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德育工作的观念落后
德育工作对于目前的很多初中班主任而言,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水平,这种形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得到进步。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了道德认识,还有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所以,这需要班主任对道德教育有更深的认识,改变教学模式。
2. 德育内容无法满足需求
传统的“五讲四美”和集体主义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初中班主任的重视,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恰恰是这种心理层面的教育普遍缺乏重视。道德教育工作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有一部分班主任老师没能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实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没有足够的重视。
3. 德育理论水平低
班主任自身的教育观念和德育理论水平直接体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很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不够了解。班主任往往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两点,分别是初中生年龄阶层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以及教师对学生个性的把握不到位。
4. 教育评判失衡
学生的成绩在很多初中班主任眼中简直就是唯一的评定指标,很少有人会关注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虽然德才兼备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学生的德育教育还是没能被真正重视起来,对于这种现象,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提高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对策
1. 转变德育观念
所谓的德育观念,指的就是人们对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的看法和态度,观念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对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造成影响。许多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转化率很低,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缺乏方向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形成的 “重智轻德”的传统教育观念。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班主任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高瞻远瞩,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时刻保持学习,熟悉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正确看待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做好班级工作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第二,作为班主任,还应当主动寻求多方面的密切合作,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定期同学生父母谈话,在了解学生家庭的同时,还能根据学校的重点来确定家庭的教育任务,相得益彰。
2. 调整德育目标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调整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存在,代表着德育工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和可行的方案,也对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教学方式和培育方向做了规定。时代在不断进步,国家的教育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也必须及时调整。
第一,对于过去那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要进行调整,逐渐将其转为全面培养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树立起风险意识,具备遭遇挫折和困难的自我调节能力。班主任应当调整德育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德育目标,确保学生的知识与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3. 把握德育内容
现在初中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公民教育,教育学生当一个合格的公民,拥有社会意识和公共道德,行为文明。二是法制教育,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象征,初中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但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初中学生仍然对法律十分无知,犯罪率上升和犯罪年龄趋低的状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情况就是道德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要想提高德育实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三、结论
做好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作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工作的好坏同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德育观念、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此外,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和班级组成都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教师应当注重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针对性,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 吴海群 . 初中德育的价值取向探析及实践路径思考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2] 鲜 蕾 . 有关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探讨 [J]. 华章,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