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心理学论文

高尔夫运动员心理素养训练综述(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8 共6583字
  1.4高尔夫心理训练国内研究现状
  
  19世纪末高尔夫运动传入中国,1931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商人在南京陵园中央体育场附近开辟了高尔夫球场,合办高尔夫俱乐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已有9座高尔夫球场,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球场慢慢就全部消失了。1984年现代高尔夫正式进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国正规的第一家运作的高尔夫球会在广东省中山市落成--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这象征着中国高尔夫的发展正式拉开帷幕。1985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成立。中国高尔夫产业经过近20多年的历练,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12年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高尔夫球会已接近700家,打球人口约500万,而且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潜在消费人口近1900万,其产值超过600亿人民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高尔夫国家、亚洲第二大高尔夫市场。预计20年内,中国高尔夫消费人数将超过5000万,高尔夫消费将达到5000亿,将成为世界第一高尔夫消费大国。
  
  高尔夫心理训练研究分布情况
  
  随着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盛行,相关高尔夫的研究陆续跟进,本研究对高尔夫心理训练有关的16篇文章、3本着作及1份培训材料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将目前高尔夫心理训练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高尔夫球手研究、高尔夫竞技比赛的心理战术与策略研究(赛前心理调控能力培养、比赛中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赛后心理调节及恢复)、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与心理程序的研究。
  
  (1)对高尔夫球手的研究,主要包括高尔夫运动员自身心里素质的研究,高尔夫运动员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高尔夫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研究又包括其感知觉特征的研究(即球感、杆感、肌肉力感、方位感的研究)、性格特征的研究(即内外向、自控力、自信心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即思维的想象性、创造性、预见性、灵活性)、情绪特征的研究(即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适宜性的研究)、注意特征的研究(即注意的指向性、稳定性、快速性转移的研究)。高尔夫球手常见心理问题包括四大心理范畴十大心里矛盾,即:认识范畴矛盾,包括策略与直觉、意识与身体两对矛盾;情意范畴矛盾,包括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意志和行为两对矛盾;人格范畴矛盾,包括自信与担心、理智与冲动、成功与失败三对儿矛盾;人际范畴矛盾,包括礼仪与人性、诚实与作弊、为人喜欢和令人讨厌的矛盾[1].2011年梁丽凤在《高尔夫球手心理素质研究》一文中,从高尔夫运动的心理特点入手,分别对高尔夫运动的独立自主性、户外松弛性、文明礼仪性、技巧多样性等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高尔夫球手心理品质独特的感知觉特征、注意特征、情绪特征、思维特征、性格特征[2][3].无论从研究的时间上还是内容来看,关于高尔夫心理训练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不断被研究者以及球员们所重视,同时也表明无论是高尔夫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是其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对高尔夫心理训练研究都至关重要。这些研究也验证了彼得。寇斯蒂所说:“高尔夫成功的要素,以顺序为心和挥杆,好的挥杆只占了成功的20%.基本上,在球场上的每一个人动作都很好,因此赢家必须具有冠军的心”.肯定了打好高尔夫球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个观点。
  
  (2)高尔夫竞技比赛的心理战术与策略研究,主要包括赛前心理调控能力培养、比赛中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赛后心理调节及恢复。赛前心理调控能力培养主要研究分析了高尔夫运动员在比赛前会产生失眠、头痛、发抖、没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严重影响自身心理状态,出现紧张、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最终导致比赛失利,由此吴茜在《对高水平高尔夫选手赛前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的研究》提出了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的5个方面,即意念力培养、分散思维的培养、平和心态调控能力的培养、集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增强自信心能力的培养。2014年陈泓任在《高尔夫比赛发球失误心理分析及发球心理策略研究》中对高尔夫比赛中发球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认为球杆选择焦虑、对发球结果担忧、首发球与第一洞发球紧张、对距离期望过高等严重影响了球员的发球行为,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出成功发球的心理策略与自我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4].针对以上不良状态,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提出心理战术与策略,即通过调节呼吸、学会放松、认知改变、思维重建、积极的自我谈话、完美动作表象等方法消除恐惧、树立自信、镇定情绪、减少失误、享受比赛、保持激情、正常或超常发挥。赛后一般有两种结果,即赢与输,文章通过如何正视输赢、正确看待好与坏,从经历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投入下一次比赛做准备等方面探讨了赛后心理调节及恢复的方法,如:用冥想的方式保持放松和平静的状态、,对比赛最佳状态的表象动作进行反复演练形成自动化模式,优雅地接受胜利、保持谦虚和谨慎,积极分析失败、从中吸取经验。世界球王班·侯根说:“打高尔夫球80%靠智慧心,20%靠体力(挥杆)”高尔夫运动实质就是一个集心智(智慧)与心理素质于一体的综合过程,要想在竞技比赛中取胜,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智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所以对高尔夫竞技比赛的心理战术与策略研究也变得异常重要,通过对其的不断研究与实践验证,让更多的高尔夫运动员步入高水平球员行列。
  
  (3)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与心理程序的研究,这一方面最大的突破是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王晓钧教授所着的《高尔夫心理学》,其有机地将现代心理咨询、辅导技术和高尔夫运动结合在一起,在借鉴成熟心理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并提出了众多专门针对高尔夫球员的心理训练方法即:目标设置训练法(包括长期目标训练法和短期目标评估法)、身心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集中注意训练法、突然干扰训练法、有意忽略训练法、认知-行为调节训练法、思维阻断训练法、认知改变训练法、合理归因训练法、理性情绪行为训练法,以及影响对方的心理技巧。在心理训练程序部分,也专门为球员设计了若干心理准备程序,这些程序有:想象心理准备程序、注意心理准备程序、情绪心理准备程序、体力心理准备程序、球场地形准备程序、果岭研读心理准备程序,恶劣天气心理准备程序[5].而在此之前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与心理程序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心理训练方法长期处于理论层面,无法正真地运用于实践,从而导致高尔夫心理训练方面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是高尔夫心理训练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对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是高尔夫心理训练研究的重中之重,是高尔夫心理训练研究的必然,王晓钧教授所着的《高尔夫心理学》为高尔夫这项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是高尔夫运动员教练员的福音。
  
  2小结
  
  (1)研究表明,高尔夫心理训练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对高尔夫球爱好者及运动员、教练员来说具体、可行、有效的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或方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因此高尔夫心理训练的相关研究应朝着受众者的需求出发作深入的研究。
  
  (2)较高尔夫运动在全球的高速发展,高尔夫心理训练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而言高尔夫心理训练可借鉴相对更成熟一点的运动心理训练相关内容,取其精华并用于适合自身的部分开展实验和应用研究,比如运动心理量表的应用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