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的工作人员[1].近年来,我国的政府职能正在不断完善,公务员作为政府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中坚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仲晓芳[2]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总体心理压力偏高,压力主要来自于组织运行机制和环境,以及工作任务本身。商磊[3]采用 Cooper 等编制的OSI 问卷框架,将乡镇公务员心理压力源分为工作特征、角色压力、组织结构与氛围、事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分界6 个维度。潘莉等[4]认为,公务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性质和职业前景,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过大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项聪[5]对公务员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指出公务员心理压力中存在“负性压力”,负性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正性情绪体验呈负相关。陈瑞芳[6]以澳门公务员为例,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与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其工作满意度就越低。综上,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公务员心理压力的研究关注点多在其前因和后果变量的研究上,有关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运动锻炼亦称身体锻炼,即以科学合理的身体活动形式赋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一种良性的刺激,促使身体的形态、生理机能等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变化,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7].运动锻炼不但能够提高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它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认知行为假说”认为,运动锻炼可以诱发个体积极的思维或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心境具有抵抗作用,该假说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相一致[8].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个体打破焦虑、抑郁等消极心境,继而培养其积极的心境状态。
目前,国内有关运动锻炼心理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对学生人群心理健康、自卑感、心理压力、抑郁、焦虑、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影响,如王甲福[9]对湖北省大学生的运动锻炼参与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发现,运动锻炼等级与心理健康素质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李佳川[10]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方法论对运动锻炼与大学生自卑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动锻炼与自卑感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但存在显着的二次非线性关系。卢三妹等[11]经调查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作为可行手段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每周参加 3 次及以上的运动锻炼减压作用最明显。李学砦[12]对 396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改善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种类的运动疗法,大学生有无锻炼习惯在抑郁、焦虑和自我概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有关运动锻炼对职业人群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运动锻炼能否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缓解我国公务员心理压力水平,值得探索。
本文以上海市部分公务员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公务员心理压力和运动锻炼的现状,分析不同运动锻炼参与程度、强度、锻炼时间等对公务员心理压力的影响,为缓解公务员心理压力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部分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性别、年龄随机抽样。研究对象主要为杨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虹口区、普陀区、徐汇区、闸北区在职公务员。共发放问卷1 500 份,回收问卷1 306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 181 份,有效回收率为78.7%.
1. 2 研究工具 选用笔者编制的《公务员心理压力量表》对公务员的心理压力进行测评,该量表由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职业成就期待和工作满意度 4个维度构成,共 20 个条目。量表列出了被试可能遭遇的心理压力,包括“看到别人进步,我心理难以平衡”“我对别人的言行很敏感”等。量表采用 Likert 5点记分: 1 分为“总是”,2 分为“经常”,3 分为“有时”,4 分为“很少”,5 分为“从未”.分数加总后,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压力越大。总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 92,4 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均大于0. 70.结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 GFI、CFI、RM SEA等值均在可接受标准内。说明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是可以接受的。采用笔者自编的调查条目对公务员的运动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公务员运动锻炼动机、项目、参与程度、强度、每次锻炼时间等内容。
1. 3 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所获数据采用 SPSS 20. 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 研究结果
2. 1 公务员心理压力表现特征
2. 1. 1 性别特征 表 1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公务员在总量表和工作倦怠、职业成就期待得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人际沟通能力和工作满意度 2 个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女性公务员在总量表及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低于男性。这一结果表明,女性公务员的压力感受要普遍高于男性,承载更多的心理压力。
2. 1. 2 年龄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年龄大小分为 5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公务员在总量表及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 25 岁及以下的公务员在总量表和职业成就期待、工作满意度上得分最低,压力感受最明显( 表 2) .
2. 1. 3 文化程度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文化程度不同分为 5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表明,除了职业成就期待维度外,不同文化程度的公务员在总量表及工作倦怠、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满意度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获博士学位者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其他学历者,这一结果说明,获博士学位者较其他学历者具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表 3) .
2. 1. 4 职位级别特征 将公务员按照职位级别不同分为 4 组,同时对各组被试总量表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方差分析。不同职位级别公务员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的得分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县处级以上公务员在总量表和 4 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说明县处级以上公务员人群的压力状况要好于乡科级和其他职务的公务员( 表 4)。
2. 2 公务员参与运动锻炼特征
2. 2. 1 动机特征 已有研究显示,锻炼动机对锻炼的参与程度和锻炼效率有直接影响。上海市公务员参加运动锻炼动机情况男女基本一致,其中“增强体魄”所占比例最大,为 45%.其次分别为缓解压力( 33%) 、消遣娱乐( 16. 5%) 、人际交往( 3. 0%) 和提高适应能力( 2. 6%) .
2. 2. 2 项目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上海市公务员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锻炼项目较多,如散步所占比例最高( 51. 3%) .不同性别的公务员在选择锻炼项目上有着较显着的性别差异。男性公务员选择球类项目的比例为 20. 3%,高于女性的 12. 1%,女性公务员选择舞蹈作为运动锻炼项目的比例为 6. 7%,高于男性的 2. 0%.
2. 2. 3 强度特征 锻炼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锻炼的心理效应。上海市公务员运动锻炼的强度特征以轻微运动和小强度运动为主,其中,有51.3%的公务员选择小强度运动,20. 5%的公务员选择轻微运动,仅有 19. 8% 的公务员选择了中等强度运动,8.3%的公务员选择了大强度运动。
2. 2. 4 频度特征 运动锻炼的频度可以反映上海市公务员运动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在所有有效问卷中,只有 7. 1%的公务员几乎不参加运动锻炼,41. 6% 的公务员选择每周参加 1 ~ 2 次运动锻炼,51. 1% 的公务员每周参加 3 次及以上运动锻炼,这比所查阅的有关其他地区公务员运动锻炼频度高。不同性别公务员在参加运动锻炼的频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 χ2= 12. 831,P = 0. 002 < 0. 05) .在“几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选项上,女性公务员所占比例为9. 3% ,明显高于男性的4. 7% ,而选择参加运动锻炼“3 次/周及以上”的男性公务员所占比例为 55. 3%,明显高于女性公务员的 47. 56%.这说明男性公务员较之女性更愿参加运动锻炼。
2. 2. 5 时间特征 从表 9 可以看出,每次锻炼在30 min以下的公务员所占比例为 12. 4% ,高达 87. 6%的公务员每次锻炼时间在 30 min 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公务员每次运动锻炼时间较合理。不同性别公务员在每次运动锻炼时间上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 χ2=17. 499,P = 0. 000 < 0. 05) .其中,女性公务员每次运动锻炼 30 min 以下的比例( 14. 3%) 明显高于男性( 9%) ,而 60 min 以上的比例( 36%) 又低于男性( 45. 9%) .说明男性公务员每次参加运动锻炼时间多于女性,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