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从肥胖的原因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体育运动减脂的必要性和意义,从有氧氧化供能、体育运动减脂的生化途径以及体脂层面进行生化分析,研究体育运动减脂的作用,并从合理营养层面研究体育运动减脂活动,重点阐明了体育运动减脂中对于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需求,认为在实际开展体育运动减脂活动中要合理补充好相应的营养物质,实现均衡营养、科学减脂的目标,希望能够为体育运动减脂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减脂; 生化分析; 合理营养;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besity,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fat reduction in sports. Biochem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aerobic oxidation energy supply,biochemical pathway of fat reduction in sports and body fat level. The function of fat reduction in sports is studied,and the fat reduction activities in sports are studied from reasonable nutrition level. The demand for carbohydrate, fat and protein in fat reduction in sports is emphasiz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nutrients should be reasonably supplemented in the actual fat reduction activities in sport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balanced nutrition and scientific fat reduction. It is hoped that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fat reduction activities in sports.
Keyword: sports; reduced fat; biochemical analysis; reasonable nutrition;
现代人们普遍都面临着运动不足的情况,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过于追求高精度食品容易产生营养过剩,导致社会肥胖人群数量迅速增加。想要有效避免和缓解肥胖问题,需要人们切实有效开展体育活动,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足够的营养。在体育运动减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有效掌握减脂环节的生化特征,科学合理的减脂策略是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保持均衡的营养,这是重要前提。
1 、体育运动减脂的必要性
1.1 、肥胖的原因
近些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都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肥胖基因克隆的突破性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肥胖的产生原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下,肥胖方面的具体分级标准和分类情况存在着较多内容,而按照肥胖产生原因层面进行分析,则主要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单纯性肥胖和症候性肥胖。第一,单纯性肥胖。这是当前人们肥胖的主要原因,占据肥胖者总数的95%,细致分析其产生原因,能够发现主要集中在过食、运动量不足、饮食习惯不够良好、消化吸收能力较强以及遗传因子等方面[1]。第二,症候性肥胖。这类肥胖原因多数是根据人体体质产生,具体在于先天性异常、内分泌异常、视丘脑下部或者前叶异常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导致人体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热能的不平衡,也就是说人体内部的营养存在着过度问题,热能摄入量过高,且长期性缺乏运动,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逐渐降低,进而内分泌失调,脂肪代谢水平较低。当人们食用食物过多,尤其是食物热量过高,而自身的活动量大幅度减少,人体实际需求的热量也会减少,这就导致人体内部多余的热量通过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从而体重和体脂都超过正常水平。
1.2 、体育运动减脂的意义
人体肥胖多是因为运动量小,身体内部热量过高,为有效实现减脂、减重的目标,仅仅依靠控制饮食会给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效果也并不明显,对此需要切实开展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所消耗的能量显着增加,从而对体内脂肪加以有效消耗,很多肥胖者处于长期的肥胖状态中,大多数情况是由于能量消耗存在着明显不足,且能量的新陈代谢存在着某些缺陷[2]。
近些年的研究活动中表明,在积极采用有氧运动的前提下,尽管无法有效减少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但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针对脂肪细胞的积累加以抑制,有效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3]。还要注意到的是,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在切实增加能量消耗的前提下,还针对摄食效率起到了明显的降低作用,促进人体能量新陈代谢效果明显改善,从而在充分减少体脂沉积情况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丢失肌肉组织的情况。体育活动的稳步开展,能够针对人体内血浆中的脂蛋白比例进行有效改善,使得人体内部脂肪的具体处理方式得到良好转变。因此体育运动在减脂活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 、体育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
体育运动减脂是指积极使用体育运动的方式,减少人体内部多余的脂肪,合理改善人体内部的构成成分,实现健康健美的重要目标。人们在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内供能系统的顺序、输出功率以及比例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相应地,其在运动方面产生的贡献率也有所不同。
2.1、 有氧氧化供能
人体最初参与到体育运动时,在糖酵解和CP系统功能所占据的比例较大,有氧氧化功能方面则较少;在持续运动30 min之后,供能活动主要是由有氧氧化进行[4]。在实际有氧氧化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料物质包含糖分、脂肪和蛋白质三个方面,这三种物质在实际有氧代谢功能活动的特征,受到了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当人体运动时间处在30-90 min范围内,运动强度属于亚极量,糖是主要的有氧代谢功能物质;当人体保持着长时间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保持在中等或者低等水平时,其所消耗的有氧代谢功能物质是脂肪;而当人体运动时间维持在30 min以内,却保持着剧烈运动状态,则蛋白质这类物质将是主要的有氧代谢供能物质[5]。
正常情况下,人体保持着较小的运动强度,维持着较长的运动时间,脂肪有氧氧化供能所占据的人体总能量代谢比例也会较高,期间主要依靠脂肪进行供能。在中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脂肪和糖类所供能的比例是成反比关系的。以人体维持在50%的最大摄氧量为例,当其处在持续4h的运动状态中,脂肪的实际供能比例情况会呈现增加状态,氧化速度都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的实际供能比例和氧化速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7],有氧运动维持在长时间的中低等强度中,会加快脂肪的分解,而具体原因在于,有氧运动会给人体机体的热量造成重要影响,使其呈现出负平衡的状态,这样会导致中枢神经内部发生变化,即会产生消耗体内脂肪的刺激,从而将会使得脂肪酸的分解速度逐渐加快,产生ATP,进而更好适应热量消耗的需求,在有氧运动的过程中,人体肌肉在实际摄取和利用游离脂肪酸方面效果明显增加,促进了脂肪细胞的分解情况。
表1 人体运动(50%最大摄氧量)时糖类和脂肪的实际供能情况表[6]
2.2、 体育运动减脂的生化途径
人体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为准确研究其减脂的效果和生化途径,需要重点分析好脂肪供能形式。体育运动减脂活动中,脂肪供能的主要形式在于心机和骨骼肌组织中的脂肪酸得到完全氧化,从而导致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在人体肝脏之中,脂肪酸会发生不完全氧化,从而生成胴体,这些物质为脂肪组织的脂解活动提供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到,处在肝脏和肾脏细胞中的甘油异生成葡萄糖,这在维持血糖平衡方面起到良好效果。
在实际体育运动减脂活动之中,实际的生化途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脂肪组织方面,其内部存在的脂肪得到良好分解[8]。脂肪细胞内部的物质,如甘油三酯在酯酶的催化水解反应作用下,会导致脂肪酸的产生。1/3脂肪酸会重新进入到血液循环之中,而剩余的脂肪酸则会经过再次酯化反应的作用,生成甘油三酯。血浆方面,其中的甘油三酯会在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肌内脂滴方面,在脂蛋白脂肪酶的催化下,甘油三酯会水解成为脂肪酸[9]。
2.3 、体脂分析
从生化角度分析有氧运动减脂,需要高度重视体脂分析工作。当人体开展有氧运动时,保持长时间的中低等强度运动状态,其身体内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会有所减少,但是相应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将会增加。体育运动减脂活动进行中,对体内脂肪代谢酶的活性进行改善,促进体内脂肪的总体利用效率有效提升。根据相关研究显示[10],当人体参与高强度体育运动,且处在70%的最大摄氧量时,在实际脂肪酸供能过程中,来自肌内脂肪供能占据75%,血浆游离脂肪酸占据总量的25%,当人体处在超长时间的体育运动时,其身体内部的肌内脂肪含量将会表现出明显的下降,下降量达到75%,在总体耗能方面,脂肪酸占据总数的50%,这其中包含25%的肌内脂肪酸和75%的血浆游离脂肪酸。
长期的低强度体育运动,有利于人体体脂百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降低趋势。体育运动在减脂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原因在于体育运动会使得人体内部脂类供应形成负平衡状态,积极使用体内的脂肪分解供能,进而达到降低体脂的目标。
3 、体育运动减脂的合理营养分析
积极使用体育运动方式实现减脂的目标,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在长期体育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如果无法及时补充相应的热量,保持体内营养的平衡,将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为此,需要切实开展科学有效的营养分析活动,促进体育运动减脂活动进行中能够保持适度状态,在健康身体素质下达到减脂的效果。
3.1 、对糖类的需求
体育运动减脂活动进行中对于糖类始终拥有着较高的需求,糖类是人体内部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其不仅具备着一般性生理功能,在具体体育运动减脂环节还突显出抗生胴方面的明显作用。人体体育运动过程中想要消耗脂肪,而脂肪在实际分解和代谢时还会产生中间产物,即胴体,这些物质想要实现继续氧化的目标,需要有葡萄糖的重要支持,才能够确保胴体和代谢产物草酰乙酸的结合[11]。当人体内部的糖类含量较低,会导致脂肪代谢活动不够完全,进而人体内部的胴体会有所堆积,且体液的酸性也会不断增强,这样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将会给正常的生理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积极适量的补充一定量的糖分,能够为脂肪维持着正常的新陈代谢提供重要支持。
3.2 、对脂肪的需求
想要切实发挥体育运动在减脂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注重针对人体内部的脂肪含量进行合理控制。人体内部机能的正常运行,有必需脂肪酸作为支撑,这些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因而需要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适当摄入一定量的植物油,从而达到补充脂肪酸的目的。同时想要获取脂类溶剂和脂溶性维生素,人体还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动物脂肪,这些动物脂肪内部含有一定的脂溶性,其摄入量需要保持在5-10%范围内[12]。
3.3 、对蛋白质的需求
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结构之中都需要有蛋白质作为支撑,因而可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基础,其具备着多种类型的生理功能[13]。人体开展体育运动减脂,会消耗大量的肌糖原,脂肪的实际利用速度得到明显的加快,其会容易破坏人体内部能量需求的平衡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在实际分解过程中的代谢情况得到显着的增强,人体大脑和肌肉中都会补充到异生糖,才能够确保体内正常生理活动得以进行。在实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会使得人体肌肉得到良好的壮大效果,而如果人体内部所摄入到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运动减脂效果,还会容易引发运动性贫血问题。因而人体在通过体育运动减脂的过程中,要注重合理控制好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在训练期间需要摄入适量的高蛋白,如果摄入过量,容易带来负效应。
4、 结语
体育运动减脂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身材,避免和缓解肥胖情况。在实际开展体育运动减脂活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着长期中低强度的运动状态,达到减脂目标,同时还要注重对于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需求,保持营养均衡。
参考文献
[1]杨延平.运动结合减肥营养品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8.
[2]李煜.浅议减脂期间控制饮食的策略和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7):113.
[3]杨延平,白厚增,焦颖,等.有氧运动结合减肥营养品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脂肪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102-103.
[4]刘守君.用运动生化原理对运动员进行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6):257-257.
[5]刘精武.浅析运动员膳食营养补充[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95-96.
[6]周全富.运动减脂的生化分析和合理营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33-34,41.
[7] RIBEIRO AS,PINA FL,DODERO SR,et al. Effect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associat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on body fat and lipid profile in obese women:a randomized,double-blinded,a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2016,26(2):135-144.
[8] 黄雨.浅谈长跑运动合理营养补充问题[J].拳击与格斗,2017(12):97.
[9]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7-286.
[10]舒画.人体成分与营养元素分析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
[11]方莹,高孝品,张义宾,等.营养与运动交互作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J].幼儿教育,2017(5):7-11.
[12]张援,康琰琰,郑琦,等.优秀女子小球集体项目运动员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其对血清铁蛋白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6):499-505.
[13]王玲,丁书明,张书杰,等.大学开设营养与健康通识课程的必要性与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