特别是在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的使用中多见。虽然俄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在修辞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同点, 但是, 民族、语系和文化上的差异性导致俄语和汉语表述在语言思维与语言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两种语言修辞功能的不同点要多于相同点, 汉语在表达词句时要比俄语拟声词修辞功能更加丰富, 运用的修辞效果和范围也更加广泛。本文通过对俄语和汉语拟声词修辞功能的对比, 深入分析两种拟声词修辞色彩的差异性, 希望可以为俄语和汉语的交际与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俄语汉语; 修辞功能; 拟声词;

  拟声词具体是指人用语言功能模拟动物与事物声音的词句, 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类词语形式, 具有描摹的声音特征和功能。我国南北朝时的文学批评家刘勰, 就对拟声词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在汉语的拟声词中修辞功能无处不在, 拟声词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辞格。陈道望指出拟声中包含了摹形、摹味、摹形态等修辞功能, 统称为辞格。在俄语的拟声词表述中经常会用到修辞功能, 拟声词也是俄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表现法。拟声也称为摹声, 主要是通过拟声词来实现, 是拟声词中基本的修辞功能, 但是拟声词经过几千年的演化, 其修辞功能早已超出了摹声的范围, 人们使用拟声词时, 更多是表达一种深层次的修辞效果。

  一、俄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在古欧洲国家众多先驱学者尝试着去建立词形和词义的关系。从初期针对大自然语言研究逐渐形成的希腊语言学着作《теорияфюсей》 (自然、类自然现象) , 然后众学者以此理论为基础, 沿着该理论方向继续深入探讨了自身含有意义的声音和使用模仿人类与自然的声音去表达意义之间的关系, 逐步形成一套理论体系, 直到拟声词这一概念定义的出现。随着对象声词的深入研究, 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学者开始采用大量的术语来描述象声词, 这同时说明了语言学家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热衷。比如术语“подражание” (模仿) 是在众多学者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该术语来自希腊语“mimeomai”, 在原文中是这样描述这个词语的:这是一个复制喊叫声的词语, 是一个刻画描述的词语, 是一个临摹的词语, 是一个生动的词语。据俄罗斯的语言学百科词典记载, 拟声词是对自然现象和伴有某一行为 (振动、大笑等) 所产生的声音及动物的喊叫声的条件性复制。语言学家阿米罗夫 (Р.О.Амилов) 认为拟声词是采用语言语音的形式近似地模仿真实生活中的发音或噪音。而语言学家沃罗尼 (С.В.Воронин) 认为拟声词是一种以声学为基础的, 符合规律并下意识说明音素之间语音关系的学科。随着社会人文的发展, 人类对拟声词的了解愈发深入, 在当今社会, 拟声词被认为是一门可以从语音学、词源学、修辞学三个方向研究的学科。从语音学角度来讲, 象声词词素是表达意义的声音的总和, 是象声词的基础, 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所谓现象或物质的声学特质。从词源学角度来看,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ние” (象声词) 这一词最先由语法学家沙利冉武斯 (шаризивус) 在公元4世纪引入希腊词汇“onomatopoeia” (在希腊语里词义为构词法) 而出现。亚里士多德曾指出“onomatopoeia” (звукоподражание) 该词的意思即可是创造新词, 也可是模仿任何声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创造新词的词意逐渐消逝, 直到现在“звукоподражание” (象声词) 的词意缩小到模仿声音。而从修辞学角度来研究, 象声词是以模仿自然、物质、动物的声音为目的, 表达声音词汇的总和。除此以外, 象声词也引起了符号学家的注意。他们认为, 区别于语言要素这一性质, 象声词更是一种词汇符号, 是一种含有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符号, 不是在形与意之间存在偶然或任意关系的无根据词汇。

  拟声词在修辞方向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就经常出现拟声词, 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 作者就利用拟声词的修辞功能来形容鸟叫的声音。俄语的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大量拟声词的修辞。拟声词可以理解为特殊的词语类表达, 主要特点为拟声的修辞手法, 就是在语言表述中去模拟自然和事物的声音。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拟声词的修辞功能是一种辞格, 用拟声词来形容事物和人, 可让抽象的状态更加饱满, 更加栩栩如生, 使听者或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拟声词写物可表达出物的鲜明动态, 拟声词写景可以形成描述景色的氛围, 从而营造出一种身处其境的感觉, 加强形象的生动性,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经常被广泛的应用到口头表述和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本文对以下俄语和汉语中的拟声词进行对比, 其中俄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俄语和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比较
 

  (一) 俄语描述内心的拟声词修辞功能

  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中, 到处都能看到拟声词的出现和存在, 通过拟声词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文学作品的精髓, 同时也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与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

  “...Мойдорогойдруг, когдаяпроходилмимобассейна, японял, чтонезнаю, чтоэтозазвук, какбудтоонвсеещедвигался, иэтобылотакстрашнохныкатьО, боже!”

  (……亲爱的朋友, 当我路过这边水池时, 发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声音, 好像还在移动, 太让人害怕了, 呜呜……呜呜……呜呜!)

  通过对拟声词的运用, 我们发现会有效减少文字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 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 俄语描写人物的拟声词修辞功能

  拟声词让人物的描写更能体现人物性格, 更加具有典型性。例如:

  “Джессвнезапнопересталаговорить, ияслышала, каконначалнапеватьпесню‘ускользает’, иязнаю, чтоонвиделменя.”

  (杰斯突然不说话了, 同时我听见他开始哼起了歌“呜-溜-溜-溜”, 我知道他看见我了。)

  (三) 俄语拟声词修辞功能的主要特征

  精练和鲜明是拟声词的主要特征, 我国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其中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听觉器官能够感知知觉对象基本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通俗地说是在某种情况下, 通过拟声词, 听觉可以判断对象和现象的基本特征。例如:

  “Когдаонговорил, онбылпохожнабаса, ииногдаонбылоченьнеизвестен, ионбылдовольнопоследователенГолос, втовремя, какегоженаговорит, этоочень, оченьтонкийголос, какголосиндейки, звучиткак‘дуду...’Голос.”

  (塞恩用男低音说话, 好像是“呱呱呱呱……”的连贯声音, 而他的妻子说话的声音也很特别, 嗓音非常尖细, 有点儿像火鸡的声音, 听起来像是“嘟嘟嘟嘟……”的声音。)

  (四) 俄语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 拟声词可以让整个文章显得更加富有活力, 通过简洁的语言就能突出文章的重点, 省略掉多余的修饰词语, 让人一目了然的就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例如:

  “Работа, которуюяпытаюсьсделать, сегодняработаеточеньхорошо, итолькоОдинщелчок, ивсевтемноте, кажется, ямогуотдохнуть!”

  (正在努力的工作中, 今天的工作非常顺利, 只听啪的一声——全部都黑了, 看来我可以休息了!)

  (五) 俄语表述动物拟声词修辞功能

  在俄语中, 对于一些动物的叫声, 可以用拟声词来模仿, 但是在实际环境中, 却带来十分不好的效果, 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愤怒。例如:

  “Яоченьуважаювас, новынепонимаетеменяинеуважаетеменя, инеуважаетеменя, иособенно, какиндейка‘пуф, пуф, пуф’.”

  (我对您非常敬重, 和你说话的态度也非常和气, 但是您却根本不理解我, 也并没有尊重我, 显得非常暴躁, 而且特别像一个火鸡似的“噗啦、噗啦、噗啦”。)

  二、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俄中两国民族的语言思维与语言习惯的差异性较大, 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在运用中表述的效果也不相同, 汉语拟声词要比俄语拟声词更加丰富形象。俄语拟声词主要用来模拟声音, 并且拟声词的数量也并不多。而汉语的拟声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其修辞功能不仅可以描述事态的整个过程, 还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形态。其中, 汉语拟声词对无声与静止的修辞, 就是汉语拟声词独有的功能, 属于对形态的虚拟描述, 以实拟虚是汉语拟声词的美学传统, 其中比喻的手法也可以代替拟声词的效果, 声音、事物、心态都可以用比喻来渲染效果。比如“细枝发出悲切的声音, 好像吹竽”, 就是比喻声音的表述方法。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与俄语的表现用法有很大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语音修辞功能

  汉语拟声词语音的修辞功能, 就是通过语音选择、组合、调配来渲染语言的表现能力, 从而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汉语独特的语音特点使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可以生动形象的表述出来, 汉语音、韵、调非常稳定协调, 并且音节短, 表述非常灵活整齐, 词语和字音的表达非常的丰富悦耳, 其中大量的象物音、响音字、叠韵词、同调词、双声词等, 可以构成各种韵调的拟声词来表达事物和美感。比如, “剑佩尝丁当”中的“丁当”为金玉相互敲击的声音, 这就是双声词的表述形式。还有在《看水》中“风吹着庄稼的宽大的叶片, 沙拉, 沙拉”就为叠韵的表现形式。汉语还经常用拟声词来表达环境氛围, 比如, 在《故乡》中, 作者用“冷风呜呜的响,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这句话表达了内心的沉重, 呜呜的冷风与心情相应。

  (二) 沟通艺术感

  汉语拟声词经常会把一些没有声响的状态赋予一种声音, 就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中提出的通感和感觉转移, 利用拟声词使听觉以外的感觉超越本身的局限转移向听觉。比如, 在《妊娠》中“阿嫒眼泪唰地流下来”一句表达了视觉向听觉挪移。而在《北曲·薛仁贵剧四》中用“笃簌簌的眼跳”来表达动觉向听觉挪移。

  (三) 构成语意双关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 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谐音, 很多人将拟声词与谐音结合在一起, 使语言变得更加诙谐和幽默, 展现出活泼俏皮的特点。因为在模拟声音时, 可以选择不同语言形式的拟声词, 中国语音形式的多样化为谐音提供了更多方便。还有拟声词的语音形式有很大的游移余地, 可供选择的词语非常多, 增加了谐音的可能。拟声词在口语里经常使用, 很容易被人们作为语音双关的原材料。对于拟声词的谐音的构成, 主要有这种方式:在一些词语的后面, 构成歇后语, 增加语句的趣味性, 如癞蛤蟆跳井——扑通 (不懂) , 又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唱的:雄的就在前面走, 雌的后面叫咯咯 (哥哥) 。

  (四) 替代叙事笔墨

  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一些相关事件时, 作者可以适当使用几个拟声词, 将一些事物的变化以及情感用拟声词形象的表达出来, 在节约时间与效率的同时, 也能够代替叙事笔墨, 减少其他多余的描述, 让文学作品变得更加精练和简洁。例如《岁寒三友》的描述:一个铁杆上裹上一张粗草纸, 再用两块儿木板一搓, 吱溜——, 就成了一个炮仗筒子。

  (五) 强调突兀感觉

  通常在很多情况下, 尤其是表现比较诡异的环境或者是突然的动作时, 都会将拟声词放在句首, 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带来了美感的同时, 也强调了突兀的感觉。例如《春蚕》的描述:滴滴滴!——汽车来了, 正在从远处向我们身边驶来。

  (六) 比喻抽象事物

  具体的事物通过拟声词的优势, 可以把一些声音都表达出来, 并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修饰, 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 可能很多词语都无法准确描述和表现, 拟声词就可以做到。例如有些家庭十分贫穷, 我们在形容家庭贫穷程度时, 可以说“穷得叮当响”, 由此可以想象出家庭的贫穷程度, 家徒四壁的感觉就会呈现在人们的大脑中, 让人产生联想。

  (七) 显示节奏时长

  从心理学来看, 节奏的时长可以使人形成有差别的心理感受, 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用拟声词来体现渲染效应, 从而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汉语拟声词的不同形式可以准确的表达出不同的环境氛围, 如拟声词的反复和重叠, 灵活多样的表达出节奏和时长特点, 在《鸡鸭名家》中有一段话“砂锅咕嘟咕嘟响了半天”, 还有在《右第二章》中“阿详的话刚出口, 突然砰砰两声破空而来”都是表达节奏时长的常用手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俄语和汉语的拟声词都是利用拟声词鲜明的特点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拟声词的修辞功能来看, 汉语的拟声词有音、有韵、有调, 而俄语的拟声词没有音、韵、调的区分, 其拟声词表现出的是一种音素文字, 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要强于俄语拟声词。汉语中特有的音、韵、调在表述中非常有层次感, 可以通过拟声词的渲染使事物与状态表现得更加生动饱满, 极大的增强了文章感染力。汉语拟声词中一语双关的表达艺术, 以及对抽象事物的比喻手法, 都是俄语拟声词不具备的修辞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俄语和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汉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要比俄语的修辞功能更加丰富, 并且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俄汉两个民族在交际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一些拟声词的功能是汉语所特有的。英国语言研究学家就曾经指出, 在文学语言的表述中, 形容事物时可以借用比喻也可以利用拟声词来完成, 利用词语巧妙搭配来表达更深层次的语言效果。比如, 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出现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就是利用拟声词来表达声音形态和独特魅力。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经常借助拟声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或通过拟声词来形容抽象的事物状态, 从而达到直观形象的艺术感染效果。

  参考文献:

  [1]姜萍, 王沙沙.汉语拟声词和维语模拟词修辞功能对比及翻译方法探析[J].中国培训, 2016 (18) :28-29.
  [2]刘宏伟.俄汉语拟声词对比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 (10) :216.
  [3]周丹, 殷燕.浅析拟声词汉译英技巧[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6 (11) :38-39.
  [4]孙会.路遥中长篇小说中拟声词的修辞作用[J].安徽文学月刊, 2017 (6) :74-75.
  [5]和佳.汉日拟声词的语义功能对比[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3) :104-108.
  [6] 姜萍, 王沙沙.汉语拟声词与维吾尔语摹拟词的语义对比研究[J].求知导刊, 2016 (18) :36-37.
  [7]顾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拟声词对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6.
  [8]姜萍, 王沙沙.汉维拟声词结构功能对比研究[J].教师, 2016 (32) :24-25.
  [9]康冉.论拟声词汉译英现象——基于英汉形意合及静动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 :51-55.
  [10]杨秋莲.汉语拟声词类属和功能初探[J].学周刊, 2017 (11) :198-199.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原文出处:顾运轩.俄汉语拟声词修辞功能对比[J].大学教育,2019(01):130-1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