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跳远是田径项目中一项较为复杂的项目中。运动员快速的助跑,迅速而有力的踏跳和良好的空中平衡技术是获得好成绩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被世界田径界公认的作为衡量跳远技术水平的标志, 就是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助跑和起跳的有效结合。但是,在实际田径训练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学习跳远的学生或队员在踏跳后产生向前回旋的现象, 影响了做下一步动作,而且也使起跳效果大为降低,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和完整技术的学习。因此,分析产生前旋的原因及和学习完整技术的意义,从而寻找出克服前旋的因素及有效防止方法,对更快、更好掌握起跳技术,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笔者对跳远技术教学课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结合自身的一点切身体会,对产生前旋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以期在今后的跳远教学中,通过各种的途径采取各种的针对性的练习方法,进而去提升教学训练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让此类问题避免发生。
一、前旋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知道, 跳远是通过快速的助跑以单脚踏跳而后腾空、落地四个过程来完成的。 以动作结果来看, 可以把人体的腾空阶段视为进入封闭系统。 因为这时的人体不再受任何新的外力作用(空气阻力除外),所以起跳腾空后人体重心轨迹的抛物线的形式也就不再改变。 从而我们可以确定, 跳远腾空时的前旋力产生于起跳运作。 我们把起跳动作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分析。
1.踏段(从放起跳脚到身体重心与地面垂直阶段)。 跳远目的性要求运动员的助跑在到达起跳板前,要接近本人的最高速度。 运动员在保持高速度的起跳中, 支撑脚与踏板的瞬间时吻合,意味着支撑脚的即时速度几乎为零,而这时在水平冲力作用下,人体总重心则接近惯性运动状态。人体的向前的运动速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上体离支点远,受阻力小(在同一动作时相内与下肢相比),对速度影响小,所以上体向前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原有的运动速度。 下肢离支点近,受到的阻力大(同一动作时相内与上肢相比),对速度影响小,而且是越接近支点影响越大,因此整个人体的向前运动速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减慢,接近支撑脚时的向前速度几乎为零。因而也就产生了人体围绕支撑脚向前旋转运动,这和我们跑步时不小心被石头拌倒是一样的。
2.跳段(从身体重心与地面垂直到踏跳脚蹬离地面)。 跳远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大的远度,所以它的腾起角不宜过大或过小,而是要有较大的腾起初速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分析便得出,跳段是起跳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起跳腿用力蹬伸的力量、速度、方向直接影响着腾起角度和腾起的初速度,但是在起跳腿的蹬伸过程中,蹬伸的垂直分力矢量始终处在身体的重心之后,这一偏心推力导致了产生了围绕重心顺时针的向前转动。
二、克服前旋的要素
动作的目的性决定动作的结果, 目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 而我们就可以找出克服前旋的方法。
首先, 起跳时髋部要在积极摆腿的前提下加快向前运动的速度。 这样就能使上体和髋部在踏跳过程中保持平动向前抑制前旋的作用。有些运动员的摆动腿向前摆动的幅度很小,只是单纯的提膝摆小腿, 没有明显的向前送髋的动作。 这样髋关节必然要落后于上体,使身体出现较大的前倾姿势,故必然会产生前旋运动。 这种问题很多初学者身上都发生过,因此,要避免。
其次,起跳时着地角的大小。跳远时起跳动作时间非常短暂(0.1~0.13 秒),但其技术分析却很复杂。其中,适宜的着地角是影响身体腾空高度和空中身体平衡的关键。地角,就是起跳脚触板瞬间小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 如果着地角过大 (大于 75 度), 就会使得起跳后上体过分前倾,腾空不高,下肢落后等,极易造成甚至加速身体前回旋。
再次,起跳时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起跳时摆动腿要以膝关节领先,向前向上主动、有效地速地摆动。 如果幅度加大,速度要加快。 幅度大小直接影响腿部向前的惯量, 速度快就能使得髋部主动积极地去前移。 这些动作都能使下肢向前移动的速度加快, 高效去阻碍上体的前旋的产生。
最后,起跳时头部的姿势和状态。在克服前旋的因素中,头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运动生理学状态反射原理表明,“头部位置的变化会反射性的引起四肢及躯干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 所以, 在起跳时要保持头正直或稍后仰头部要,挺胸、提肩、拔腰,使运动员尽量保持向上的动作,可增加运动员腾起时的重心高度。
三、克服前旋的具体措施
就对学生出现前旋的原因, 根据克服前旋的因素,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可以有选择的采用以下练习。
1.3—5 步助跑起跳后用头去顶吊在空中的球, 或 3—5 步助跑起跳后用双手触摸空中的球,以改进起跳时身体和头的姿势。
2.借助体操中的起跳板 (前高后低 ),进行腾空步练习,加大起跳的腾起角度,大大扼制上体在起跳中的前旋。
3.短程助跑,起跳时保持腾空步姿势,越过横竿(离踏板 1.5 米左右,高 20—40 厘米)或橡皮筋后在向前收起跳腿。 上步起跳后用摆动腿膝部顶撞一定高度的悬挂物,或踏上跳箱,要求有一定的幅度速度。 以改进起跳时摆动腿的摆动方向和幅度。
4. 多次重复原地模仿起跳练习和 4—6 步助跑起跳的练习,要求上下肢正确协调的配合,体会上下肢蹬伸和摆动之间的配合。
参考文献:
童宪明.辽宁体育科技,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