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信用管理论文

经济学与制度变迁下中国信用问题成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1 共3205字
摘要

  一、经济学上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经济人的机会主义是经济学上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威廉姆森认为信用问题的起因是由于人天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为了防止机会主义的行为发生,人们通过计算利益得失来建立各种防范措施以保证信用得以维持。虽然这种通过计算得失来建立防范措施的方法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但是经济学家都一直认为信用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人的自利性,而信息不对称被视为导致经济人产生机会主义的诱因,因为个人在信息禀赋、知识结构和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交易各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具有信息优势的交易主体就有可能以此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两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市场当中,由于这两个问题影响了契约的可执行性,从而导致失信的存在。因而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制度保障、声誉机制、信息甄别等一系列解决办法。

  信息甄别即通过某种信号机制,使双方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如针对消费品市场的问题,威尔逊就提出在信息优势方具有定价权的情况下,通过定价差异来传达产品质量信息,即高质量的高价出售,低质量的低价出售,但是利用价差来传递产品的适量差异不能解决制假售假的问题。在借贷市场上,信息甄别机制仍是可以采用的方法,即贷款人通过涉及不同的借款规模和利率组合,由借款人在选择过程中自动显示不同的风险类型。

  声誉机制即交易双方在重复博弈的基础上建立名声和信誉以期获得长远利益。在现实中品牌就是一种声誉机制,企业在品牌和名声上的投资实际上是向消费者发送了产品质量的信号。在借贷市场中贷款人采取重复借贷手段时,可以有效地抑制借款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因为贷款人一旦发现借款人不还贷就会结束再贷款,这种威胁会促使贷款人努力控制风险和如期归还贷款。

  制度约束即用强制性的规定来防止机会主义的发生,如银行贷款的信用评级制度,在大额信贷中派专员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等。兰德强调外在制度的保障约束,特别强调法律强制规定最低质量限制来保证市场不至于成为一个柠檬市场。

  戴尔恩研究了保险市场中关于未来保险范围依赖于以前的损失等条款,即条件动态契约在维持保险市场信用中的作用。在借贷市场中,对于贷款人如何控制贷款风险问题,最简单的途径是在监督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贷款人能够直接监督借款人的投资行为。

  二、制度变迁情况下我国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信用制度的建设离不开特定的社会体制背景,信用问题的产生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欧美国家信用制度的建设主要以连续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条件,而我国自1980年代初,就已经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变,所以分析我国现阶段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大背景出发。

  1.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情况是信用制度建设的物质基础。经验表明,世界上很多进入信用经济时代的国家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因为当人均GDP低于某一数值时(比如1000美元)往往对应物易物的自然经济或货币经济时期,人民着重解决温饱问题,信用经济难以得到充分发展。2005年我国人均GDP还未超过2000美元,2011年已经达到5445美元,说明我国已经具有进入信用经济的物质基础,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的贫富分化严重达到历史最高期。社会结构仍然是金字塔形,中间阶层严重欠缺,基尼系数在2005年时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社会中下层和中低收入群体与社会严重脱节,形成经济底层并形成底层文化和社会观念。而一部分人的腐败和非法致富又使得现实存在的贫富差距预期在大众的心理上更加放大,并产生“示恶效应”.增康森对社会各个阶层构建了各个阶层的目标函数,以此来推导出各个阶层不同的信用行为取向,得出社会上层由于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自我实现、尊重、社交的需要出发,在信用行为上表现出守信的趋向,社会下层由于经济支付能力有限,从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出发,基本没有履约的能力,在信用交易中表现出较强的是失信趋向,得出增加中产阶级所占比重,是改善信用环境微观基础的手段。张维迎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3个行业的调查实证研究也表明,高人均GDP省份的人比低GDP省份的人信任值更高,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值得信任,相反的关系也同样成立,越是被信任的地区经济增长越快。

  2.产权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产权改革,而产权制度改革是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改革的纵向深入,产权改革的内涵不断丰富,产权改革的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等方面。中国企业的产权结构目前主要是国有股权占主体,股东对经理的约束软化,成为企业不讲信用的重要原因。在国有企业中,经理的利益和企业的效益是间接挂钩甚至不挂钩的,经理由上级人事部门任命,实行任期制,因此经理没有积极性维护企业声誉。在国有体制下,企业是否守信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交易双方是兄弟姐妹办的同一个老板的不同子公司,债券债务具有内部交易的性质。经验表明,政企不分的企业无法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无法承担相应的权责。

  中国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股权多元化,政府控制经济的同时弱化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型,最终塑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主体。江春提出信用的实质是产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所谓信用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没有独立的财产,就无法树立信用。因此信用问题的实质是产权问题或财产问题,信用活动的前提是双方拥有独立的财产,在这种市场以及法律的约束下,市场交易主体不得不在市场活动中自觉恪守信用、讲求信誉、不欺不诈,严格地履行合约责任或义务,从而形成合理的信用秩序。

  3.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政府在市场化的进程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是由于经济转型是个短期的强制制度变迁的过程,政府不得不以超市场力量的角色干预市场化进程。二是由于实行市场化的起点为计划集权经济,在价格信用扭曲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所难免。三是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与十分落后的农业经济并存,大规模的城镇化只有依靠政府的投资推动才能完成。与西方国家自然市场化不同,中国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样的,中国政府在信用活动中也占据主导作用,因为首先由于发行国债和货币发行要依靠政府信用;其次政府行为是否守信对于市场主体信用文化的塑造影响很大,政府失信的负面影响将远远超过其他市场主体失信的负面影响;最后政府信用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最后底线,任何经济中足够规模的经济体一旦发生危机,政府通常会注资、接管,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并购或重组,经济或金融危机的渡过通常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的。

  政府信用和商业信用有着不同的意义,其一,自然人以及商家信用缺失所造成的多半是私有利益的失衡,受损失方追索利益是处在与损害人平等的地位,而政府信用缺失,作为受损害方的老百姓在追索利益时往往处在不平等的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大的公权力。其二,自然人、商业伙伴一旦失信,人们在交往、商业合作中具有充分的可选择性,而政府一旦失信,百姓对政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其三,在任何社会体制下,政府毫无疑问应该为民表率,假如政府信用缺失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用制度不可能建立,社会失信问题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结论

  我国目前出现的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信用缺失严重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制度几经剧烈变迁,新旧制度交错甚至冲突、制度存在缺陷、社会各个经济主体利益边界模糊,失信者往往受不到惩罚,诚实道德的做人原则没有和经济交易规则联系起来。所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诚信道德的约束作用大大弱化。因此,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文化形态,将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与经济活动交易规则紧密地统一起来,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期必须要做的。

  参考文献

  [1]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