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初中学生中,问题学生数量不少,不论是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对问题学生往往表示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此引入医学上解决疑难杂症常用的“会诊”方式用以解决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从“会诊式”德育工作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着手,接受三个典型案例对“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进行探索,最后反思、总结。
一、“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涵
所谓“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是指非由初中班主任一人进行对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是由初中班主任牵头,会同其他课任老师共同讨论对问题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的工作模式。总之,“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全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
(二)“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着名教育学家马卡歇克在很早之前就明确指出过集体教育理论,即:“无论哪个教室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做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过用很多个人的力量构成新的更加强大的力量,即强调多人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就是“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本身初中班主任每天要处理的班级事务就很多,而且班主任要处理的事务一般都比较琐碎、零散,如果完全把对问题学生德育工作的任务完全交给班主任处理,大大增加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量不说,而且最后导致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初中班主任不仅不能很好地开展对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且可能会耽误初中班主任对初中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因此针对问题学生,开展“会诊式”德育工作,既有理论基础又有现实意义。
二、“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的探索
笔者将在本部分结合三个案例对初中班主任“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的开展与探索进行介绍和分析、研究。
案例一 :王明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去年转学到班上,王明的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王明的母亲属于农村妇女并且在精神上有一点儿问题,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王明一直以来在同学中都比较自卑,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不太愿意与同学交流,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孤僻,但是王明对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都能够严格遵守。也许是因为性格和家庭的原因,王明一直努力学习,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
针对王明这样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关心他,帮助王明树立起信心,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改变性格,变得活泼、开朗、阳光一些,更加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笔者作为班主任在初期采用了很多方法,包括单独找王明聊天,询问近况等等,但是由于笔者作为班主任本身日常行政事务比较繁杂,没有过多的时间关心王明,因此初期成效不显着。而后,笔者采用“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模式,会同班级的其他课任老师一起,针对王明存在的问题集中讨论,由不同的课任老师在各自课堂上给与王明帮助,包括上课的时候多向王明提问,给与王明精神上的鼓励,课后主动询问他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一个学期下来,王明变得开朗乐观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显着提高。
案例二 :除了可以针对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以外,笔者在实施“会诊式”德育教学的时候,还不断关注自身,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初中开学伊始,笔者就开始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思想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注意告诉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三观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笔者一直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有一句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从自身修养着手。当然,德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形式上,笔者发现,采用班会是进行直观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案例三 :笔者了解到,针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某初中学校年级班主任会定期聚集在一起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认真总结德育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该模式帮助这些班主任认真总结教学的经验及教训,能够收到互补的功效。在实际的教学中,邀请德育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对普通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会诊”,总结经验,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及过程,并及时修正不足,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一个学期下来,该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反思与总结
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初中班主任“会诊式”德育模式比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更加显着,但是目前应用得并不十分广泛,并且初中班主任“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各科任课老师联合起来,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各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事实上,“会诊式”德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除了可以通过针对个别学生,采用个例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开展。虽然“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模式是多个老师的联合,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初中班主任作为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素质对于“会诊式”教学能否成功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