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与人体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肌肉收缩、氧的贮存与运输、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等。另外,长时间衰竭运动时,蛋白质所提供能量可达运动总耗能的5%~18%.运动可以使人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生变化,但不同性质的运动产生的影响不同,故不同项目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也不尽相同。运动前后供给蛋白质,对改善肌肉的质量和力量有良好的效果。
1 运动时蛋白质的功能
其一,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结构。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占细胞干重的80%以上,蛋白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内物质,并调控遗传信息。机体的组织细胞处于不断衰老更新平衡之中,蛋白质是维持组织修复和新生的原料。体育运动使人体新陈代谢得到加强,因此,可以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体内蛋白质的含量相对提高。
其二,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的生理机能。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参加才能完成(除极少数外),而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剧烈运动引起酶代谢增强时,血液蛋白质就起着十分重要的缓冲作用,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激素中,有很多是由不同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合物所组成,如调节血糖水平的胰岛素、脑垂体激素等。
其三,蛋白质在运动中参与供能。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蛋白质尤其是人体内存在的游离氨基酸,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参与供能,但总体参与比例不高,一般占总耗能的5%~18%.组织蛋白更新分解出的氨基酸也参与一定量的供能。但在运动中,蛋白质参与供能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只有当机体摄入糖不足且体内的脂肪也不足时,机体才分解蛋白质。
产生氨基酸,获得能量。
2 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2.1 力量训练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运动员长期接受力量性运动训练,可以明显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增大肌肉力量和体积。力量训练使训练肌的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强。这种适应性变化出现在快收缩肌纤维上。肌肉增大的原因主要是肌蛋白数量增多,包括收缩蛋白总量增加;此外,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肌腱、韧带组织数量和力量也有所增长。
力量训练刺激胰岛素分泌,如向心性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细胞对胰岛素刺激的敏感性;而离心运动降低了肌肉细胞对胰岛素刺激的敏感性,并且这种降低在运动后可以持续2天以上。有关代谢的研究指出,这种变化与离心运动降低了葡萄糖转运速度,导致糖原合成速率减慢有关。这种暂时的胰岛素抵抗及糖原再生抑制,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后者或许会促进肌蛋白合成率的增加。
2.2 耐力训练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耐力训练使骨骼肌线粒体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线粒体蛋白质和组成酶活性提高。耐力运动时,精氨酸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有氧运动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改善糖耐量。这种运动的效应同时影响机体安静状态时的代谢,使胰岛素分泌出现的波动频率保持不变,而每次峰值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和氨基酸在局部肌肉中对控制肌蛋白的合成起重要作用。饥饿状态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减少,使动物骨骼肌蛋白合成率降低50%以上。其机制与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启动有关,涉及翻译调节因子真核起动子4E(eIF-4E)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促进4E-BP1的磷酸化以及4E-BP1-eIF-4E复合物解离,促进蛋白质合成。因此,耐力运动引起的胰岛素水平降低,是控制肌肉蛋白质合成的机制之一。这同时体现在耐力项目运动员和力量项目运动员肌肉量的差别上,也反映了机体满足不同运动形式需要的生理适应机制。
3 运动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
通常,运动员的蛋白质需要量与运动项目、训练状态等有关。日本及东欧一些国家提出,运动员蛋白质的需要量为≥2.0 g/kg;而西欧一些报告认为,1.4 g/kg即可满足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我国学者提出运动员蛋白质的供给量应为1.2~2.0 g/kg.
有研究表明,冰雪运动员训练期间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小训练量时,速滑项目男运动员139 g/d,女运动员95 g/d;滑雪项目男运动员110 g/d,女运动员64 g/d;大训练量时,男子速滑运动员为165 g/d,女运动员为106 g/d.同时提出,运动量增大时,运动员尿氮排出量增加,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可了解蛋白质的营养水平。另外,有人按体育项目对运动素质的要求提出了简单评价个人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即力量-速度-耐力型(如举重、投掷、体操等)需要2 g/kg;速度-力量-耐力型(如短跑、跳远、拳击、摔交、球类等)需要1.7 g/kg;耐力型(中长跑、越野、自行车、竞走、铁人三项等)需1.4 g/kg.
氨基酸和蛋白质对于运动员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愈多愈好。食用大量高蛋白膳食对身体也是一种危害。首先,在高蛋白膳食过程中,蛋白质一旦超出当时需要量,即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长期食用将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其次,高蛋白膳食使血清谷-草转氨酸(SGOT)、谷-丙转氨酶(SGPT)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对肝脏造成一种潜在的伤害,同时,高蛋白膳食的酸性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导致肝、肾肥大并容易疲劳;再次,高蛋白膳食将使氮、钙、钠和体液滞留显着增加,从而对水盐代谢造成不利影响,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便秘、痛风等。因此,运动员在平衡膳食条件下不可过量补充氨基酸和蛋白质。
总之,在补充蛋白质时要具体考虑训练状态、类型、强度、频率、体重、热能及糖储备、生长发育、高温、膳食状况等因素,并作出相应调整。
4 小 结
蛋白质是形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化学的催化剂,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者。人体的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尤其当机体处于大运动负荷和比赛的应激状态下,不仅消耗大量能量,也会使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加强,此时提供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对于补充运动员的机能损耗、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速消除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文弢 . 运动生物化学 [M]. 北京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
[2] 杨则宜 . 运动营养师培训教程 [M]. 北京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3] 李可基 . 运动与蛋白质营养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