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理学论文

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24 共8584字

  汝海龙等[31]研究杭白菊总黄酮(TFCM)对离体血管环的收缩作用时发现,当 TFCM 在 0.001~0.3 g/L 时对 1×10-5mol/L 苯肾上腺素和 120mmol/L KCl 所引起的无内皮和有内皮血管环收缩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而且发现 TFCM 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各浓度之间对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有显着差异(P<0.01);相同浓度的 TFCM 对无内皮和有内皮血管组的收缩抑制作用也有显着差异(P<0.01)。杭白菊总黄酮具有一定的输张血管作用,这可能与其既对受体依赖性钙通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又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这一机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2 抗肿瘤

  有研究发现菊花根中所含有的 4-甲氧基桂皮酸、(1S,2S)-1,2,3-tr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咖啡酸甲酯和刺槐素均具有细胞毒活性,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8].研究人员分别在人肺癌 A549 细胞、皮肤黑色素瘤 SK-MEL-2 和小鼠黑色素瘤 B16F 细胞株的培 养 基 中 分 别 加 入 2.25 ~ 112.201 mg/mL 的(1S,2S)-1,2,3-tr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咖啡酸甲酯、刺槐素和 4-甲氧基桂皮酸,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基,在 25 ℃条件下培养 24h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S,2S)-1,2,3-tr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 和咖啡酸甲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活性浓度为 2.25~65 ?g/mL,当 4-甲氧基桂皮酸和刺槐素的浓度低于 40 ?g/mL 时对肿瘤细胞株无抑制作用。林忠宁等[32]发现菊花倍半萜烯内酯类的活性成分 parthenolide 具有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毒性和凋亡 的 作 用 . 研 究 人 员 将 10 ~ 100 ?mol/L 的parthenolide 与鼻咽癌细胞系 CNE1 作用 6~36 h 后,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发现 CNE1 细胞 LDH 漏出率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出现凋亡特征形态学改变,癌细胞失贴壁率明显增高(P<0.05),证明菊花中的 parthenolide 对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这与其破坏癌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介导细胞毒效应有关。

  2.3 免疫调节

  马力[33]分离 SD 雄性大鼠肠道淋巴细胞,将细胞分成菊花多糖组、绿原酸组及对照组。分别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 0.5、1.0、2.0 mg/mL 菊花多糖及等量的绿原酸,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将淋巴细胞于培养箱孵育 48 h 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将上清液取出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的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菊花多糖及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提高淋巴细胞上清液中TNF-α、INF-γ 的量,并且差异显着(P<0.01),高剂量组对淋巴细胞分泌 TNF-α、INF-γ 的促进作用最强。实验结果表明,菊花多糖及绿原酸可刺激肠道淋巴细胞分泌 TNF-α、INF-γ,提高细胞免疫,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4 抑菌

  菊花根的提取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改变细菌细胞的渗透压而达到广谱的杀菌活性[28].将含有4-甲氧基桂皮酸 40 mg 的溶液分别加入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培养基中,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1对照组相比,4-甲氧基桂皮酸能抑制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生长,抑菌范围为 9.4~12.6 mm.相同 方 法 测 试 了 菊 花 根 中 所 含 有 的(1S,2S)-1,2,3-tr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 和刺槐素对念珠菌的抑菌请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此 2 种化合物对念珠菌属显示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菌范围分别为 9.5~13、9~12 mm.从实验结果中能得出菊花提取物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改变细菌内部的渗透压,破坏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

  2.5 保护红细胞膜

  胡春等[34]以离体人红细胞膜为材料,借助 1,6-二苯基-1,3,5-己三烯和 8-苯胺基-1-萘磺酸铵荧光探针技术,发现菊花提取物对细胞膜流动性具有保护作用;试验中将菊花水提取液(以芦丁计的黄酮浓度 9.1 mg/mL)3、9、12 ?L 加入到被超氧阴离子损伤的人红细胞膜体系中,通过计算膜流动性的恢复率,得出 3 种剂量的结果都呈显着的正相关;同时发现随着菊花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这与菊花提取物中黄酮等小分子能有效地进入红细胞膜区的内部,修复超氧阴离子损伤的细胞膜,从而改变膜的流动性有关,这一特性优于SOD 等酶抑制剂,在对抗生物膜过氧化的应用中很有价值。

  2.6 抗疲劳

  利用小鼠持续游泳实验,胡春等[35]将小鼠分成服用菊花提取物高、中、低(1.2、0.8、0.4 mL/kg)剂量组与 0.5 mL 蒸馏水空白组,ig 给药 10 d 后进行持续游泳实验,记录各鼠的持续游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菊花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可使小鼠的游泳时间增长(P<0.01 或 P<0.05),其中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比空白组提高 2.2 倍,中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比空白组提高 1.6 倍。在相同的实验基础上又进行了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显示,菊花提取物高剂量组能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但中低剂量组均未见此结果。菊花提取物可提高实验小鼠抗疲劳的能力,服用菊花提取物一段时间后组织耗氧量下降,对非特异性因素的抵抗能力具有一定的提高。这主要可能与它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提高运动耐受性有关,其更详细的作用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2.7 调血脂
  
  胡春等[35]、于善凯等[36]在研究菊花降血脂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对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给予菊花提取物后,发现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恢复到基础值并能抑制三酰甘油升高;而对正常饲料喂养的大鼠,菊花提取物可以保持血清总胆固醇基本不变,提高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有危害作用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提示菊花提取物对预防高血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将菊花用于日常生活中,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疾病的辅助手段。

  2.8 抑制高脂型脂肪肝形成

  崔艳[37]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菊花提取物 75、150、300 mg/kg组及阳性对照药非诺贝特胶囊 40 mg/kg 组,每组小鼠 10 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连续 6 周 ig高脂乳剂,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和脂肪模型组灌服等量 0.5%CMC-Na 外其余各组小鼠灌服相应的药物溶液 0.2 mL/10 g,连续 6 周。之后,将各组的 10%肝组织匀浆液进行 TC、TG 及游离脂肪酸(FFA)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菊花提取物能降低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尤其 150、300 mg/kg 组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FFA 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菊花提取物还能降低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TC 和 TG 水平,尤其是 150、300 mg/kg 组对 TC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但对 FFA 水平反而有升高作用。菊花提取物能降低肝组织中的 TC和 TG 含量,可使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的程度明显减轻,可抑制脂肪肝的形成。

  2.9 镇痛

  张培培[38]采用小鼠扭体法来研究滁菊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 6 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药吗啡组(4 mg/kg)和阿司匹林组(40 mg/kg)、滁菊总黄酮剂量分别为 50、100、200mg/kg 组,每组 10 只。除吗啡组为 ip 一次给药外,其他各组小鼠分别 ig 生理盐水或受试药 1 次/d,连续 5 d.最后 1 次给药 60 min 后,给小鼠 ip 0.6%冰醋酸 0.2 mL,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以 15 min内发生小鼠扭体总数,作为疼痛指标,并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进行计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滁菊总黄酮 100、200 mg/kg 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P<0.01),最大抑制率达 45.2%,可见将滁菊总黄酮全身给药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接下来,研究人员在小鼠的脑侧室分别注射吗啡、滁菊总黄酮及阿司匹林,与对照组相比,5、10 mg/kg 滁菊总黄酮可明显减少 0.6%冰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达 52%,吗啡组达 100%,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影响。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滁菊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至少有部分中枢机制参与,但其详细的作用机制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2.10 其他作用

  Nishina 等[39]研究发现菊花的绿原酸与金合欢素能微弱地刺激神经轴突的生长,此作用弱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 NGF,但是也具有重要意义。

  SB203580 酶是 P38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38MAPK)的抑制剂,此酶在绿原酸与金合欢素的刺激下,作用于 PC12 细胞,能够强烈的促进神经轴突的增长。Wang 等[40]研究菊花中的香叶木素能抑制黑色素的沉着,可能成为黑色素沉着症的潜在治疗药物。

  3 结语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菊属植物亳菊、滁菊、杭菊及贡菊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并发现对菊花功效的认识传统中医与现代药理研究具有相同之处。传统中医认为菊花解热解毒,如今菊花用于抗菌、抗肿瘤及镇痛的较多,其清肝明目的药理作用与抑制高脂肪性脂肪肝相呼应。

  不同品种的菊花,其功效各有侧重。有人总结文献显示,贡菊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都高于其他 3 种药用菊花[39].学界认为绿原酸是抗菌有效成分[27],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28].贡菊在保护心血管、抗菌活性上可能优于其他 3 种药用菊花。通过 GC-MS 分析,杭菊挥发油成分较少,反映在感官品质上就是杭菊的气味较淡。贡菊中挥发油的总量虽然不高,但其组成成分中,莰酮的含量很高,这与贡菊的柔和、清凉、清新和淡雅的风味特征相印证。滁菊和毫菊中挥发油含量较高[41],而且含有较多的萜类物质,如 1,8-桉叶素、樟脑、莰酮等,分析结果与这 2 种药菊强烈的中药气味特征相吻合。另外,贡菊还含有很多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烷烃类、烯烃类,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增强了贡菊的药用价值,而且丰富了其感官品质。因此,从已有文献资料看,贡菊较其他 3 种菊花可能不仅更适合药用,同时适于作为饮料、功能和保健食品开发的原料。但是,现有的 8 种菊花商品的物质基础与功效关系,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菊花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萜类以及有机酸,但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对其所含有的萜类等物质的研究鲜有报道。萜类等其他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40],因此对菊花中萜类等主要成分的研究可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能扩大菊花这一传统中药的实用范围,并且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前体化合物。

  另外,菊花的保肝及镇痛作用是近年来的新发现,如果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研究,不仅能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有可能研制出新的功能性药物。

  对菊属植物菊花主要研究的药用部位为干燥的花,对其秸秆、叶等其他部位的研究尚不多见。菊花秸秆、叶能否代替花入药,从而扩大菊属植物的使用范围及药用部位,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需要有进一步的化学、药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2] 张晓媛, 段立华, 赵 丁。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7): 1702-1704.
  [3] Miyazawa M, Hisama M. Antimutagenic activity of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J]. BiosciBiotechnol Biochem, 2003, 67(10): 2091-2099.
  [4] Schwinn K E, Markham K R, Giveno N K. Floralflavonoids and the potential for pelargonidin biosynthesisin commercial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J].Phytochemistry, 1994, 35(1): 145-150.
  [5] Lin L Z, Harnly J M. Identification of the phenoliccomponents of chrysanthemum flower (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 [J]. Food Chem, 2010, 120(1):319-326.
  [6] Zhang J, Ding A W. Two new flavonoid glycosides from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J]. Chin Chem Lett, 2006,17(8): 1051-1053.
  [7] 沈一行, 陈建民。 北野菊黄酮类成分研究 [J]. 药学学报, 1997, 32(6): 451-454.
  [8] 姜洪芳, 张 玖, 单承莺。 亳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8, 27(5): 50-52.
  [9] Xie Y Y, Yuan D, Yang J Y, et al. Cytotoxic activity offlavonoids from the flowers of Chrysanthemummorifolium on human colon cancer colon 205 cells [J]. JAsian Nat Prod Res, 2009, 11(9): 771-778.
  [10] 邹文韬, 张因皎, 俞菊红, 等。 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7(1):140-144.
  [11] Wang S, Hao L J, Zhu J J,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sulfur fumigation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 antioxidantactivity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cv. Hang-ju [J].Phytomedicine, 2014, 21(5): 773-779.
  [12] Sun Q L, Hua S, Ye J H, et al. Flavonoids and volatiles in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flower fromTongxiang County in China [J]. Afr J Biotechnol, 2010,9(25): 3817-3821.
  [13] 张 聪, 秦民坚, 王 玉。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 [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 17(1): 39-41.
  [14] 李青杰。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17): 65-6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