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成教育是内在养成与外在养成的统一。但现实中我们却过于关注青少年的外在养成, 内在养成明显不足。因此, 隶属于内在养成的自我意识培养被忽视, 从养成教育视角研究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的理论著述更是少见。本文尝试性地界析了自我意识与养成教育的关系;并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养成教育中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不足的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原因;最后立足于实践, 提出重视家庭养成、依托学校培养、优化社会评价、转变养成视角、遴选参照对象、创新网络教育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需要观照的六个方面, 从而整合、协调一切有效资源, 形成合力, 实现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
关键词:养成教育; 青少年; 自我意识; 培养;
关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西方学界多渊薮于从心理学角度探索自我意识之概念、结构、发展因素和发生等一系列问题, 且已形成数种自我意识研究理论, 举凡美国心理学家塞尔曼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层次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关于提高自控和注意力的研究理论、威格费尔德 (Wigfield) 关于学习成绩与自尊感关系的研究理论等等。[1]国内学界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2]而国内基于养成教育视角, 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进行理论研究的著述极为少见, 目前仅有孙抱弘从思维与理性的互动关系入手谈到青少年思维养成教育的紧迫性;[3]柳国强、刘春魁认为养成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的培养。[4]至于如何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把握养成教育视域内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 则是目前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盲点。因此, 本文仅就养成教育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及自我意识养成不足的原因和加强自我意识养成这一问题, 作尝试性探讨。
一、养成教育与自我意识之关系界析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严格规范行为、积极体察认同、自觉自愿接受、反复训练践行等有机教育环节, 集外在养成与自我内化于统一, 使青少年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融合于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 并在道德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德性”[5]的一种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等素质, 最终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稳定的德性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养成教育的运作机制是外部强化与自我内化的统一, 行为的强化与认知的内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 以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为主旨的养成教育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自愿的接受等自我内化因素———自我意识———的培养。因为自我意识直接地制约与作用于主体自身, 影响着主体的思想和行为, 影响着主体在活动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我们在养成教育中, 忽略了自我意识的培养, 没有唤醒青少年自我的醒悟、领悟与觉悟及自我教育的意识, 那么养成教育的质效就大打折扣, 且“以人为本”就空有其表而无内里之实。在这个意义上, 养成教育内在地要求进行自我意识培养, 自我意识培养内含于养成教育之中。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的一种意识。在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中, 自我教育是最高级的自我调控形式, 是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 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和自觉自主精神, 在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要求的方向上实现自我发展目标。[6]而在养成教育中, 自我教育是必由之路, 这包括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而掌握道德价值与规范, 通过自我欣慰、自我不满、自我反思与自我追问而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 通过自我信念、自我规范与自我激励而培养道德信念, 通过自我锻炼、自我誓约、自我控制与自我修正而形成道德意志, 通过自我践行、自我监督、自我总结而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显然, 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并知、情、信、意、行地有序发展的过程, 而这种来自自我的影响是实现养成教育内化的重要环节。所以, 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 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 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 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综上分析, 养成教育与自我意识的关系是:养成教育内在地要求进行自我意识培养, 自我意识是实现养成教育内化的重要环节, 也即自我意识培养内含于养成教育之中。所以, 理论上, 养成教育是内在养成与外在养成的统一, 而自我意识培养恰恰就是内在养成。但现实却是, 隶属于内在养成的自我意识培养被忽视, 这使得自我意识在养成教育中后天养成不足并由此引发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各种问题。正如学者于丹所说的:“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 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7]因此, 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培养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不足的归因分析
养成教育中导致自我意识后天养成不足的原因是多元的, 综合起来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引导不力, 学校教育主导不足, 社会评价取向片面;内部原因即青少年自身态度立场失误。正是这内外因素的合力掣肘自我意识的养成。
1. 家庭教育引导不力。
自我意识培养要求家长注意有技巧地引导和教育, 把重点放在培养子女的健康人格上。然而, 生活中, 家长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 看心灵太少, 忽视思维养成教育, 只注重子女的成绩, 而轻视思维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致使子女在自我质疑、自我追问、自我反思等内隐性素养方面长成缺位, 造成他们不会追问自身行为, 而这恰恰是做人的真正学问, 是关乎青少年一生的学问。同时, 榜样在自我意识养成中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 而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父母不管做什么, 不管有意无意, 对孩子来说都是直接模仿的对象。然而, 有的家长在待人接物、处世方式、生活习惯等言行举止方面未起到好的榜样作用, 造成负面影响, 出现言行引导失利。
2. 学校教育主导不足。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主阵地, 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事实上, 学校在“升学率高低决定学校存亡”的利益驱动下, 无限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知识灌输乃至外语强化, 这大大挤压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使学生长期在唯师、唯书、唯上、唯实用的思维定势中生活, 限制、束缚了学生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思考自己和调整自己的机会, 使他们的自我思维空间变得狭小。这种聚焦于学习成绩的做法使教师在教学中多是以学生的占有式学习为主, 即追求对知识数量的拥有和知识的使用为目的, 而不管知识是否成为智慧, 也不理解知识对人格生成的重大作用。[8]如是, 这种追求功利性的“单向度”教育使学生也成为“单向度”的人, 即缺乏自我反思的品质, 以致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形成狭隘、自私、封闭的心理。
3. 社会评价取向片面。
源于我国传统教育制度所养成的思维惯性, 使社会舆论及媒体对人才的评价趋于片面化, 认为“高分即人才”, 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 无形中致使学生把注意力聚焦于学习行为结果上, 忽视了对自我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作用的认识, 这自然而然弱化了青少年自我意识能力的现实需求。结果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弱化、思想深度不够, 甚至有些人根本就鲜有自我审视。可见, 片面的社会评价标准困厄了青少年反思、追问、顿悟等自我意识品质的顺利发展, 使得一些创新的思维习惯如挑战权威、幻想、逆向思维等习惯难以形成, 在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驯化之下, 失去了斗志, 遁隐了反思, 藏匿了冒险, 丢弃了求异。所以, 当下社会评价所倡导的养成教育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习惯, 但决不能以牺牲青少年的创造性和剥夺青少年的自我思考能力为代价。
4. 自身态度立场失误。
青少年期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期, 也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期, 但并非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顺利地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这和个体自身态度有很大关系。人们常说, 态度决定一切。所以, 自身态度立场失误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欠缺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掩饰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 犯错是一个人的成长成本。但大多数青少年犯了错误后, 缺乏正视错误的勇气, 不善于自我反思, 而是找客观理由, 推卸责任, 掩饰过错。这样, 就错失了自我辨析、自我批评的良机, 当然也不能从中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2) 自我中心。有的青少年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只从自我立场出发, 不会换位思考, 面对他人、社会与周围环境缺乏认同感, 停滞在自我本位的思维与行动中。结果难以协调自己与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关系, 出现社会适应不良, 造成自我紧张, 甚至自我畸形发展。 (3) 自我迷失。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环境多元、复杂, 部分青少年在多元化的抉择中迷失自我, 找不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奋斗的方向, 每天只是追逐时髦与潮流, 很难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思考, 也就没有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开拓、自我超越的人生目标了。这一切都将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养成。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的实践探索
自我意识养成是养成教育内在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触及的是人的思想核心, 内隐性强, 并且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鉴于此, 我们应强化以下实践探索。
1. 重视家庭养成。
家庭是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最早的、主要的文化环境, 而且具有基础性作用。父母要切实履行对青少年进行自我意识培养的职责, 努力做到: (1) 以积极引导为原则。自我意识养成要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对此, 父母要少讲抽象空洞的大道理, 多用具体生动的事例, 尤其注意榜样的作用。父母除了自己给孩子当好榜样, 也要给孩子寻找别的尤其是合适的同龄榜样, 教育孩子学会与自己的同龄榜样充分共享有利条件, 培养良好的人我关系。另外, 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引导他们自省、自我辨析、自我批评, 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与方式、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侮辱性语言, 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2) 以亲子沟通为手段。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培养自我意识的前提。如果父母养成与孩子平等交流和沟通的习惯, 关注孩子生理与心理发展变化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就会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思想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明确孩子的需求、问题等等, 及时帮助孩子化解问题与矛盾, 并可因势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分析,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 父母与子女思想交流、沟通的过程就是子女自我意识得以不断引导和培养并确立正确的自我价值取向目标的过程。 (3) 以生活化为活力。只有生活化的东西, 才是有生命力的, 才容易为青少年所亲近、接受, 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明显。父母要在生活的点滴之间对孩子积极进行教育影响与培养, 如主动与客人打招呼、来客倒茶、坐车让座等, 培养子女的人我关系;节约每一滴水、注意环境保护等, 培养子女的物我关系;给自己定条座右铭、找找身边的榜样等, 培养子女自我超越的意识等等。如此, 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细节经过父母的用心教育与引导, 就变成了培养子女自我意识的契机, 使孩子把那些做人的大道理转化为自身行动或表现, 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日趋丰富。[9]
2. 依托学校培养。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主阵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需要观照以下几点: (1) 以主体间性为前提。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10]主体间性为教育者与受教者作为平等主体之间以知识对话和情感交融的形式而进行互动搭建了平台, 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关怀、平等、尊重。这种平等、民主、共享、自由的氛围为主体之间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提供了空间, 促使主体之间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 形成完善的自我意识。 (2) 以优美环境为动力。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塑造健康人格。一方面, 抓校园宏观文化环境的治理和优化, 在全校创设“场”效应。学生在整洁美观、风景宜人的美丽校园中油然产生审美愉悦, 于无形中敦促自己自我修炼、养性怡情。同时, 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如同巨大的场, 使得每个成员能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下, 自觉按照这种“场”效应来控制和修正不良意识和情绪, 积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另一方面, 创设校园微观文化环境。如营造良好的校风、建设良好的班风、优化人际关系等, 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 让无形的文化环境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规范行为、自主发展的助力器。[11] (3) 以集体活动为载体。教育试验研究的经验表明, 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 应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与主题班会等各种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集体活动。因为这样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绪体验, 进而使之转变为学生自我的经验。同时, 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 使学生在人我交流与合作中学会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从而健全自我意识, 超越旧我, 建构新我。此外,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方式, 使学生去了解社会,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主动与成人世界交往, 促使自我意识发展与自我成熟。
3. 优化社会评价。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我意识养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自我意识的主体不断地进行自我辨析、自我设计、自我拓展、自我超越, 直至形成健全的自我、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一种隐性素质的培育过程, 是一种内在养成, 相对人的成长, 是更重要的素养积淀。为此, 社会评价应该优化, 做到以可量化的形式把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作为评价因子, 把健康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 而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分数成绩片面取人。同时, 当下时代重视创新精神、思维品质, 这就要求青少年具备反思、质疑的习惯, 要求青少年在反思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求取进步, 在质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推动事物向质的方向前进。只有学会反思、质疑, 才可能有所发现;只有学会发现, 才有可能创新;只有学会创新, 才可以为“中国创造”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因此, 中国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离不开反思质疑习惯的培养, 离不开思维品质的培养, 离不开自我意识的培养。而这均需依托于优化社会评价, 这既是实现如上目标的一个要因, 也是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
4. 转变养成视角。
在实践中转变养成视角是顺利进行自我意识培养的突破口。 (1) 成人视角向青少年视角转变。成人视角指基于成人的社会生活基础、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 在与青少年交流、进行观点采择时从成人意向出发, 主观地把成人意愿强加给青少年, 一味地从外面“要求”、“给”, 而不管这些意愿是否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能否被青少年理解和接受。从这种视角出发, 往往产生教育悖论, 即美好的教育愿望与反其道而行之的青少年问题行为。青少年视角则指在和青少年互动过程中, 从青少年“年龄、心理、情感、审美、认知需要出发”, 对青少年的“言、行、思、情、问给予宽容和理解”, 密切联系青少年的“心理、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实际, 和他们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交流与协商, 共同解决问题”。[12]它注重从里面“启”, 关注青少年的内心需求, 倾听青少年内心的想法和声音。因此, 实现成人视角向青少年视角转变, 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重视青少年的主动建构过程, 激发青少年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心理意向, 促使青少年自我醒悟、领悟与觉悟, 有利于健全自我意识与形成健康人格。 (2) 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转变。传统问题视角往往把那些学习成绩不好、行为方式别具一格、个性独特的青少年事先预设为有问题, 然后以帮助与被帮助的线性方式进行教育, 从而使得这些青少年从心理上产生“问题认同”, 心甘情愿地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样一来, 问题反而成了回避学习、逃避责任、应付家长和教师的理由。结果出现更坏的情形:青少年自我消弱、自认低能、不思改变、自我放弃。优势视角则不然。它强调在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关注个体自身的优势和心理潜能, 注重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调动个体内在的正向心理力量”, [13]使青少年在明确的自我意识指导下关注与解决自身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所谓的问题青少年, 优势视角会通过沟通交流, 使青少年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 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挑战常规的言行、不合规矩的选择、独出心裁的时尚表现、我行我素的固执、追求自我的态度不被多数人接受, 于是被界定为问题青少年。优势视角就由此切入, 帮助青少年进行归因分析, 引导青少年学会自我追问与反思, 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 唤醒其自我悦纳、自我爱护、自我欣赏、自我尊重的自我体验意识, 进而激发其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并以积极的行动维护自我。
5. 遴选参照对象。
自我意识是以自己为对象的意识, 是以他人不同性质、不同范围的观点、行为以及周围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为参照对自己进行的认识。没有对他人活动的意识, 不参照他人的行为, 自我意识就不能形成。所以, 引导青少年在一定层面上遴选参照对象, 是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和动力。主要包括: (1) 以自己为参照对象。即主要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 不仅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省察, 对自己的当前状态进行综合评价, 而且要对自己的发展角色有所意向, 还要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提倡的与角色相关的行为方式进行选择。通过自我参照, 了解自我强弱, 从而扬长避短, 既对自己充满信心, 循着自己有潜能的方向发展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又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以后努力的方向, 激励自己对自我价值取向目标的追求。 (2) 以他人为参照对象。青少年以自己的父母、老师、青春偶像、英雄人物、伟人、智者、科学家等为比较对象时, 就可能找到动力和方向, 激励他们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更为重要的是, 青少年要学会与自己生活周围的合适的同龄榜样进行比较, 以此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 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以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使自己健康地成长。但与同伴比较时, 切忌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作比较, 给自己定的目标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实现不了。 (3) 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对照, 形成对自我的确认, 寻找今后发展的途径和在社会环境中自己承担的角色, 产生应承担什么相应角色的责任意识;思忖自己该具备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哪方面的能力为好;在社会的需求与自己的努力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发现自己的优势与欠缺, 从而更好地发掘自我潜能, 选择合适的自我调节方式, 形成对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同时, 青少年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进行审视与剖析, 可以“培养自我批判意识和能力”, 从而一方面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拓展,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审视与剖析中发现周围环境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因素, 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作出正确的选择, “形成健康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意识”。[14]
6. 创新网络教育。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 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充分展现了混沌学所言的“蝴蝶效应”, 是具有强大教育动员功能的养成教育终端, 即受教育者接受养成教育的最终界面。就自我意识培养而言, 我们不仅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等传统养成教育终端, 还要丰富网络教育等现代养成教育终端, 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创新网络教育内容。因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目前, 在互联网上运行的中文信息, 特别是传统道德信息十分匮乏, 这大大削弱了互联网的教育功能。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礼仪中的丰富教育思想都是极其珍贵的信息资源。例如, 一部《论语》提到“思”字的地方就有几十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等等。因此, 通过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并进行网络创新, 有助于促使青少年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融合于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 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43, 68, 70.
[2]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出版, 1990:434-435.
[3]孙抱弘.思维与理性——兼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追求[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7) :1-7.
[4]柳国强, 刘春魁.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5) :45-46.
[5]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2.
[6]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2:156.
[7]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 2006:38.
[8][10]岳伟, 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 :1-6.
[9]刘东菊.家庭中制约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10) :5-8.
[11]国春华, 赵克俭.培养自我意识促进自主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7) :46-47.
[12]葛茂林.文化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家庭养成德育[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 (1) :115-120.
[13]田国秀.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 :14-18.
[14]谢昌逵.当代青年的新“文凭”:认识你自己——关于中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养成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 2001, (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